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学习经验 > 毕业论文

试析中国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试析中国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本文首先指出了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而后分析了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国传统文化灿烂辉煌、博大精深,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魅力,这些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承和演变,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并渗透和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和人们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紧紧联系在一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导向和精神动力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在当今复杂快变的社会背景和高校环境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发挥优势,必须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从中汲取营养,丰富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内容和方式、方法。
  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和现实、内部和外部的原因,使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教化作用和对青年学子的引导作用日渐式微,产生了很多问题。为了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重续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和教化功能,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方面,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资源、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它们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因此,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高校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生动活泼,更加“有血有肉”,更有说服力,更易于被学生接受,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包容精神、“仁者爱人”博爱大众精神、“见利思义”的重义精神、“克勤克俭”的勤俭精神等都是现今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点教育的内容。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古圣先贤的教育思想内容精辟、富有哲理,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弘扬这些优秀思想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对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优秀传统文化所肯定的思想和行为,会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追求和提倡。加强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他们形成与社会相适应的正确的价值观,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虽然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从目前情况看,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现象明显,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难和问题。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基础薄弱
  受市场经济环境、应试教育、西方价值观和网络文化盛行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状态很不理想,具体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传统文化具体内涵的理解程度不高,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传统文化知识欠缺,传统美德观念薄弱;大学生追求个性,崇尚自由,常常重利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表现得较为明显,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等。
  (二)高校辅导员传统文化底蕴不足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也起着极其重要的引导和教育的作用。然后现在高校辅导员自身的传统文化底蕴不足,无法实施有效的教育,不能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各种机会有效地影响和教育大学生,无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辅导员也是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大学生身上传统文化基础薄弱的特点也体现在辅导员身上,加之辅导员工作繁忙、琐碎,很多辅导员无法自觉、主动加强传统文化学习,没能切实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质,无法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