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看见》读后感2000字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下面本站为你们献上《看见》读后感2000字,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采纳。

《看见》读后感2000字

《看见》读后感2000字【一】

我把书合上,盯着封面,是一张照片,柴静笑着,看着那个背对着我的小孩儿,周围是皱纹横生的老人们。她能看见,我看不见。

看《看见》,总想着写点什么才好,哪怕我什么也表达不出来,哪怕写的什么都不算,也总觉得写点什么才对得起这本书,对得起这书里每一个鲜活或苟活着的人,对得起这书里真实的人味儿:腥臭的、呼喊而发酵着的人味儿。

柴静可谓一直在刷新我对记者的看法。最早的时候,记者在我的脑海里和粉色的明星绯闻以及大红的政府功绩分不开,后来在同学的推荐下我脑海里有了《穹顶之下》中一个敢于顶着各方压力的女人(而我当时还沉浸在年幼的狂傲中可怜这个女人不知世事),再到如今的《看见》,我才稍有知道一个真正的记者是做什么的。

感受活着,然后告诉我们这种太平凡的人,还有人不平凡的活着,这不平凡是操弄权势的高高在上,也是无可奈何的低廉。

要知道我是一个自诩有一定高度的人,嗯,曾是。我不止一次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嚣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种种看法,对这个国家的种种期望,对周围人麻木的种种不屑,总是觉得自己站得足够高,总是有一种俯视众生的错觉。而这一切年轻而狂傲的情绪,在我读过《看见》后油然化为一种几乎要击昏了我的自卑感:原来我是一个连日子都不曾经历的人。

我以为这社会诸多问题,无论如何“民间疾苦”四字也足以,我以为这人心种种蠢动,“人性复杂”四字也足以,但不,所有文字都是无力的,不止是跳动的文字,任何闪烁着的屏幕,回旋着的声音,它们可以将世间百态完完整整呈现在我面前,也许我会为之感动,声泪俱下,但我也绝感受不到当事人所感受的,我们的交流并非心与心的交流,毕竟我甚至不曾与他们对视过一秒。

这自卑随后变为惭愧,何止惭愧,其简直令我无法直视自己,我这个最没有资格说话却最喧闹的人。我拿着父母埋头认真生活而来的钱,躺在舒适的宿舍,想着下堂课该看哪一部美剧了,哪个女孩何等何等漂亮了,着实平庸而自己又不愿承认地活着,这不愿承认就体现在时常义愤填膺而自以为是地评价这个世界、这个国家以及周遭的人。

混吃等死。

这是我一个同学对当代人青年的不满抒发,我曾为了拒绝这个形容而暴怒,现在看来,我确实是在包装不错地混吃等死罢了。

你瞧,柴静不仅将自己置身其中,她想要让所有人都感受,如这书的名字,她想让人们看见。我不知道其他人作何感想,但我不觉得我在读了这本书之后就能看见了,我依旧无法切身感受,我依旧生活在书、互联网与混吃等死的人群中。我看不到重重防护服下只露出眼睛的惶恐,我我触不到那单纯却复杂的泪,我听不到静默暴力下的鞭打,我嗅不到浑浊空气中的无奈......这本书对我的意义,在于它给了我一记暴击,它温和地扇着我的脸,轻声而令我振聋发聩地呵斥着:“你什么都看不见啊!你什么都看不见怎么还敢乱说!你有什么资格!”

我若连一颗人的心都不曾为人颤抖,何谈为人,何谈为人?

它给我揭开人间百态这个封闭了许久的腐肉坛子,我只有吃下去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丑恶;

它将浮在对流层的我一把扯下来,摔在泥潭里,我只有打了滚才知道这泥浆脏在何处;

它告诉我,我眼中的霾,不是因为知道而迷茫,是真真切切的,无知!

我佩服柴静,佩服天下如她一般的`记者们。但是,同时我也为之惋惜,当柴静因一个下意识流露出的温柔,为一个灰黑剪影覆盖的小男孩儿抹去眼泪而遭受质疑时,当柴静一次次将情感压在颤抖的心室,用“客观”、“旁观者”“记录者”、“专业”等等词汇压抑自己时,我惋惜这何等难得的,真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镜头前也趋向于单向化。显然,柴静不愿如此,而她也最大化了她职业要求最小化的情感触动。尽管她自己不觉得,但依旧让我因她这于矛盾中的挣扎而心疼。向这为了使众人明白而隐忍着,一切人难以隐忍的职业致敬。

无论如何,《看见》打醒了我,让我明白自己看不见,看不见而需抹去眼中的霾,用自己的日子,真正用心切身体会的日子。在那之前,我没有,你也没有,胡言乱语的权利。

《看见》读后感2000字【二】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也不简单,我想它至少包含了二层含义:

第一层是:书的内容记录的都是作者的亲历,是真实的,没有道听途说,更没有妄自揣度。体现了她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如她所说:“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段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

第二层:因此书中所选的内容仅限于自己的所见所闻,全书作者只是如实地讲述,没有个人观点的表述,更没有对读者的引导,只有个人真情的记述。这即给读者以思考,也体现了作为新闻记者较高的职业操手和对读者的充分尊重。

