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心理辅导 > 成长心理

你的大男人主义体现在女儿身上

大男子主义是和我国几千年男尊女卑封建思想影响分不开的。而身为父亲的你们知道吗?你的大男人主义会体现在女儿身上!

你的大男人主义体现在女儿身上

  

观念上的暴力植入不亚于肉体暴力

首先我们定义何谓坏榜样的「坏」,严重的坏可以归类为「犯罪行为」;其他广泛的,我们可以说是一种「偏差行为」。

犯罪学家Sutherland认为,人从其亲密团体中,学得有关手法与违法的定义,以及规范的意义。犯罪与偏差行为都跟所有行为一样,都是经由学习得来。

学习的意涵,学派学者Akers(1985)表示:「大多数偏差行为有关的学习,乃经由社会性的互动与交流而来,他人的出现、言语、行为、反应等等都使得增强变为可能,也提供了增强的情境」。

由于孩子学习的内容是广泛的,不只是父母说的话,还包括无意识的举动。尤其当偏差的讯息或价值强度,高于守法的传统讯息和价值强度,就会对犯罪行为产生影响。

举例来说,当一位父亲不自觉的流露出「有钱能够摆平一切」、「今天我负担家庭的经济收入,凡是吃我用我的人都得听我的」,这类价值观若体现为具体行为,让孩子看见持这类观点的父亲占据不平等的优势,他对社会良善的概念,如「夫妻之间的敬爱」、「两性平等」等概念就会动摇。

可见最可怕的影响不是孩子知道父母的价值观是错的,进而排斥。可怕的是将错误的价值观以为是对的,并奉行不已。

家庭风暴总会往外刮

过去我们往往将家庭的不良影响,着重在家庭暴力,像是儿童受到虐待,但我们却忽视了错误价值观的植入,同样会带给儿童致命的影响。

错误的价值观会让孩子未来在择偶和处理自己的关系时,不懂得自己应有的权力需要伸张,还以为是自己心智不够坚强,或是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实践自己从小被建构的家庭角色:一位理当对另一半低声下气、负责伺候丈夫的妻子。

其结果就如我们在影片中看见的,当父亲面对自己的女儿受丈夫颐指气,却丝毫不以为意。

也许某些人夫会认为,只要妻子没有抱怨,又有什么问题。然而,家庭教育一环扣一环,每个人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非但会影响自己和妻子,还会影响孩子,增加未来成为家庭,以及社会负担的机会。

从教育的「社会学习论」来看,研究显示若父母经常参与孩子的生活,保持良好沟通,并总是能够将亲子间的问题有效解决,能增强孩子的适当行为。反之,孩子会将从父母身上所学的不良行为,发展到家庭以外的人际场域,这很可能造成孩子在学校遭受同侪团体的排斥。

譬如一个男孩子在家中,总是看见父亲毫不掩饰的对女性成员有不当的接触。他在学校就有较大的机率对女同学表现出各种轻浮、不尊重的举动,这些都会造成他受到处罚、排挤的机会增加。而在家庭之外的人际团体上的失败,会一连串的影响他的学习。不当行为经由学校管教,但如果回头在家庭中依旧没有得到观念上的导正,或者直接引发严重的处罚,会加深孩子在家庭中的疏离,以及反社会人格的塑造。

建立一个平等的夫妻关系

为了让孩子在一个心智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其根本便是要建构一个健康的夫妻关系。这种健康不是演出来的,而是发于夫妻双方对彼此的爱、尊重与自重。

男性必须要站在主动地位善待妻子,做一个懂得尊重女性的好丈夫。

说穿了,男性是传统性别角色的受益者(Komter,1989),但做为男性,我想放弃自己的权力并不是一种阉割。在这个两性平权愈加发达的社会,任何促使夫妻撕破脸的情况,妻子往往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增加先生协商的成本;不然就增加协商的效益。(张育嘉,2008)

前者的意思是说,你不愿意割让权力,你未来会失去更多;后者则是让先生了解,要是你愿意对我更平等,你之后的日子会过得更爽。

这个成本,与其说转嫁给男性,不如说转嫁给整个家庭,拉低家庭每个成员的幸福感。

说得更坦白一点,社会不一样了,今天虐妻不要等到孩子受苦,可能妻子就先受不了压力把你砍了。

或是像我们常在韩剧中所见,夫妻失和,然后在孩子身上动脑筋,试图通过心理或情绪控制的手段影响孩子(Fauber、Forehands、Thomas&Wierson,1990;林巧翊,2003)。

结果孩子承受不了压力,只好选择跟父母都疏离,结果是家庭失和。做人做到这个地步,还想要求有个和乐家庭,年老有人送终,根本是天方夜谭,当家中其他成员全是受虐狂。

理想家庭的形式

从夫妻双方权力均等的角度,理想家庭的形式,如「平衡型家庭」(balanced fmily),其特征是:

一个家庭的「家庭凝聚力」与「弹性」不至于过高或过低,允许成员拥有适度变化的空间,并符合家庭成员彼此的需求。

平衡型家庭中的成员,无论角色,都能适当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家庭关系平等而民主,在问题解决时也具明确、弹性的规则。家庭凝聚力高,家人间彼此的关系很紧密,彼此了解、互相关怀,但又不至于对其中的成员过份依赖,造成无法独立的情况。同时,家庭成员个别又能做自己,因不同情况调整的弹性空间。这样的家庭,能够确保家庭成员,尤其孩子的成长历程更趋于完善。

以专家Beaver的五向度来形容,就是(邱郁雯,2003):

家庭结构亲密但不过份依赖;

家庭功能在内人、外人眼中健全且一致;

家庭鼓励成员参与协商、履行决定;

家庭成员具备清楚沟通、互相了解与接纳,承担自己责任的自主性;

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表达顺畅、气氛良好,彼此间能互相关怀与同理。

最后,我以《父亲给孩子的最后道别》(Dear Sebastian : A Father ' s Last Wish ,a Legacy of Inspiration)这本书的一段话,做为我们回头检视自己家庭关系,以及我们所扮演的角色。

《父亲给孩子的`最后道别》的作者乔丹是一位父亲,他在34岁的时候发现自己得了癌症,为了留给儿子赛巴斯汀一份受用一生的礼物,他邀请了各个领域的名人为他的儿子撰写一封信。底下便是其中一封信的段落:

人生中最棒的锚是家人。他们会无条件的支持你,你也会无条件的陪伴他们。在你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们会安抚你,引领你走出低潮。在你成功达成目标,他们会与你一起庆祝这难忘的时刻。

就像做其他事情一样,亲情及友情也是需要经营的。在他们需要协助的时候,你要尽你所能的帮助他们,要懂得与他人合作。本着诚信的态度与人交往,才能建立良好强健的情谊。随时注意是否有自己帮得上忙的事情,尊重他人的独特性,并且适时伸出援手。人类是群居的动物,彼此依赖、共生共存。人们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海边散步的时候,想想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能做些什么令他们骄傲的事情呢?你能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启发呢?

榜样是夫妻双方共同扮演的:男性必须学习主动关怀、女性不要被动放弃应有的权益,家庭成员皆能活出自主性。

愿我们都能珍惜我们身边的人,用他们舒服的方式去爱他们。建构一个良好的环境给家人,为了成全共同的爱,而不只是用一厢情愿的方式,满足自己无谓的男性本位主义。好让我们的爱得到应有的珍惜与重视,并因为我们互敬互爱的行动,成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永远流传的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