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文案写作 > 读书笔记

《匠人精神》读书笔记8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匠人精神》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匠人精神》读书笔记8篇

《匠人精神》读书笔记1

这是一本励志的书。所谓“匠人精神”其实就是指匠人具有专注、执着、细致、耐心、坚守、创新、精益求精等品质。“匠人精神”是一种态度、一种追求、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乔布斯以往说过,工作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体验,坚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你认为具有非凡意义的工作,能够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伟大工作唯一的方法,就是认真、敬业、执着、创新。

做人也需要充满热忱,在工作中,很多人都会觉得自我的职业普通又艰苦,要么跳槽,要么随波逐流。如果你热爱工作并对它坚持活力,只要拥有了这两点,你就能释放自我身体内的潜能。当你持之以恒的时候,内心的职业信仰也便开始觉醒。这时候,便会生出一股力量,它能在疲惫和厌倦的时候提醒你、激励你,帮忙你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坚持专注和专一。只要你一向专注和专一地工作下去,你就能够有所作为。

匠人之美,不只是简单的沿袭和复古,不是老老实实的埋头苦干,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体此刻对工艺技术和产品的传承与创新上。百年传承、执着坚守、工匠精神、职责担当,用这四个词来形容井口喜正的匠人精神,是十分恰当的。而这种精神,也是当今时代匮乏的。很多企业家为了商业利润,都忽略了执着,忘记了对自我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所以他们成不了大师。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重学历轻本事、重理论轻技术、重智育轻德育等问题,成为影响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国民教育。而一家企业仅有创新,才能有发展。创新不是盲目地前往,而是要有序有方向的发展。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换位思考,找准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找到创新的出口,使产品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努力只是成功的力量。成功必须要靠努力,可是并非努力了就必须会成功。认真做一件事情只能做好,用心做一件事情才能成功。一个人只要有了“匠人之专”之精气神,就能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情,也就具备了成为优秀工匠的潜质。匠人精神是激活生命价值的源动力并能成就卓越的人生。

《匠人精神》读书笔记2

奥斯特洛夫斯基有本书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今天要问匠人精神是如何炼成的?我想没有比《匠人精神》这本书更好的诠释。

今天的我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看完这本书后,如果要重新理解初心、学习初心、践行初心,那对于我们教师老说,初心是什么呢?我想,从选择师范的那天起,就意味着选择了这个行业,就注定了是一场曲折坎坷、充满挑战但又弥足珍贵的远行。这次旅行锤炼的将是人的耐性和意志,正所谓千锤百炼方成金。当你持之以恒的时候,内心的职业信仰也便开始觉醒。这时候,便会生出一股力量,它能在疲惫和厌倦的时候提醒你、激励你,帮助你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专注和专一。只要你一直专注和专一地工作下去,你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有所作为。初心是一种坚守与专注,是持续长久用功于一处而不改初衷、历久而弥坚的情怀,是对专注的事业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的德行。

初心能化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便能代代传于后世。历史的发展总是波浪式曲折式的向前发展,但这种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匠人精神,离不开长久的坚守和一次次的创新与突破。当我们真正了解到匠人精神如此重要的内涵,并有所启发、有所行动,便真正能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了。

《匠人精神》读书笔记3

关于匠心,近期读了一本书,叫做《匠人精神》。

秋山先生“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孝顺父母,还生孝顺儿”,都是在讲德政和德行的教育。

其实中国五千年精神传承的主要核心即是“孝道,师道”。《弟子规》更是开宗明义: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秋山先生四十余年的探索,把做人的基本功,根据“老僧常谈”,总结出了“匠人须知30条”。

难能可贵之处,“秋山木工”要求在八年苦行僧式的学徒生涯中,每人能够每天背诵三至五遍“匠人须知30条”,八年累计一万遍左右。同时在相对封闭的集体生活、工作的环境中,时刻对照自己如何把“匠人须知30条”去落实和践行。学徒每天晚上都会静下心来,如实反省今日所作所为,并尽心尽力用日志形式向师长、父母“汇报”。每两周会把写(或画)满日志的素描本寄给父母,通常父母在阅读后会感动得泪流满面,并在日志上留下感动或祝福、鼓励的话语,然后再寄回“秋山木工”。每日的朝会上,学徒当众读出父母的寄语时,往往也感激涕零。自愿努力和奋发向上的动力,由衷升起。

