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职场知识 > 企业管理

乌当区农村物流现状及其发展思考

引导语:目前。乌当区农村为服务生产、方便生活,形成了自己的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漉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一批龙头企业通过自己或整合社会物流资源,也建起了自己的物流部门。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带来的乌当区农村物流现状及其发展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乌当区农村物流现状及其发展思考

从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市场化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经济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并不尽人意,近年来农村的市场价格低迷,市场流通不畅,导致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

乌当区作为贵阳市的三郊区之一,牢牢把握作为郊区的优势,大力发展林木、粮食、果蔬、药材、花草、水产、畜禽,近几年在各乡镇建立了各种农业基地,该区农业综合立体开发成效显著,农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农副产品基地逐渐形成,有机蔬菜、优质水果、优良畜禽品优价廉,倍受青睐。但农村物流远远没能跟上农副产品发展的需要,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遇到瓶颈问题,该区农业发展要想从传统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和都市农业方向发展,建立现代的农村物流和运输体系,是该区发展郊区农业的首要任务。

2农村物流概述

2.1农村物流概念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Urban Logistics)的概念,以城乡地域划分为基础,泛指农村区域内从农用生产资料的采购到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储藏、农产品流通加工到农产品销售直至最后送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全部活动,以及农村区域内农民获得生活用品的过程的集成。

农村物流不同于农产品物流。农产品物流是从货物的种类来考察的,是指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创造了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部分加工价值。具体地说,它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及相关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链。从物流客体来看,农产品物流客体是农产品,而农村物流除了农产品以外,还包括从城市进入的农用生产资料和农村居民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等工业品。从地域来看,农产品在农村地域范围内的物流活动属于农村物流范畴,但只要进入城市,在城市范围内的物流活动就应属于城市物流范畴了。

因此,农村物流是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服务的物流,它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的需要,包括农产品物流、农村日用工业品物流和农业生产资料物流三个部分。

2.2国内外农村物流现状

2.2.1 国外农村物流现状

美国拥有一个庞大、畅通、高效和专业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据统计,美国90%的农场主平均拥有土地10000亩以上,每个大型的农场都有专门的储存、包装、分拣的设备和工厂。[2]美国约60%以上的农产品是通过超市到达消费者的,另外40%是通过批发市场或者贸易的方式直接销售到零售商和贸易商。美国农产品物流一个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将其发达的农业信息流作为农产品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数据和信息的收集、传播和共享为美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

欧盟的农业规模没有美国大,农场主倾向于市场化经营,建立了垂直合作一体化的市场运行体系,农产品物流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超级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

的消费者从超市购买生鲜食品,这一比例在法国为68%、荷兰为72%、英国为80%。欧盟的食品行业在向超市化和品牌连锁经营的同时,对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在信息化方面,荷兰已经建立电子化农产品交易市场,协调联运物流中心和农产品集成保鲜中心,花卉和园艺中心的新式电子交换式信息和订货系统,向全国和许多国家的广大客户提供服务。

日本的农产品物流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各个环节的技术水平都相当完善和发达。物流从业主体主要以批发市场为核心、单位企业为主导的形式。一方面,农产品行业协会在物流中发挥积极作用,农协将农民生产的产品集中起来,进行统一销售,充当了生产者与批发商之间的中介;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对农产品物流管理体系通过自上而下的统一行政体系设置,使每一环节都有专门的机构和部门负责具体的事务。

2.2.2国内物流现状

当前,农村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的主渠道依然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和部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所办的经营实体。日用品及工业品的供销为供销合作社系统与个体经营各分天下的局面。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除了个体商贩的经营、个别农业加工企业以订单形式与农户签订农产品的购销合同外,大多数由农民自己进行销售;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虽然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但是由于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技术示范+行政干预”的模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对科技的需求不相适应,往往出现只重视技术推广,忽视农资经营的状况。另外,由于过去受计划经济和其他原因的影响,目前供销合作社系统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除了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外,在农业生产资料供销领域各自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在现阶段,可以说目前在我国农村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畅通的物流渠道。

农村现有的物流条件远不具备现代要求,这意味着它远远满足不了农民对于量和质的需求,我国农产品物流网络缺口很大,许多地方的农副产品由于运不出去而只能眼睁睁的烂在地里。由于产品生产地的相对集聚和近距离贩运,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价格压低,千万农民处于“增产不增收”的经济怪圈里面。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消费这个链条中,运输环节的严重不足,导致这个链条变得格外脆弱,极大地制约了实物流、资金流乃至信息流的流动,出现了“肠梗阻”现象。

