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学习经验 > 毕业论文

如何在语文课教学中开发学生的独立见解

如何在语文课教学中开发学生的独立见解
摘 要: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而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新形势下语文教与学的要求,转变师生的课堂角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独立见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改 独立思维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是知识进入接受器的手段,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力,学生必须服从。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努力转变角色,怀着一颗平常心,带着微笑走进课堂,由过去的“统治主宰者”、“支配者”、“直接知识传授者”、“主讲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领者,与学生真诚面对,和学生共同营造一个温馨、静谧、安详的环境。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个问题,现结合本人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打破传统,以“情”育人 
        新《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阅读教学中,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如《荔枝》这篇课文围绕荔枝写了几件小事,于细微处体现了作者与母亲深厚的母子亲情,文笔清新、质朴、平实、动人,是一篇感悟亲情、陶冶情怀的好教材。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境、议中悟情、写中悟意,让学生围绕文中“充分体现作者与母亲浓厚的母子亲情”的句子进行讨论,畅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细节描写部分,边读边体会深厚的母子亲情。在学生都为母子情而感动时,我让他们联系实际,想想自己的母亲平时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学生的情感霎时间被调动起来,纷纷举手畅谈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情谊。在这样的情感烘托下,我让学生朗读文末“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这一句话,并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进入文章情境,转换角色,替作者写下他对已故母亲深切的怀念。此时,学生动情了,感情喷发了,思维活跃了,把自己完全当成了作者,笔下流露的都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真挚、发自肺腑的情怀。 
        二、转变角色,放飞学生的个性 
        “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我能学”,让学生尽量自己去学。
而此时的教师主要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人教版的新教材大大增加了识字量,新课标提出要让一年级的小朋友有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参与识字的愿望。那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留一个思考的机会,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然后再听听他们的发现,你会觉得他们的思维是那么令人惊讶,是那么令人兴奋。如在学习《要下雨了》一文中的生字时,我问:这一课的生字在读时要注意什么?孩子们立刻举手如林,说“闷”、“伸”、“阵”都是前鼻音;“伸”和“阵”还是翘舌音,翘舌音的还有“潮”、“湿”、“虫”;又说“伸”、“消”、“搬”、“哗”都是形声字;在识记字形时,有小朋友说搬东西要用手,所以“搬”有一提手旁;还有小朋友给“闷”编了个字谜——门把心给关住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孩子们敢于把自己的学习成果给说出来,同时又与他人分享了快乐,在学习中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主动识字的愿望更高了,学习的兴趣也更浓了,并有了到生活中去主动识字的愿望,还能纠正商店、路牌上的错别字。这不就又为语文能力的形成引入了一泓微波荡漾的清水吗?        三、加强阅读、写作与实践教学的融会贯通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阅读、写作与实践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首先应该指导学生多去诵读优秀的诗文。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阅读时要重点指导学生积累、运用范文的语言,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借鉴范文的艺术规律。其次应该引导学生多去参加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研究生活、探索生活,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能时,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进行练笔,把学到的理论及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把生活中的感受付诸笔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说出真话、写出真情。 
        四、塑造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品质 
        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多维性、综合性,其功能发挥得好,必将对学生创造性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一是综合运用课本中的创新素材,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教材中,关于对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伽俐略比萨斜塔实验等创新性“事物”的描写必将对学生的精神产生强烈的震撼。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运用这些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创新性教育,以促进学生创新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二是通过教师榜样的作用,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三是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学生创新性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还与一定的家庭及社会环境有关,因此,必须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合力塑造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 
         总之,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我们必须打好语文课改这场翻身仗,要准确定位,在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新形势下语文教与学的要求,转变教育角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让学生的无限潜能充分得以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