秋山先生讲:我们培养的是一流人才,而一流人才首重人品,其次才是专业技能。我的时间和精力95%花在教育人品,5%花在教育木工技能。其结果是每年“秋山木工”的学徒都能在日本木工大赛上名列前茅。如此八年,不断磨砺心性,既圆融了亲情,又在“德”、“技”双修的道路上,增添了无穷而自然的动力。

匠人是从日常生活中修行而来的。

修行就是修正内心,去掉浮躁。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修行的过程。所以应该把日常生活都看作修行。

名、利、权这三样东西,让现在很多人浮躁,是人不能静心的根本原因,也是工作总难以认真完成的原因。有些人,他们不会被名声、利益、权势等蒙蔽,有了这三者,他们能坦然对待;没有,他们也依然能做好自己。有或者是没有,他们都不会觉得生活有什么不同。这样的人是智者。

正如玉衡人“白天干活,晚上读书”。不被功名利禄所动摇,一朝一夕只为做好当下的事情,只愿手中的虎符铜砭能为更多的人解决或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让千家万户受益于李氏砭法!

感恩李道政师爷,感恩李氏砭法,感谢静静老师的言传身教,我们将继续:“白天干活、晚上读书”,精进提升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疗法,愿千家万户受益于李氏砭法,造福于民。

《匠人精神》读书笔记4

1、背景: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先入为主,先去想想日本这个国家和民族。《匠人精神》这本书,是日本人写的。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一个男人,肯定会有点民族情节,本能上,就会有点心里紧张的感觉,会用一种比较紧张和好奇的心态去对待日本人写的书,因为日本这个民族,大家都知道它与我们中国的历史纠葛。日本,从小给人的印象就是他们种“打不死”的精神,一说日本人,就会想到他们的意志力非常坚韧,本能上、心理上,对日本人,是既害怕又佩服。包括现在日本在体育上表现出来的精神,也一直传承着意志力极其顽强的基因。昨天,不是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团队决赛吗?日本那个水谷隼连续输中国许昕10多次吧,以前是从来没有赢过,但在奥运会这样的大赛上,人家就是那么一股韧劲,赢了中国的许昕,还化解了三个赛点。还有我们中国,在足球,这项世界第一运动上,特别是男子足球上,已经18年没有赢过日本吧。还有就是满大街的日本货、日本车,以及对日本产品那种品质的认同。日本人的意志力和日本产品的良好品质,是给我们的常态印象。日本的这种特性,我觉得是匠人精神产生的一个大背景。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秋山利辉像个严厉的将军,也可以说他对他的徒弟有点苛刻,甚至你可以说这个师傅刻板没有人情味。但我却坚信,严师出高徒。

2、秋山的创业之始:

我们来考查一下秋山的创业之路:这里的“元”就是秋山他自己本身就是“匠人精神”的化身,他自己就是学徒出身,他继承了和师傅亲密接触传承技艺的基因,自己本身就是个很好的匠人。因为有很好的手艺,他做的家具开始慢慢出名,走进大雅之堂,于是开始有人来追随他。这个起源很重要。

3、工作是在尽孝道:

在书的序里面有写,要把事情做好,先把人做好,己成则物成,行德行后技能,有**而后有成事,“君子物本,本立而道生”。**之大本:一曰发心,解决“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或者说是“我为什么做这件事”的问题;一曰愿力,解决“如何”对自己发心去做正确之事。这个发心就是《易经》中说的:“元亨利贞”中的元。发心怎么教?秋山木工直溯人伦本源,首先要取悦父母,每天像战斗一样,拼命努力,做出让父母高兴、吃惊、感动的事情来。其实秋山的这种教育方式,与我们中国经典中意旨是一样的《孝经》中就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种精神,还有点像《致加西亚的一封信》中讲到的,无条件、听话照做、不惜一切努力去完全上司交给的任务。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在本书的第108页,写道:“我们大部分学徒20岁上下,尽管如此,即使在这段时期全部牺牲个人喜好,日后还是可以重新取回以前放弃的东西。”这段话让我想起著名钢琴家朗朗曾经说过:“我的童年并不快乐。”但大家知道的是,现在的朗朗很成功。我想他肯定也会有机会去弥补过去放弃的东西,只是先后的问题。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应该适当吃点苦。吃苦不是说一定要过那种物质缺乏的生活,也包括做自己不想做的事。玩,娱乐,没有人不喜欢。年轻时,正是奋斗、勤奋工作和付出自己的时候,即便此时,我们放弃一些个人爱好,等到我们有所成就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重新捡起过去的兴趣爱好。

5、集体生活的好处:

现在常态的人,工作的目的,一般都是为了钱吧。而秋山木工的徒弟们的工作动机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少干活,而是为了光宗耀祖,令父母满意、报祖宗的恩。他们不是为了老板在工作,不是为了公司在进步,也不是为赚钱在学徒,更不是为了吃喝玩乐在上班;他们的工作动力是亲情,他们的生命观是报恩,他们的'价值观是亲人满意。现在常态的企业很难做到秋山木工那种集中式的严格管理,所以很难实现秋山木工式的匠人精神和企业文化。学徒们为什么能形成这种合于道的原始的工作初心呢?我觉得严格的集体生活和严格的制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现代社会,诱惑太多,很多年轻人沉迷手机电脑,贪图享乐,所以把学徒们圈在一起过集体生活是不二选择。而且秋山在选择徒弟时,也是很慎重的,这一点书中有提到。秋山在选择学徒时,会考查对方的和他的家庭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徒的优秀。

为什么说集体生活对一个影响非常大呢?举个例子,我有一个邻居,他是退伍军人,他说他经常与同一批参军的退伍军人一起聚会,大家感情非常巩固和特殊。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严格的集体生活锻炼了他们,培养了他们的友情。再想想,以前,一个单位的人,大家都住在一起,大家既是同事,也是邻居,所以感情好,容易沟通,所以过去的人,思想比单纯,小孩多在一起玩,这就是一种自然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基本不操心。书中还提到徒弟们不准玩手机和与家里联系要用写信的方式。常人可能会认为这也太落后了,不通人情,可是秋山的意图,是想让徒弟们能静下心来,回归道的本源,这样才能集中专一投入到工作中并写出发自内心的体会。现在的人,因为电脑发达,很少写字,更不要说写信了,所以他这种方式相当好,对于小孩的教育也是如此,自己动手写东西,是对自己心性的反省,是与自己的对话,每一次反省,人都会有进步。

6、匠人精神在企业生态中的运用:

书中写道:“即使看似绕了远路,但如果能够忍耐,专心修业,并因为培养出一流的心性和专业技术。”这几句话,说的关键都是生活经常用时间和困难来折磨人,困难越大,如果你能熬过来,你就具备了一流匠人的精神。书中还写到“我只做薪水份内的事,尽量轻松获得成果”,常态的人,往往是“给多少钱做多少事”,这是常态思维。这里,我们不妨用匠人精神来分析一下我们一些企业内部的生态关系。在单位工作,就要往领导喜好的方向努力,否则,难以得到提拔,服务好上司也是需要有一种匠人精神,能给领导带来惊喜,你的机会就来了。我们稍有点在单位工作经验的家人都会知道一个道理,在单位,仅仅是做事好的,在做事上有匠人精神的,不一定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反而一些做事一般,但善于研究领导喜好,并且与领导走得近的人,才容易得到提拔。就这一点,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不公平之类,其实,我们现在育心了,我们不会像常态的人那样去思考问题。我们会说,还是你没有内求吧?既然单位的规则是这样,“多劳多得”这句话应该理解成“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不种则不得”。