现在人们对农产品在安全性、新鲜度等诸多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农产品本身的特点,以及产销地的相对分散,再加上加工技术相对薄弱,对农产品物流来说,各方面的要求就更高。对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过程农业生产资料的配送,将农产品配送给农业加工企业、专业市场、超市、酒店和城市居民,把农业加工企业加工的食品向专业市场、超市、酒店和城市居民配送,以及伴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对各种日用品和工业品的购买力得到提升,向农民配送各种日用品和工业品,这一切几乎还都是空白。

3乌当区农村物流的历史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3.1乌当区概述

乌当区地处贵阳市东北部,属贵阳城市规划的9个组团之一,全区总面积846.28平方公里,辖5乡(其中2个民族乡)、5镇、2个街道办事处,共129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0.12万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距贵阳市中心7公里,距贵阳国际机场8公里,距贵阳火车站10公里,贵遵、贵黄、东北绕城高速公路贯境而过,贵开路、航天路等城市一级主干道纵贯新天城区南北,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天园区、贵州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坐落境内,是一个集高新技术产业、生态观光农业和以温泉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为一体的较为发达的新型城区。[6]

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风情,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近在城中、贵在自然、遍布全区的温泉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享有“黔中秘境 自然乌当”美誉。近年来,乌当区紧紧围绕“高新区、生态区、经济强区”建设目标和“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实施高新技术带动、开放带动、城镇化三大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在全省23个经济强县(市、区)中排名第四,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以贵开路为主轴,以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点为两个端点,把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推动农业科技的孵化基地和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龙头来建设,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带动全区农业向高优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园区还与省内多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利用农业高新技术、无公害蔬菜、无公害水果、花卉苗木、畜牧科技、中药材、辣椒、生态旅游观光等8个专业科技园进行成果孵化,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培育特色农业,打造特色品牌,以东风、永乐、百宜核心区为辐射源,发展特优农产品种植10万余亩。农业科技园按照“科技+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引进28家龙头企业,以科技为支撑建特色农产品基地,推进产业化经营。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和培育,建成了以阿栗杨梅、永乐艳红桃、下坝黑珍珠樱桃为代表的5万亩优质水果基地;以永乐、东风、下坝为主的10万亩优质蔬菜基地;以百宜天麻为龙头的3,000亩中药材基地;以东风、金华、水田、羊昌为重点的2,500亩花卉苗木基地;以新天、高新、东风、下坝等办事处、乡镇为主的奶牛、肉牛、肉禽基地。

3.2乌当区农村物流运输的发展

3.2.1第一阶段:人力运输

明清时期,境内货运多为人力肩挑背驮。背运者手执呈T形木质杵,便于累时休息,可负重50公斤,日行30~40公里。赶集买卖,到贵阳卖米,买盐、布匹等物资,多为人力背运。民国时期,贵开公路修通后,出现手推车(鸡公车)。解放初期,乡间多肩挑背驮。1958年大跃进,乌当区成立搬运组。各公社农具厂生产人力车、手板车、鸡公车,以解决交通运输难问题。1963年4月,成立区新添寨搬运小组。1965年7月,成立区搬运装卸社。1985年10月,更名为乌当区搬运装卸公司。

3.2.2第二阶段:兽力运输

明清时期,境内有以马驮代人背,但养马户极少。民国时期贵开路通车后,出现驮力车。乡间养马户逐渐增加,新场、羊昌、百宜、拐九等地养马农民自发组织起来,以12匹马为帮,将乡间米、柴驮到贵阳,又买盐、布匹及生产资料运回。乡间赶集,养马户多以马驮代人运。解放初期,金华、野鸭、新添寨、水田、羊昌、马场养马马户,有马车户自发组织起来,推选负责人管理,为商业、粮食、供销等部门运送烤烟、化肥、粮食等物资,负责人提取一定比例收入作报酬。1958年,发展为公私合营性质的乌当区新添寨运输联社。区里决定发展牛、马车3,500辆,实行滚珠轴承化,由各人民公社负责供应木材。同年并入贵阳市运输公司。1960年,又归还乌当区,成立区马车运输公司。

