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学习经验 > 毕业论文

关于审计学科建设的几个建议

关于审计学科建设的几个建议
摘要:高校设置审计专业的不长,审计专业的也走了很多弯路,甚至一度停止。随着对审计熟悉的转变,审计专业的发展步进新的阶段。在审计学科建设中,还需要在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多管齐下,探索适合审计学科建设的新。
关键词:审计学科建设 审计专业 审计准则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熟悉到审计监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从80年代起,中国陆续恢复建立了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固然审计的发展有过低潮,但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完善,中国三大审计监视机构和体系逐渐完善,三种监视体系都建立了自己的准则和法规,三大审计监视体系都走上了依法审计、规范发展的道路。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审计学科的建设和教学的发展却一波三折,其发展走了不少的弯路。
一、审计学科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三大审计监视体系的恢复和国家相关审计法规的出台,中国的财经类院校开始建立审计专业,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的财经类院校基本上都建立的审计专业,但是遗憾的是,当时固然熟悉到审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但对审计的对象、审计的定位及审计与的关系的上熟悉模糊。在审计的对象上,主要以为审计的对象就是财务会计及其延伸的相关的,审计的目标就是对财务的再监视,以为审计就等同于财务审计,当时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就说明了这一点:“有不懂审计的会计,没有不懂会计的审计。”一个审计职员假如不懂会计的话,是没有办法从事审计的,在这种熟悉下,当时所有审计专业都设置在会计学院或会计系,所有审计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围绕财务审计来进行。同时在课程的顺序上,对于四年的本科来说,前两年半是在学习会计的内容,和审计没有任何的联系。等会计学的差未几啦,才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学一些审计内容,而会计专业的学生基本上也要学习一学期的审计课程,这样在大学四年的课程设置和安排上,会计和审计专业学生基本没有大的差异。应该说,这样的审计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不但误导了学生,同时,也误导了教育界治理层。顺理成章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教育部合并相近专业,进步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背景下,审计专业作为会计专业的近似专业被公道地砍掉了。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除了南京审计学院外,全国所有的财经院校全部停止审计专业的招生。
造成以上熟悉的原因是非常明显的。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固然中国的三大审计监视体系都已建立并得到了发展,但是,发展最好,最大的仍然是作为社会审计出现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在九十年代初,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连一部象样的法规都没有,国家审计固然机构比较健全,也没有自己的国家审计准则。而配合当时国家发展***的需要,作为经济领域中介机构的社会审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91年国家首次组织了注册会计师的全国统考,此后除了1993年外,每年坚持,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并且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92年颁布了最高形式的专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并且在1995年和1996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注册会计师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而存在,这些都是其他两种审计所无法相比的。而且,作为中介机构的以公布为目的的社会审计和其他两种审计相比,就会引起社会的更多关注,在这种的背景下,独立审计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展示自身的实力也成了社会和在校学生的一个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在审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以注册会计师为中心的财务审计成了审计专业的重点,很多高校为了就业的需要,直接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审计辅导书作为校内审计专业的教材,财务审计成了审计专业的核心,在审计教师的上,以注册会计师为核心的财务审计成为研究者的中心。这些都是造成前面所述对审计专业熟悉存在误区的原因。
标签:审计 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