7、匠人精神的延伸:

其实这个匠人精神,我把它引申一下,匠人精神不仅可以指在手工业制造领域的严苛、执着的精神,更可以延伸为一种对达到任何目标孜孜以求的执着追求精神。秋山木工出来的人,有很多也不再从事木工行业,而转投其他行业,但他们这种精神仍在传承,运用到各行各业。

8、总结和启示:

秋山的30条法则无不在告诉我们他所要培养的人的品质:有感恩心、诚肯和执着。匠人精神,就是一种对目标专注的精神,不仅在制造业应该有,在各行各业都应该有,引申为敬业精神。秋山木工的成功,给了我们中国一个很好的启示,就是要想培养匠人精神,首先要培养德,德者本也,才者末也。有德,就会敬业,则各行业都会很好。这跟我们育心的目标其实是相通的。玉玲老师曾经在《君子善假于物》中分享过“道-德-仁-义-礼”之间的关系,看先后就知道哪个主次,哪个高明。我们育心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学**和实践经典来掌握天道,掌握了天道,按天道行事,德、仁、义、礼乃自生。其实绕来绕去,都是说,“道德”是我们人一切的基础,现实中,对于我们来说,都要回归到孩子的教育和我们的生活以及工作。我们怎么培养我们的孩子有好的道德?怎样好好生活和工作?所有这些,当然首先要求我们做父母的要有好的道德,这就要好好修炼我们自己,而我们修炼自己,离不开借力和团队,修炼是一场比马拉松还要长得多的长跑,修炼是一辈子的事,一个人走,闭门造车是走不远的,只有跟随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才有可能不断战胜困难前行。在此,我要感恩我们易生之家这个平台、这个团队。我们的团队,可以说,已经培养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家长,我相信未来,我们的团队还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家长。这些优秀的家长,就是在孩子教育、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称之为“匠人”的人。

《匠人精神》读书笔记5

《匠人精神》是日本木工业传奇秋山利辉的大作,其创立的“秋山木工”的定制家具常见于日本宫内厅、迎宾馆、国会议事堂等。秋山先生强调“先德行,后技能”“己成,则物成”的大道,这与我们的传统精神非常吻合。

初读感觉很有年代感,细读发现“匠人须知30条”从不会过时!

秋山利辉非常重视人才品格的培养和心理建设,专注于磨砺心性和品格。不仅是要培养技术优秀,会做事的工匠,而且要培养会好好做事的一流匠人。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这三十条包含了工作的基本要求、态度、心理准备、意识、技术等。礼仪、感谢、尊敬、关怀、谦虚,这些都是做人最重要的事,人做好了,事才能做好。

书中有很多精彩语言,对我很有触动。举几个例子:

“别人叫了才采取行动的,是下下策;模仿别人的行动去做,是中策;不等别人叫,自己意识到并且采取行动的,是上上策。”

如果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性差,领导分配什么就做什么,到最后还不能完全按领导的意图完成工作,这就属于“下下策”。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是超出领导的想象完成工作,工作中要采取主动,不能有“只完成薪水分内事”的想法。

想“从工作中学习”,就要非常认真地过好每一天。唯有对每件事全力以赴、从不后悔、坚持到底的人,才能成长为一流的人才。

2.“时间永不停息,要紧的是思考自己现在能做的事,不浪费每一瞬间。”

人在年轻的时候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可以放纵,也可以珍惜当下,分秒必争。那些吃得苦中苦,过着苦行僧般生活的人,那些持之以恒自律的人,最后一定是成大器的人。因为总是在意时间的人,一定也是走在前面的人。

3.“我想培养的,不是“会做事”的工匠,而是“会做好事”的匠人。所谓“会好好做事”,就是一心想让客户满意,而且拥有在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从容、自信解决问题的判断力,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客户都能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我想,秋山先生想要的也是我们企业想要的人才。无论是体检现场,还是业务部门,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各种找麻烦的顾客,不满意的客人,面对这些随时可能给我们提出问题的人,除了真诚的态度还需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来自于我们平时的自我修行,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公司文化、政策的了然于胸以及不断的学习。

作为一名上班族,只有在每天的工作中积极主动的拿出101%的气力,始终以101%的心态来面对和检讨自己的工作,持续做有益的事情,保持开朗的心境,关心周围的人,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加油吧!无论你是哪个年龄段的人,淘汰你的只会是自己而不是时代!

