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职场知识 > 就业指导

大学生如何识别越来越多的招聘陷阱?

   又到了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但人才市场上,招牌林立,良莠难分。有些不负责任的招聘单位,利用年轻学子急于求职就业的心态,玩着各种花样,来诱惑一些涉世不深的求职都,带来很多负面的效应。面对招聘陷阱,畏惧退缩不是我们的选择,那就用我们智慧的双眼和逻辑思维来识别和预防招聘的陷阱吧 ! 识别不同的招聘陷阱
 
陷阱一:精心包装,打擦边球
    刘平刚大学毕业,到人才市场找工作,他被一家百货公司以"营销总监"的头衔招去,等他到单位去报道时,单位领导却派他和另一位推销员去推销电器,他还以为这是对他的锻炼,可是他干了一个多月,还是那工作,而且工资只有 400 多元,他问领导,领导说他业绩只有那么多,工资就是推销产品的提成。这时他才知道所谓的"营销总监"其实就是推销员。 一些企业单位为了提高知名度,就玩起文字游戏,用一些头衔来修饰包装。如明明是"保险公司",却称作"跨国金融公司";明明是"食品小店",却号称"国际连锁公司"。招聘员工呢,本来是"推销员",包装成"营销总监";该是"面点师傅",却成了"营养设计师"。这种作秀,让人一时难辨,应聘后才大呼上当。 对策:上网查找你想应聘的相关企业的网站及网页,了解该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通过熟人和企业合作伙伴调查该企业在外界的口碑。网上查询结果有的也要慎重,有负面报道的更要放弃。要了解自己去应聘的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以及自已应聘的职位是什么,不要被众多的名称迷惑了。
 
 
陷阱二:高薪诱惑,层层盘剥你
    小张看到某公司开出的薪酬很有诱惑力,"月薪三千,提供揭住房",就签了合同。小琴呢,也不差,"底薪两千,外加提成"。殊不知,他们真的上班后,公司要么以各种理由不兑现,要么就是苛刻得很,稍有疏漏,连罚带扣,月底拿着可怜的薪水,欲哭无泪。更有一些"皮包"公司,高薪诱惑你交押金,第二天去报到,早已人去楼空。 对策:谨慎对待高薪。初入职场,没有工作经验,却拿到不寻常高工资,背后 会有问题,如工种特殊、扣罚严厉、除了薪水外没有任何福利、学习培训要自己掏腰包等。高薪背后是一系列苛刻的条件,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掂量一下自己,不要被所谓的高薪诱惑。
 
 
陷阱三:只招不聘,窃取智力资源
    林东在人才市场应聘时发现一家公司每次招聘会都参加,而且还在多种媒体上打过广告。公司招聘人数多,条件也具诱惑力,但从来也没有要求面试过。何平也发现他们几个应聘者的文案设计和计划书,怎么都成了招聘公司的广告创意了。后来,通过熟人他们了解到,这家公司只不过是想通过招聘人才扩大知名度,或者窃取他人的`"智力资源",或者以此威胁在职员工,其实根本没有和任何人签订劳动合同。还有一家出版社更绝,让面试的打字员打书稿来完成紧急的任务,这样的招聘花样让人防不胜防。 对策:积极向有关管理部门反映,向媒体投诉其行径,在网站论坛上公开讨论,告诫其他同学不要上当受骗。应聘时的文案创意要从简,关键的地主要保密,不要解释得太清楚。面试时布置的任务和花样太多,一定要琢磨。对于一些上过"黑名单"的公司要坚决放弃。

大学生如何识别越来越多的招聘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