3.2.3第三阶段:汽车运输

民国时期,贵开、川黔、滇黔线通车后,境内无固定汽车,只有过境车辆。解放后至1958年,境内货运由贵筑县承担。1958年成立运输公司,下设运输社,搬运组。同年3月,成立乌当区汽车队,改为区汽车运输公司革命委员会。区运输公司贯彻执行以集中统一为指导思想的“三统”管理政策,既由交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货源,统一平衡运力,统一计费标准。80年代初,又加上“统一 燃油供应”,合称“四统”管理,1984年取消。[8]

3.3 乌当区农村物流现状

3.3.1农村运输现状

该区连专业的农村运输车队都没有,更谈不上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农村物流公司,

主要运输方式是靠农户的各自为战,也有分散的、实力很小的、素质不高的个体商业,没有大型龙头农村货物运输企业。运力结构布局不合理,该区主要的运输工具以摩托车、低速简易农用运输车辆(拖拉机、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个人经营货运输汽车为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车辆的总体水平不能适应公路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需要。高效低耗的普通货车、厢式货车、集装箱拖运车和各类特种专用汽车所占比重偏低,高档货运车辆数量更少。

3.3.2农产品加工现状

2009年2月17日该区被国家农业部正式授牌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创业基地—贵阳市乌当区农产品加工基地”。 [9]该区现有老干爹食品辣椒调味品加工、五福坊食品猪肉食品加工、三联乳业为代表的乳制品加工、贵州龙膳香坊食品粮食制品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五福坊食品的“广味香肠”和“猪肉干系列”,老干爹食品的“辣子鸡”和“油制辣椒系列”,三联乳业的2个奶制品系列,分别获“贵州省名牌产品”荣誉称号,2008年规模以上(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71,423万元。 “黔五福”系列产品腊肉、香肠、小米胙、猪肉干、有点意思等产品,年均收购小米50多吨,收购鸡鸭20,000多只,收购生猪5,000多头,还收购辣椒、西红柿等多种农产品作为辅助材料,并在新场乡建有“小米”生产基地2,000亩。贵州龙膳香坊食品通过与“协会”签约,为其粽子、小米胙、辣椒、猪肉腌腊制品、荞麦与玉米系列糕点,年均收购小米 200吨、玉米200吨、荞麦500吨、辣椒200吨、生猪500吨,产品原材料质量管理体系延伸到威宁“荞麦”基地、毕节“玉米”基地、黔东南“小米”基地和乌当区“小米”基地,种植面积1,000亩,养殖农户10,000户。[10]

3.3.3农用仓储现状

该区存在用于农用物资,农村消费品,农副产品的仓库基本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仓库,规模小、现代化程度低、建筑老化、是这些仓库存在的普遍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仓库容量和仓库的性能已不能满足现代农用仓储的需要,该区为改善这一现状,也在做很大的努力,为解决乌当区北部乡镇及周边区县农产品储存难题,乌当区投入162万元修建羊昌冷库, 该冷库建筑面积679.4平方米,可容纳蔬菜水果450吨,冷库主要以羊昌蔬菜产地、百宜蔬菜基地等农产品基地相衔接,现覆盖蔬菜水果基地12500亩,辐射带动3万余亩。[11]但这种政府投入资金建立现代仓库的办法,在市场化发展程度很高的今天,无论在效益上、在发展速度上、在仓库规模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3.4乌当区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

小型个体的运输方式,增加了运输的成本,农户要自己买车,加大了固定成本的投入,自己运输,还要随时投入人力参与运输,而没有时间好好的务农,降低了运输的效益,因为运送车辆和每户农产品产量、农资日用品需要的限制,农户每次运送的运量都不大,大大降低了运输的效益。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困难,投资跟不上,基础设施薄弱,直接影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造就了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真正具有一定规模、有市场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不够多,企业在技术、设备、管理水平上相对落后。加上农用仓库容量以及功能的制约对该区农村经济,特别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经济收入影响很大。

农产品销售方面,主要靠小商贩个体户的独立贩运,因为资金以及车辆的局限性,只能贩卖五里冲,大营坡等农产品市场,由于当地已经形成产品的相对集聚,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价格很低。特别是随着城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在安全性、新鲜度等诸多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农产品本身的特点,以及产、销地的相对分散,加之该区农产品采后加工技术相对薄弱,使得农产品没有卖到相对高的价格。利润只能被小商贩拿走,农民自己却没得到多少的实惠。