《匠人精神》读书笔记6

年前翻看了下匠人精神,和中国文化和传统管理方式颇为相似,从文化的传承上看,日本的企业管理也融入了中华文明的很多传统智慧。

学徒制度在科技公司更多的体现为领导或者导师,这种传帮带的模式可以从身体力行的各个方面给以师范作用,需要培养哪种员工需要配套哪种领导或者导师,示范和传承的作用相当重要,而且养成之后也不易改变。

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中闪耀着儒学的教义,从尊重老师,善待同窗、好友,孝顺父母等教条中也和中华传统社会及家庭观念极为契合,人需要发展就需要基础,除了物质的基础,精神上的基础也很重要,心里上对传统的传承和实践是心里安全和强大的根本。

善用工具、熟用工具,在我们的创痛智慧中多有体现,在《劝学》中荀子提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人的能力并非有很大差别,只是善于使用事物的程度不同罢了,对应当今社会对专业的理解和对工具的使用熟练程度。

多和同事、导师做讨论和总结,多交流经验教训;曾子有道是“吾日三省吾身”,对做事、做人、做工作上有没有过错和改进的地方。

精益求精的精神,把事情做到极致,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心里上认识和追求,格鲁夫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我说只有偏执狂才能做到极致。

持之以恒的信念,有道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匠人精神》读书笔记7

《匠人精神》这本书,说真的,不是我会主动寻阅的类型。迫于无奈,我翻阅了:粗看;可是很多故事链接,却吸引我细看这本书。其中最能引起我共鸣的是:用智慧驾驭自我的情绪,先处理心境,再处理事情,敬业会让自我变得出类拔萃,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本职工作,每一天不停的重复的工作说真的每个人都会厌烦,觉得工作没有一点挑战性,都是会累的,都会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这工作不归我管……从而我们会慢慢变得马虎、懒散等等,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状况屡屡发生。可是发生之后,更多的手尾等着你来跟……

作为一个海大工作三年的我,首先上述情景我亲身体会过:认为这可是就是一份工作,无论我是否认真对待,只要不出问题就好,我一样拿相应的薪水,领导一样不明白。可是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这种心态令自我心境严重压抑,真的觉得自我很老很老了……经过这本书己受益匪浅,真的理解了许多,找到了自我工作的定位:做一个善良坦诚的人,因为仅有用感恩的心去对待人和事,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明白了即使不能带动气氛,但至少不做气氛的破坏者,有效沟通,永远坚持初学者的心态,才能坚持自我心态年轻,心境愉悦;把化验结果和化验室管理做好了,才是对自我和别人负责,敬业会让自我变得出类拔萃。仅有找准了自我的工作定位,才能引导自我向价值型员工进化,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匠人精神》这本书告诉我们,实现自我价值,首先要找准自我的工作定位,乐于做。

德胜洋楼聂圣哲说:当你把工作作为一项任务去完成的时候(要我干),那仅仅是完成任务,并不能把一项工作做好;仅有充满活力的时候,才有可能把工作做得出色。所以我们的程序化工作要执行,同时还要唤起自我对本职工作的热情。被动地执行程序,也就是完成任务而已。仅有充满热情地去工作,才会取得完美的成果。

也许我们受了情绪的影响,也许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根本不明白要完成什么样的结果,只管我在做这份工作,我做了这份工作,至于工作的结果和质量跟我没什么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品管工作重质,向来要求对工作的认真、严谨,原则性强,化验室更是如此。化验结果和化验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原料及成品的质量。

