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学习经验 > 毕业论文

尼采对科学主义世界观的批判研究

摘 要:希腊悲剧的衰亡,引出了尼采对于科学主义世界观的批判;科学主义世界观替代审美世界观,使得现代人面临生存困境,表现在文化精神上,即艺术丧失了高贵和神圣,现代文化失去了原创性和独特性;将人生视为审美现象并不排斥丑与不和谐,但这在一个成熟的心灵里才有可能,否则个体的毁灭只能停留在被毁灭的悲伤层面,而不会带来生命的永恒。

尼采对科学主义世界观的批判研究

关键词:科学主义世界观;审美现象

Abstract: The decline of Greek tragedy, leads Nietzsche's critique of the scientific worldview; scientific worldview alternative aesthetic world, so modern man struggling to survive, and in the spiritual culture, namely the loss of the noble and sacred arts, modern culture lost its original and uniqueness; life is deemed to be aesthetic phenomenon does not exclude ugly and discord, but in the mind of a mature possible, otherwise the destruction of the individual can only stay in the destruction of sorrow level, but will not bring eternal life.

Keywords: scientific worldview; aesthetic phenomenon

作为诗人哲学家的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问世十六年之后,再次强调写作此书的初衷,据此,问题得以呈现:第一,尼采是在何种背景下要以艺术家的眼光考察科学,进而对科学主义世界观进行了批评,《悲剧的诞生》对科学主义世界观批判从哪些方面展开;第二,所谓用人生的眼光考察艺术,将人生视为审美现象,这里审美现象该如何理解。

一、对科学主义世界观的批判

尼采由希腊悲剧走向衰亡的原因引出他对于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科学主义世界观的批判。欧里庇得斯置换了希腊悲剧的主角,将观众和世俗生活搬上了舞台。这导致:第一,观众和作为希腊悲剧主角的“观众”之分别被抹煞,世俗生活和悲剧快感的沟壑被填平,观众和世俗生活的平庸直接决定了悲剧艺术的平庸,它产生的不是艺术形而上的慰藉,而是庸常生活的粗劣复制和琐碎日常衍生的道德快感;第二,观众和世俗生活登上舞台,并没有拉近艺术品与公众的距离。希腊悲剧艺术从此走向了庸常之途。由此产生如下恶果:其一,酒神被排除在悲剧舞台之外,其二,作为思想家的欧里庇得斯将真正的观众排斥于观众席之外,与不懂悲剧的观众结盟,共同反抗传统的悲剧观念。

作为思想家的欧里庇得斯是一种面具,背后是苏格拉底。欧里庇得斯毁灭悲剧在于将逻辑理性置入悲剧精神,而希腊悲剧的艺术毁于苏格拉底精神。苏格拉底精神在于其用逻辑否定本能,否定艺术和道德,是因为艺术和道德只是本能的产物,而本能是不可靠的不能够使得我们把握真理。除非,我们通过概念明确它的意义,实现言之有理和言之有物。尼采否定逻辑和理性,认为逻辑和理性的范畴只是为功利的目的而安排世界的手段,并不是艺术诞生的根由,做这样的安排目的是为方便我们了解和掌控世界。

在尼采看来,酒神就代表着意志本身的冲动,希腊悲剧是酒神音乐向日神形象迸发所诞生的,肇始于苏格拉底的科学主义世界观迅速战胜了审美的世界观,世界观的转向导致了悲剧的毁灭。至此,尼采完成对科学主义世界观批判的'第一步。

对于科学主义世界观批判的第二个原因指向其产生的恶果。当审美的世界观转变为科学的世界观,人们无法再次被太一拥抱,生存无法领受形而上的安慰。现代的悲剧不再是传统的古希腊悲剧,观众不复审美性,现代的文化证明了现代人生存的困境。艺术品产生于大众媒体的相互配合中,沦为可以消费的商品,艺术丧失了它原本的高贵与神圣。

尼采对现代文化的批判先从指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开始,紧接着论述批判现代文化的原因在于它不再植根于神话的沃土。现代文化丧失了原创性,但它又处于一种匮乏空虚的状态,于是只好从过时或不具备切己性的文化中汲取养分,这不是现代文化赖以持续生存动力,以此奠基的现代文化没有生长的泉源,也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将人生视为审美现象

尼采多次重申了只有将人生作为一种审美现象,它才是值得过的。那这里的审美现象该作何理解,它是否经得起推敲,于当下有何现实意义。

科学主义世界观取代审美的世界观,随之而来的,是用理性的目光来审视人生,于此发自生命本身的内在直觉和冲动被理性湮灭,必然只能呈现无意义的人生。人生和世界作为审美现象,才是合理的,意即要赋予人生一个审美的意义,在此,艺术承担起了对人生进行审美考察的义务。因为艺术是非理性的,是生命力的最高显现,可以说,赋予人生审美意义,是对生老病死自然规律和衣食住行理性生存的有意补充。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尼采把非理性推向了一种极致,认为我们的本能是一种谋权的意志,服从于这种谋权的意志,其结果只可能是伤害、痛苦和残酷,甚至在这个意义上推断出,丑与不和谐也是意志在其永远洋溢的快乐中借以自娱的一种审美游戏,如果伤害、痛苦、残酷、丑、不和谐等等也能被视为审美世界的要义,关于丑和不和谐、残酷和个体的毁灭的极致体验,在一个成熟的心灵里才有可能,否则空白心灵对这些的体验终究会毁掉个体对于真善美这些永恒价值的追求。须知,如果没有这些永恒价值的存在,所谓将人生视为审美现象,是无所谓意义的真正和确凿的,更加没有普世的价值,这也是作为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显得才是真正有理由值得推敲的地方。

尼采对科学主义世界观的批判是犀利的,对于权力意志的推崇是彻底的,尼采呼唤审美世界观,批判科学主义世界观,但这两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只是因为科学主义世界观终结了希腊悲剧,造成了现代文化失去神话的家园,而审美的世界观,不会遮蔽人的真实存在,被神圣拥抱,被太一笼罩,使人生真正值得。事实上,没有一种理论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理想的模式和发展方向,不过是到目前为止,可以恰当而又合理地解释我们的生存状态和文化状态,为我们追求永恒价值的心灵提供坚定的扶持,促使我们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当下的处境,藏着怀疑带着希望上路。

参考文献:

[1]尼采著.《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

[2][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著.《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新国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