全书记叙了她走进央视后十年记者生涯,以及个人的思想蜕变:由第一次采访时的青涩,紧张,焦虑,注重个人上镜效果,到语言犀利,咄咄逼人,致坏人于哑口之地,再到现在的如实记录社会现象,反映社会问题,为处在社会中的人写实。全书如实地记叙了在每一个新闻故事中,作者内心深处的声音和自己的思考,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也有一种在跟自己心灵对话的感觉,让自己不由地与自己的心说话,让自己的心对事件的是与非做出判断,让民众从内心深处本着对人性的尊重,公正而客观地作出评论,从而摆脱被舆论误导、利益牵绊,让理智战胜非理智。全书描述了她沿着这种方法和思考去做新闻的历程,一路走来,她的成长与成熟的心理历程清晰地在线于读者面前,她对社会的大爱,对人性本身的理解和尊重也深深地影响着读者,让读者发现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用她的话说:“人的脱变,关键不是别人能给什么,而是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于是一个有思想、坚定而倔强的女性形象也跃然纸上。

全书并没有宏大的叙事,都是十年中所经历过极具突出的事件里的人,如抗击非典、汶川地震、华南虎、药家鑫、虐猫事件、安卢克、山西等二十多个新闻故事,共四百多页。这些事,这些人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新闻事件和人物,每一个故事都能让我们重拾当年的回忆,当读完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在对待这些事上我们都曾有意无意忽略事情的真象,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或模式化,人的真正思维却被埋在无意识之下,即使在当前我们可能依旧如此却浑然不觉。正是基于这一点,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由于时间关系在这里我就列举药家鑫的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 让我们再一次重温回忆,体会在一个事件中,一些人是如何的无意忽略事情的真象,是如何地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近而体会到:当一个人的真正思维被埋在无意识之下,其实也是一种犯罪,只是审判官是来自理性思考后的那份良知。

事件是二〇一〇年年尾,在陕西西安,一个叫张妙的女人在骑电动车时被汽车撞倒在地,驾车者拿着随身携带的尖刀在她的胸腹部连刺六刀,导致张妙主动脉、上腔静脉破裂大出血死亡,杀人者是西安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大三学生药家鑫。这个案件的审理引起举国热议,舆论分歧特别大 。因为网络上一些人说他是军队高层,干预司法,叫他“药狗”、“药渣”.关于杀人的动机,药家鑫在公开采访时说了句:“农村人难缠”后来被媒体不断转载。2011年6药被判死刑。当药家鑫被执行死邢后,柴静在笔记里写到:“为什么人们声称追索公正,要求死亡,但死亡到来这一刻,你感到的不是满足,也不是为它的残酷而惊骇,而是一种空茫?它让你意识到剥夺生命是什么意思?就是一切的发展,一切的可能,结束了,张妙死了、药家鑫死了,但如果只是死,结束了就过去了,那就是白白死了。”本着这种思考,柴静采访了事后当事人的家人,她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书中抛开媒体对药家鑫杀人影响的大肆渲染,去关注事件的本身,关注真相。本书重点记录了药家鑫被执行枪决后两家的境况:“天黑了,药庆卫坐在桌边上,愣愣的,眼睛一眨不眨,脸都垮下来,松垂着,坐在半暗的房间里,我们招呼他,他才反应过来。脸上表情与张妙父亲一样。 走的时候,他妻子还躺在药家鑫的床上,蚊帐放着,她搂着那只大狗熊蜷着。 节目播后,有一些人在我博客里反复留言,说:“你为什么耍播一个杀人恶魔弹琴的样子?让他父母说话?” 她没有做解释,只是引述了高小松的例子,在药家鑫事件家喻户晓时,高晓松当时的评论:“即便他活着出来,也会被当街撞死,没死干净,也会补他几刀,人类全部的历史告诉我们”有法有天时人民奉公守法,无法无天时人民替天行道 ……漠视生命的人会爱音乐吗?”当时数万人转发他的话。一个月后,高小松因酒驾导致四车追尾,被判六个月。当记者问到:“也许有人会问你,一个漠视生命的人…,高小松说自己活该,他说他出事就出再狂妄上。在看守所的电视里高小松看到另一起英菲尼迪车撞人案,长安街上,有人醉驾撞死四人,被判无期,那个被舆论形容为“恶魔”的人,是曾经与他合作过的舞蹈师,他看后很后怕,也很难受,第一次想“那个人也有可能是我。”作者通过第三人的经历、讲述、感悟,让每一位曾身处其中的读者也反思起自己当时的言行,让每一个曾经妄下结论的读者为自己的盲目而羞愧,全文没有责任的追究,更没有指责与批评,有的只有讲述和心灵深处的思考以及来自她内心深处的声音:我们都是人,也只是人。发人深省。

全书中的二十多个故事都是这样,让你引起疑问,让你对原有的标准进行审视,让你在思考的同时与你内心深处的声音达成共识。读完全书,作者给我的感觉是:在努力地掀开生活的石板,让你看看相反的另一面。也正因如此这本书让人读后久久回味。 我们都是人,我们也只是人。人生的路上,我们都只是头一遭,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思考,提醒自己不要迷失。

一本书一些故事,一个人,一段经历,留下的却是一份思考,一段感悟。希望我的分享给你带去心灵的启迪。最后送上一位网友的话与大家分享:“一个人的生命由无数他人构成。她如你我一样,没有多高的起点,是繁茂大树上不起眼的枝桠,从头做起,一步步,没有辗转翻腾的技巧,下的都是笨功夫,不断犯错,不断改正,只是每走一步,有的人会停下来想一想,看看走过的路,望望前方,想想为什么出发,将要去向何方,不疾不徐,走得再远,总有一股自省在里面,提醒自己不要迷失。”

标签: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