市场信息不畅,使得农户种养存在盲目性,物流体系的不健全,农产品加工的缺乏,很容易造成谷贱伤农的局面,2008年的西红柿滞销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因供求关系变化出现市场波动是难以避免的。但真的只是西红柿太多这一简单的原因吗?笔者认为主要还是该区农产品生产能力迅速扩大的同时,市场流通设施滞后,储藏保存能力和物流体系凸显不足,产地深加工消化能力有限,产业链条各环节发展不均衡,造成滞销。

4乌当区农村物流市场概况

4.1乌当区的物流市场规模

2009年,乌当区蔬菜水果茶叶产量289,891吨,粮食产量57,700吨,肉类产量13,047吨,农副产品总产量360,638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6,609万元。农业化肥施用折纯量10,636吨。农药需求量为240吨,农用薄膜和地膜分别为167吨和150吨,粮食和蔬菜种子需求量分别为163吨,农用物资总量11,356吨。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6,699.4万元。[12]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71,423万元。农副产品产量和农用物资需求量一共36,1773吨,光这两项,5吨载重量的汽车,需要72,354.6架次,物流费用大概有两千万。加上农村日用品消费物流费用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费用该区的农村物流市场能达到3,000万元。

4.2乌当区交通的发展

多年来,乌当区落后的交通状况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乌当区抓住贵阳市现实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机遇,修建了贵开路、高新路等高标准路段,形成“三纵四横”的路网格局,初步构筑起新天城区的路网骨架。大力改造城市主干道的同时,乌当区还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北部乡镇公路改造。总投资1,428万元,于2001年年底竣工的马朗坝至百宜等多条公路改造,以及羊昌至新场,羊昌至百宜,东风至偏坡等公路的修建和改造,打通了城乡交通的“瓶颈”,成为拉动北部乡镇经济发展的纽带。至此,该区实现了全部乡镇村村通油路。公路里程达到1369公里。内联乡镇、村寨,外联大都市、大市场公路网的形成,成为乌当区激活区域经济、拉动经济腾飞的动脉。

4.3国家对农村物流的支持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运输已经不能适应越来越大的农村消费市场的需要,国家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物流,在政策和金融财政上都对农村物流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4.3.1 国家政策对农村物流的支持

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村邮政物流,充分发挥邮政企业服务“三农”的作用,2009年5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交通运输部、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意见》,到2012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双向高效、种类丰富、服务便利”的农村邮政物流服务体系。[14]

1. 国家对农村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予支持,力争在2012年之前全部完成邮政基础设施空白乡镇的邮政局所补建工作。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切实加强村邮站的建设。

2. 支持邮政进入农资市场。邮政企业及其所属加盟连锁邮政“三农”服务网点可以经营化肥等农资产品。商务部、邮政局支持邮政“三农”服务网点拓展经营范围,并逐步建设成集农资、邮政、电信、报刊等多类产品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网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经营农药、种子等农资按“许可经营项目”和“一般经营项目”分类登记经营范围。

3. 鼓励发展连锁经营。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鼓励邮政企业利用网络优势,建立“连锁经营加配送到户加科技服务”的农村物流新体系,培育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简化连锁经营企业的登记注册手续。商务部门要支持邮政企业全面参与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中,对符合条件的邮政“三农”服务网点给予重点考虑;计划单列市邮政企业可直接向当地商务主管部门申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

4. 完善政策扶持机制。支持将邮政企业纳入涉农企业范畴,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享受相关强农惠农政策。财政部门要支持农村邮政物流网络改造和提升配送能力,县、乡两级邮政局所改造扩建农资配送中心项目,凡符合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条件的,可申请该项资金补助。鼓励邮政储蓄银行积极为实力强、信誉好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提供贷款,大力发展农村个人小额贷款,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物流发展。

5. 加强规划引导工作。各地区要把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和邮政“三农”服务网点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给予政策支持。商务部门要支持邮政企业与有实力的大型超市、商贸企业合作,开展农产品进城等业务。支持邮政企业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和农家店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扩大和提高经营网点覆盖范围和农村商品配送能力。鼓励邮政企业与农技推广部门开展合作,农业部门要加强对邮政企业的培训和指导,普及农技知识,提高邮政科技服务“三农”的水平。交通运输部门要支持邮政企业依托交通运输平台发展农资仓储和配送业务。

