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学习经验 > 毕业论文

浅析高校《国际贸易原理课》双语教学模式探析

    论文关键词:双语教学 模式 探析

浅析高校《国际贸易原理课》双语教学模式探析

    论文摘要:为专业学生用双语讲授《国际贸易原理》课是我们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的大胆尝试,分析这门课的双语教学模式、改进思路,解决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找到促进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方法与途径,同时提高学生的外贸水平,更好的参与外贸实践活动。

    一、《国家贸易原理》课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现实性

    国际贸易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类学科,其培养目标是具有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涵养,与经济需求相适应的国际贸易复合型专业人才。国际贸易原理是国际贸易实务的理论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理论,才能更好的在实践中运用理论,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所以我们在高校推行《国际贸易原理》课的双语教学,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原版教材,可以让学生接触国际一流学者撰写的最新、最前沿的资料,让学生更好、更有效的吸收国际贸易理论,可见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从部出台的意见上看,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进行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可见进行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也符合我国现在高校的教育方针。另外从目前我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录取来看,国际贸易学是热门专业,录取分数线高,考生的分数自然也比较高,较好的学生素质,为双语教学做好了上的基础准备,使<国际贸易原理》课的双语教学具备充分的可行性。可见实施双语教学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新举措,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有国际合作意识与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国际贸易原理》课双语教学的制约因素

    第一,教学模式的制约。双语教学的选择模式是受课程难易的程度、学生总体素质、教学条件、教材等具体因素制约的,因此教学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将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效。《国际贸易原理》课双语教学究竟在课堂上采用纯英语式,还是中英文结合的教学语言,英语和中文两种语言教学的比例问题,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过多的'英文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过少的英文可能会导致双语教学失去意义。另外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教师的讲授比例和学生的参与比例,也是比较难把握的问题,教师讲授的过多会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讲授过少又会失去传授知识的意义。对于教学模式的探索要深人到双语教学的实践当中去,只有在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具体的英语水平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才能把握好运用的程度,要让学生能够接受英语,更重要的是要学生能够接受通过传递的专业知识,并理解消化,才能达到《国际贸易原理课》双语教学的目的。

    第二,教师和学生英语水平的制约。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一些专业教师虽然英语基本功较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口语能力欠缺,难以胜任双语教学的任务。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听、说、译、写能力,但由于国际贸易学专业是新专业,缺乏相应的专业英语知识,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双语教学的要求。而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其学习外语的经历己经具备了接受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模式的最基本要求。但是由于地区的差异以及自身情况的各不相同,他们之间的外语语言能力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再让他们接受用英语讲解专业课知识,自然是难上加难。

    第三,双语教材的制约。目前我们对于国际贸易原理双语教材的选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基本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材体系。真正具有学科特色,适于双语教学的(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材比较匾乏。如果选择原版外文教材,一方面学生可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但是国外原版教材一般针对性不强,教材内容不完全适应我国国情;国外教材重点分散,学生掌握困难;最后,国外教材普遍缺乏对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的系统论述,这必然会给学生的知识结构带来一定的问题。如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统编教材成英语进行教学,又缺乏外语的地道性与鲜活性,因此教材的选择无疑又成为双语教学的制约瓶颈。

    第四,双语教学的制约。作为非英语国家,我们没有天然的英语学习环境,在校的学生既没有用英语进行思维的压力,也没有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要,无法自主的创造一个英语的语言学习环境,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势必受到限制,无疑给双语教学的实施带来了环境上的制约。

    第五,课时紧张的制约。双语教学中的部分内容要用英语讲授,一些基本概念和定义等用英语讲完之后,往往还要用对其中的难点,做进一步的解释,这就延长了教学时间,而双语教学课程并不增加学时,因此,许多双语教学是以牺牲必要的教学内容为代价的,这就会带来知识体系的不完善,影响学生对国际贸易原理知识的掌握,而理论是实践的必备武器,基础原理知识不通必然会影响实践的进行,显然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