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学习经验 > 毕业论文

探讨超低灰煤的制备

探讨超低灰煤的制备

引言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也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但是在煤炭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由于大部分原煤未经加工,不仅转化利用效率低、资源浪费大,而且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如何做好煤炭的洗选加工、洁净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优质煤炭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是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1]。近些年,为了适应国家对煤炭洁净利用、低碳能源的要求,制备超低灰煤已成为选煤行业研究的热点,这也为煤炭的转化利用提供了前提保障。
  煤炭的超纯制备方法从大范围可分为两种:(1)化学法,化学法虽然具有较好的脱灰效果,但是工艺条件比较苛刻,工艺系统复杂,药剂消耗量大、成本昂贵,此外一些化学法破坏了煤的性质,给煤的质量和使用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些给它们的工业化及推广带来一定的限制。(2)物理或物理化学法,与化学法相比工艺较简单、成本较低,对煤的性质破坏较小,此外它也具有良好的脱灰效果[2]~[4]。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本文将探索利用浮选法,为制取超纯煤提供新的可选方案。
  
  1 煤样的分析
  
  本次试验煤样来自贵州某矿2 号井原煤,表1 为2 号井原煤筛分组成表。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原煤灰分为5.2%,属于低灰原煤,且随着粒度的增大,灰分呈升高趋势。原煤中煤泥含量高达25.78%,大块含量很少,说明了煤脆易碎,后来通过浮沉试验也证实了这一点,浮沉煤泥高达3.61%,而且泥化现象严重。
  由于煤泥含量高,导致洗选系统中悬浮液粘度增大,介质的回收也很困难,故采用重介作为主选是不合适的。再根据+0.5mm 浮沉表可知,随着密度级的增大,灰分逐渐升高,但-1.3 密度的灰分出现了反常,究其原因主要煤的孔隙率大,成煤的主要是树皮之类。-1.4 密度级的产率高达86.48%,灰分只有1.54%,只需要除去+1.8 密度级的高灰矸石就可以把灰分控制在2.56%,而且可选性很好,即可以用末煤跳汰作为主选设备排出+1.8 的高灰物,得到的跳汰精煤在经过磨矿,最后进入浮选柱制备超低灰煤。
  
  2 试验部分
  
  由于该煤样大块含量少,且煤易碎,在磨矿时采用煤介共磨技术,就是将部分煤泥加入磨矿机中,使煤之间产生共磨,将会增加磨矿效率和降低电量消耗。将该厂生产的跳汰精煤磨碎至-0.5mm 后,进行分步释放实验。表3 为分步释放数据结果,通过分步释放结果就可以预测浮选精煤的最大产率。
  由可知,当要求浮选精煤灰分为1.53%时,精煤产率高达84.45%。通过4 次连续浮选就可以得到灰分为0.75%的超低灰精煤,故采用浮选的方法就可以得到超低灰煤,甚至灰分可以达到1%以下,而且可以得到很高的产率。
  
  3 浮选方案的选择
  
  与浮选机相比,浮选柱有着很大的优势,它不仅有利于改善煤泥回收效果,而且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符合我国能源政策的要求,也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3.1 浮选柱的结构和原理
  为旋流微泡浮选柱的结构原理图。它包括浮选段(或称柱分离段)、旋流分离段和气泡发生器3 部分。其中浮选段又分两个区:捕集区(或称矿化区)和泡沫区(或称精选区)。
  气泡发生器在循环矿浆的加压喷射作用下,吸入空气和捕收剂的混合物并粉碎气泡,通过释放压力,析出大量的微泡,然后沿切线方向进入旋流段。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作旋流运动,气泡和已矿化的气固絮团向旋流中心运动。气泡与从上部给入的矿浆反向运动、碰撞并矿化实现分选。
  旋流段的作用是为柱分选段未来得及分选的煤粒提供扫选的环境,以提高精煤产率。被矿化的气泡在浮选柱内上升到上部泡沫区,由于冲洗水的.喷淋作用,上升气泡不断受到喷淋水的清洗作用,清除夹杂的高灰细泥,进一步提高了精矿的品味[5]~[6]。

标签:制备 超低 灰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