4.3.2国家财政金融对农村物流的支持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业还处于萌芽状态,其社会化、一体化的程度不高,这成为阻碍我国农村物流金融业快速发展,获得金融支持的重要因素。[15]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支持作为现代农村物流建设的驱动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然而,当前我国金融业对现代农村物流业支持乏力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农村物流金融生态环境。

贵阳市建立贵阳市物流业发展基金,市级财政部门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物流重点项目建设,对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和第三方物流重点企业的中长期贷款方面给予贴息支持。搭建良好的融资平台,积极帮助协调和争取金融部门在中长期贷款和低息贷款方面给予物流企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凡在贵阳市设立的物流企业,符合西部大开发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经批准可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优惠。新办的独立核算的物流企业,自开业之日起,经批准可享受国家支持新办第三产业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物流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应由政府投资修建;由物流企业投资修建公共基础设施的,给予贴息支持。[16]

5建立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对策

5.1 邮政物流作为重要发展对象

通过对该区农村运输现状的了解,该区现代农村物流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要建

立发展现代农村物流,应借鉴其他发达地区,例如山东的邮政农村物流模式,因为邮政的网点遍及每个乡镇,这大大有利于物流体系的建立,可以降低建立的成本,乌当区邮政遍布每个乡镇,结合这一有利条件,加上国家对农村邮政物流的政策支持,乌当区邮政企业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的需要,发展连锁经营,进入农资日用品市场,把农资日用品的利润用来补贴农村物流利润不足的现实;在承包物流货运方面,可以结合国家家电下乡的政策,利用网络的优势把该区的农村的家电运输纳入自己的业务中来。

5.2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

以区域优势特色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加大对茶叶、辣椒、饮料加工和畜禽加工发展的扶持力度;一是形成以老干爹食品为代表的辣椒调味品加工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乌当区北部乡镇的辣椒种植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建立以五福坊食品为代表的猪肉食品加工基地;三是建立以三联乳业为代表的乳制品加工基地,同时带动乌当区奶牛基地的建设;四是建立以贵州龙膳香坊食品为代表的粮食制品加工基地。

发展有市场、有特色、有潜力的小型企业,推进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发展技术创新,支持适用先进技术,大力支持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或自主建立研发机构和开发中心,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现代化水平。

5.3打造农村物流信息平台

建立乌当区农村物流信息网站,通过网站, 链接该区所有运输、物流公司以及农村远教系统,实现对该区运力运量、农产品生产、农资用品需求、农业生产等信息的及时掌握;集中展现各类物流资源,发布农村物流车源、货源及供求信息,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免费、公开的公共信息服务,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社会物流资源、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供准确及时物流信息,提升物流整体运作水平;通过物流办公室、物流站、源头管理办公室、农村物流信息员对信息的及时采集、发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成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同时,借助该平台,可以进一步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5.4农村物流运输条件的改进

在乡镇间的大批量运输使用大型的运输汽车,这样可以节约运输的费用和提高运输效益,该区有大量的低速简易农用运输车辆(拖拉机、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可以加以利用。在乡镇与行政村之间建立的运输配送体系可以大量的借用这类运输车辆,不但降低了固定成本的投入,也给当地的农户带来了收入。

在配送人才的选用上基本与当地以前的传统运输人才为主,因为这些人才不但有一定的配送经验,最主要的是他们对当地市场及地理环境的熟悉,会给物流配送带来预想不到的顺利。

5.5规划合适的物流配送路线

乌当区分为东西两片,根据该区的行政区域划分、公路建设情况及各乡镇农副产品

产量和农资日用品需求,笔者建议划分三条主要配送路线:1、新添寨—东风镇—偏坡乡—下坝乡—新添寨;2、新添寨—水田镇—新堡乡--新场乡--羊昌镇—百宜乡;3新添寨—大营坡—金阳—金华镇—朱昌镇。

6结束语

经济发展指标已在全省23个经济强县(市、区)中排名第四的时候,乌当区农村物流体系的不健全,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为物流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大大降低了该区农业从传统向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和都市农业方向发展的速度,减少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方式。

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通过以农村邮政物流为主要载体,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产业和加快农用仓储建设的方式,结合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规范农村货运市场,解决该区的农村运输存在的问题,逐步建立现代农村物流体系,为该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