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莎拉的钥匙》读后感600字

置身于图书馆中,总仿佛有一种云里雾里的不真实感。琳琅满目的书籍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很庆幸,法国作家塔季雅娜的《莎拉的钥匙》拯救了我。我喜欢这个书名,有一种活泼自由而神秘的气息。

《莎拉的钥匙》读后感600字

读完前几章后似乎更云里雾里了。因为几乎如同数学排列的两条线索,两个故事,在两个不同的时空里,自顾自行进着。我找不出两个故事的交汇点。它并不像《苏菲的世界》,虽然是两个故事,但作者一开始就暗示它们存在某种神秘的关联。塔季雅娜这位法国女作家似乎并不想在一开始就挑明两件事的联结点。然而恰恰是这种狡黠的含蓄吸引我继续阅读。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感到愈发沉重,再也感受不到先前明朗的气息。但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沉重像磁铁一样,吸引我,甚至是逼迫我,读下去,读下去,直到读完。

怎么说呢?莎拉,一个美好的犹太女子,一段悲惨的人生。多希望这仅仅是一个玩笑!莎拉的钥匙,弟弟的死,将莎拉与朱莉娅夫家牢牢地锁在一起。不同于《安妮日记》,莎拉,一个顺利逃出集中营的犹太女子,一生所度过的40年的岁月是集中营安妮的三倍。然而什么是无形的枷锁,什么叫沉重的背负,在莎拉身上表现得更为完整。我觉得自己在莎拉身上看到一整块的悲伤。虽然莎拉是幸运的,相对于当时的很多犹太人来说,逃出集中营并且顺利活下来,结婚,生子。但是莎拉再也不会笑,再也不能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女了。莎拉的钥匙一直陪伴着她,对弟弟之死的`愧疚一直缠绕着她,她被黑暗包围直到自杀。她美,苗条而漂亮,明明十几岁的少女,却拥有一双比中年妇女更为复杂透彻的绝望的眼睛。

朱莉娅一直在追寻着莎拉。因为愧疚,因为好奇,还是仅仅因为作为这个家庭的媳妇和莎拉所具有的那种复杂联系?追寻莎拉,一步步挖掘深埋多年的伤痛。仿佛为了验证这伤痛的不堪忍受,两个家庭先后崩塌。莎拉的痛,最终还是延续到下一代。或者换句话说,纳粹对犹太人的血腥迫害,纠缠了几代人。结局是这样的,威廉离婚,朱莉娅摇摇欲坠的婚姻终于瓦解。两个由莎拉而结识的中年人终于能够坐下来放松地谈话

战争,在罪恶和贪婪中开始,在鲜血和泪水中达到高潮,在伤痛和绝望中无以为继。所有冷漠的,必将付出代价;所有伤痛的,必要回家。莎拉,愿你在天堂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