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学习经验 > 毕业论文

试论供应链管理下的零库存运作方式

试论供应链管理下的零库存运作方式
摘要:实现零库存是现代企业追求的目标,是企业优异管理能力的体现。文章在介绍零库存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实现零库存的主要制约因素,论述了企业可选择的六种零库存管理运作方式。   关键词:库存管理;零库存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和客户需求不确定性的增加,企业间的竞争已表现为供应链间的竞争。因此,供应链管理理论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有关资料显示,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使企业总成本下降10%;供应链节点企业按时交货率提高15%以上;订货/生产周期缩短25-35%。而库存管理则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所以,企业加强库存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实现零库存是众多企业库存管理的最高境界。
  
  一、供应链管理下的零库存
  
  在供应链中,库存以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等形式存在。一般来说,企业的库存占企业资产总额的25%左右,占企业流动资产的50%以上,库存费用占库存物品的价值的20-40%。因此,加强库存管理与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一)零库存的含义
  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是库存管理的理想状态。零库存不是一个数字概念,它并不是要求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各节点企业库存量的最优化,是一种管理方式和理念。实现零库存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资金占用量、优化资源结构、提高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从现代物流的角度看,供应链管理下的零库存应包括两层含义:库存物资趋于零或等于零;库存设施、活动趋于零或等于零。
  (二)辨证地认识零库存
  库存的存在有利有弊:一方面,库存是供应链平稳运行的调节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生产和销售的风险,提高了顾客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库存占用大量资金,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掩盖了企业管理缺陷。但是零库存可以存在于供应链中的某局部环节,在供应链整体上不可能全部都是零库存。零库存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降低库存,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予以解决,再降低库存,再发现新的问题,再解决,通过不断循环改进的过程,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企业实施零库存管理的制约因素
  
  企业要真正实现零库存,需要几个前提条件: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协同配合;信息化水平足够高;高效的物流系统等。但是,目前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还存在着诸多影响企业实施零库存管理的制约因素。
  (一)企业没有供应链的整体观念,缺乏合作和协调性
  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前提之一是供应链中所有成员的文化必须与供应链管理相一致。传统的企业文化追求的是短期的单个公司绩效最大化,显然这与供应链管理目标——组织中所有成员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相冲突。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依赖于组织中成员的信任和信息的共享,但由于各节点企业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合作、协调和信任,为了应付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企业不得不维持一个较高的安全库存。
  (二)信息传递滞后,信息共享程度低
  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的需求预测、库存状态、生产计划等都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分布在不同的组织之间,为了做到快速响应用户,这些库存数据必须能够实时、快速地传递。但是,目前许多企业的信息系统并没有很好地集成起来,当供应商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信息时,常常得到的是延迟的信息和不准确的信息,致使企业制定物料需求计划的时间过长,企业对市场需求反应灵敏度下降,造成企业维持较高的库存水平。
  (三)企业目标不一致,绩效评价标准不统一
  供应链节点企业都有各自独立的目标与使命,有些目标可能与供应链目标相冲突,往往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一般的供应链系统都没有针对全局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有些企业采用库存周转率作为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但没考虑对用户的反应时间与服务水平。并且各节点企业对用户服务的理解与定义也各不相同,导致对用户服务水平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