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学习经验 > 毕业论文

浅谈我校维修电工实训之现状及策略论文

策略,意思是计策、谋略。该词语一般是指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以及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法,也用来表示有斗争艺术,能注意方式方法。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浅谈我校维修电工实训之现状及策略论文 ,欢迎阅读。

浅谈我校维修电工实训之现状及策略论文

摘 要:电工实训课是一门以学生动手操作为基础的学科。在实训教学中如何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愉快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电机的不同运行动作,积极探索维修电工奥秘,发展智慧和创造能力,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是电工实训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原因分析;实训兴趣;学习动机

一、妨碍学生电工实训兴趣发展的原因分析

1.实训课的内容与形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所了解却又非完全已知、能够引起思考的东西,而我校电工实训存在过多的重复过程,在第一次安装线路过程中,学生可能感觉到很新鲜、很有趣,但在后期的巩固阶段就没有了先前的兴趣,重复性的安装同一个电路,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感,降低学生的兴趣。甚至可能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干脆就不再安装此线路,这种“填鸭式”教学是为了学生在考工中能取得好成绩,拿到等级证书,但学生的兴趣爱好被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扼杀了。

2.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没有实现有机的结合,中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虽然近年来一再强调重视并加强实训教学改革,在职业教育中实训已经提高到相当重要的地位,职业教育就是以实训为主体,但是,在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上面做得还不好,教学和实训两大主管部门彼此间没有配合的非常默契。例如,现在参加的实训班级还没有学过电力拖动、电子线路,在实训中理论知识的缺乏必然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学生想听但是听不懂,长此以往,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3.教师重视实训,严格要求学生是非常必要的,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策略不当,也是妨碍学生兴趣发展的主要因素

电工实训与电视是密不可分的,在电工实训中必然要和电打交道,过分强调安全用电,会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使不少学生做实训时小心翼翼、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实验,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实验时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教师在实验中应以身示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不应人为增添实验的“紧张”气氛。教师在强调安全用电、实验操作规范以后,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同时加强巡视指导,给学生带来鼓励和安全感。总之,实验教学和其他课堂教学一样,如何从情感陶冶、示范引导等方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减轻或消除学生实验时的心理障碍,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激发实训兴趣和学习动机

1.优化技能训练及采用多元化教学

电工实训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与维修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目标、有重点地进行训练,既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又注意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还要锻炼学生从事维修电工的工作能力。同时,也可增加一些在技巧上的难度,除做好规定实验外,还可增加探索性实验,开放实验室,增加实验考核的权重,设计含有新信息的综合实训等,以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训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局限于书本知识,使之在学生竞赛或者今后的工作生涯中占据有利地位,更好地为维修电工这块作出贡献。

2.强化学生基本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维修电工实训是由线路安装、电子线路安装、排除机床故障构成的一个统一体,学生实验能力的大小不仅表现在实验结果的准确率上,而且更多地体现在实训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在实验中也许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实验不会次次成功,但应引导学生如实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安排重做,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对于电路拖动线路安装与故障排除这两项,要对电路原理非常熟悉,但由于客观原因,部分学生对原理的掌握并不是很好,那么,对这两部分学习有一定难度,对于这个情况,在线路安装过程中,除了原理图,我们还准备了接线图,把电路图的每个元器件触点的数字符号全部在接线图上表示出来,然后相同的数字用线连接起来,这样的话在学生对原理图不够了解的情况下也可以顺利接线,大大提高安装电力拖动线路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故障排除中,在对原理熟悉的情况下,准确找到出现故障的点,在接线图上准确找到触点的`数字标记,对应找到线路中的故障点,排除故障。在电子线路安装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元器件,并学会正确安装元器件。

3.采用多媒体及其他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采用多媒体技术来颠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以生动的图片、影像来吸引学生,把复杂的电路利用多媒体分解成若干部分,使学生容易接受、容易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听觉以及视觉,增强培训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实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他们亲自动手实践而带来的喜悦,有目的地激发和培养学生持久性的认知兴趣,使之不仅成为做好电工实训的动力,也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实训改革也迫在眉睫。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将成为教师探索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