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学习经验 > 毕业论文

中学生课外练笔概说

[作者] 陈新/朱怀珠

[内容]

课外练笔之于中学作文教学的作用,不可低估。下文拟就此略作展开,以透视其特征和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作文教学。

一、启开心灵,抒写真情实感

课外练笔的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为材料真,二为感情真。材料真,就要求学生写真人真事,所见所闻;感情真,就要求学生情有所依,思有所凭。老舍老生曾告诫初学写作者“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这实在向人们道出了写作的诀窍,写真实生活,不掺杂水分,更不无病呻吟,这既符合练笔的写作要求,又指出了指导学生作文的正确途径。

二、纵横捭阖,体式开放自如

课堂作文训练不同,课外练笔大都在写作者的自主意识下进行,而较少受各种清规戒律的约束,因而这种自我训练的写作体式在很大程度上捭阖自如,灵活丰富。

所谓“灵活丰富”,是指主体写作行为不受时空的限制,写作题材不受硬性规定的限制,甚至写作思想亦不必受课堂作文训练左右;无论是家庭、校园,甚至上学途中,无论是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心灵深处的细微感触,也无论是情调高亢的或是抑郁悱恻的',都可反映在写作行为之中。因此,写作时空的灵活、写作题材的灵活以及写作思想的灵活,构成了课外练笔这种作文训练式样的独特体貌,亦是练笔写作时有精品的根本原因。

所谓“捭阖自如”,主要指练笔形式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总是相对于课堂训练方法或指定的表现形式而言的。课堂作文训练总要体现出常规作文训练的若干特点,如审题、立意、选材、谋篇,以及组织学生编写提纲或引发讨论等。练笔则不同,它或段、或篇、或议或叙,随感而发,缘情而述。写作中,或搜寻素材,或实地观察;或一挥而就,或搁置数日后方提笔缀文。在表现形式上更是不拘一格

中学生课外练笔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