“用心做事”是一种人生原则,它能使自我在生活中学到更多,做得更好,仅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出色。“用心做事”是对工作强烈的职责感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态度决定一切。

当近红外上线后,很多化验员担心自我会被机器代替,认为化验这一行没有出路:其实这种担心完全不必,近红外的一切结果均来源于湿化学,近红外需要我们时时的维护,验证。足够的细心、信心,你的工作绝对出类拔萃。姑且认为这是海大企业为我们化验员搭建了实现价值的平台吧,维护好近红外的有序运行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化验员是文员,每一天要像文员一样花时间在做报表统计化验工作,报表多而繁复;化验员是生产工:化验室就是一条严谨的流水线,但产品不是实体的,而是一窜窜严谨的数字:原料到货,化验室会在第一时间内出结果再安排卸货,争取不浪费司机及卸货工人的一分一秒;成品出库,化验室争取第一时间出检测指标,尽量不让一吨的化验指标不合格成品流入市场;生产异常,化验室也争取第一时间出结果,尽量不再产生一顿的不合格成品,协助控制生产成本;采购送样,检测必要指标,协助选择优质供应商;市场样抽检,巡检关键指标,以市场为导向,为配方师供给准确可靠的数据……

作为普通的一名饲料检化验员,在普通的岗位上做着普通的工作,认真执行每一步检测流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工作繁琐不抱怨,实验失败不气馁,工作重复需励志,工作职责勇承担,实现自我工作价值的同时,也为茂名海龙的饲料质量管理贡献自我一份微薄可是磅礴的力量。

《匠人精神》读书笔记8

第一次这么完整的读完了一本日译书,刚拿到书本,书本上匠人精神的四个大字就让我回想起去年一部很火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看完纪录片再看到这本书才意识到,中国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兴大国,可能缺少的就是这种匠人精神,所谓择一事,终一生,传统的匠人精神不仅仅代表一种技艺延续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匠人精神这本书字里行间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作者内心的宁静、专注与坦诚,很容易使人静下心来认真的去品味和咀嚼,虽然作者只是一个坚持传统木工技艺的匠人,但是书本全文几乎没有介绍如何的去学好木工这项技艺,而是从心性、人品以及为人处事之道来教会每行每业的技术人员如何成为一流的人才,就如文中所言“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加重要”,与古训“要成才先成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韩国中央银行在20xx年时,对全球41个国家的百年以上的传统老店进行了一次统计:全球有5586家经营了超过200年的老店,其中,在日本的传统老店占到了3146家。择一事,终一生,有人做寿司做了一辈子,有人锻到做一辈子,也有人把祖辈留下的手艺传承下来,做到了极致。职人,简单来说就是有着一门工艺、并且把这个工艺做到极致的人。他们的一生,可能就许给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现在对职人的界定已经不只是传统工艺了,在食物、科技、教育等各种行业都会有一些职人特质的人出现。用一个已经被用的比较多的词汇来讲:工匠精神。这些人就是各行各业里,有着工匠精神的职人。

同为东方国家的中国和日本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都是佛教文明信奉儒家思想,同样招受过西方殖民然后变法,然而日本从跌倒到崛起的速度更是超乎人们的想象,战后日本的境况估计和中国当时差不多,短短几十年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直到最近几年才被中国超越,我想这中间的最大不同就是日本特有的匠人精神,他们能够始终如一的在某一个领域潜心钻研、精耕细作,通过不断的积累实现技术和应用的不断突破,反观中国社会,由于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没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去专注与坚持,资本的逐利性带动人们内心的浮躁,或许现在是时候去反思去沉淀,物极必反的道理人人都懂。

匠人精神这本书中处处透漏着儒家文化的底蕴,他首先以礼仪谦让等中华传统美德来培养一个人的习惯和心性,然后结合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教会我们如何与他人处事,如何管理、约束和要求自己。匠人的标准,不是别人定的,在自己的心里,做任何工作,要做好,首先得要有成为一流匠人的精神。

标签:读书笔记 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