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学习经验 > 毕业论文

盘状红斑狼疮皮损中IgG亚类的研究

盘状红斑狼疮皮损中IgG亚类的研究
关键字: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皮肤的真表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沉积,这可能与狼疮的皮损形成有关。然而各IgG亚类在盘状红斑狼疮皮损中沉积有何差别,尚未见报道。我们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对7例盘状红斑狼疮(discold lupus erythema tosus’DLE)皮损真表皮交界处免疫球蛋白G亚类沉积的强度、宽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 7例DLE标本符合DLE病理所见,且免疫病理示IgG沉积。男3例,女4例。平均年龄45岁。取材部位:面部6例,肩背部1例。皮损组织取材后用OCT复合物(美国MILES公司)包埋,液氮冷冻贮存于-70℃冰箱待检。
  1.2 试剂及方法 抗体均购自Sigma公司。小鼠抗人IgG1、IgG 2、IgG 3、IgG 4G亚类单克隆抗体工作浓度为1∶200。FITC标记羊抗鼠二抗工作浓度均为1∶40。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染色。
  1.3 结果观察 (1)强度:分为-(无荧光带)、+(可见较弱荧光带)、?(可见较清晰荧光带)、?(见清晰明亮且较宽的黄绿色荧光带);(2)宽度:荧光带的宽度以μm计量,用显微尺测量。
  1.4 统计学处理 强度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及Kruskal-Wallis法)。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宽度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IgG亚类的荧光强度 7例标本中,IgG1、IgG 2、IgG 3均阳性7例,IgG 4阳性4例。皮损中的荧光强弱顺序均为IgG1≥IgG 2>IgG 3>IgG 4。统计学检验示IgG 1和IgG 2荧光沉积强度明显强于IgG3及IGg 4(秩和检验t值分别为80.5,77,84,均为P<0.01),而其他各亚类之间无差别。各亚类之间阳性率无差别。
  2.2 IgG亚类的荧光沉积宽度 荧光沉积宽度为IgG1>IgG 2>IgG 4>IgG 3,t检验示荧光沉积宽度IgG 1明显宽于IgG3(t=5.37,P<0.05),其他各亚类之间无显著差别。
  3 讨论
  关于盘状红班狼疮皮损中IgG亚类沉积形式以往未见报道。我们在研究中首次观察到DLE皮损中IgG1和IgG 2的荧光强度均大于IgG 3和IgG 4,宽度则IgG 1沉积大于IgG 3。以上结果提示IgG1和IgG 2是DLE皮损中沉积的主要IgG亚类,这些IgG亚类在DLE皮损的发生中可能起主要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各IgG亚类产生的比例不同。关于红斑狼疮皮肤损害的免疫机理,Aiba、Bennion等认为与自身抗体及其免疫复合物有关。抗SS-A/Ro自身抗体与SCLE及新生儿红斑狼疮(NLE)皮损的发生有关,并发现结合在SCLE皮肤中的IgG主要是IgG1亚类[2,3]。
  红斑狼疮皮损形成可能是几种IgG亚类协同作用的结果,而非一种亚类所致,并可能与外界因素,如紫外线有关。Norris等认为抗体依赖细胞的细胞毒性(ADDC)是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的.重要机制[4]。他们与Furukawa等[5]的研究结果表明,UVL照射后,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特异性可提取的核抗原SS-A/Ro、SS-B/La、RNP和Sm的自身抗体可吸附至培养的人类角质形成细胞上;抗SS-A/Ro抗体能结合至移植于裸鼠的人皮肤的角质形成细胞上;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SS-A/Ro、RNP和Sm抗体具有诱导ADCC的作用。而SS-A/Ro、SS-B/La和Sm的自身抗体主要是IgG1’RNP抗体主要是IgG 2。由此我们进一步推测IgG 1和IGg 2是影响红斑狼疮皮损形成的主要亚类并协同发挥作用,这些自身抗体可与经紫外线照射后的角质形成细胞结合,通过激活补体和(或)ADCC作用而致组织损伤,引起皮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