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名言 > 人生感悟

距离产生美人生感悟

感悟精选一:

距离产生美人生感悟

距离产生美。

第一次听到这个,是上山大时门口的录像厅里。电影的名字叫《过把瘾》,故事的主角是方言和杜梅。想起来蛮有意思。两人领结婚证,民政办事很高效,红章一盖,方言说:“怎样?完了?”盖章那老婆子说:“嗯,完了,你还想怎样的?”到两人领离婚证的时候,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办事的,这手续那手续,来好几次没弄成。之后想想也对,不是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家亲”嘛。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渊源传统,这个倒与腐败无关。

言归正传,还说距离。

电影演了无数次,我看了七次;最后方言和杜梅在大教室里言归于好,相拥一齐的时候,黑板上写满了大大小小的“爱”字。故事是作者编的,故事的作者王朔一天编8000多字;看到第七遍的时候,眼里已流不出泪,虽然一样的酸痛还是一样从咽喉沉到腹底。跳出情感的纠缠,自然会转向理性的思索。是分手拉开了二人的距离,也是距离让他们有了发现,发现原本隐藏于内心的彼此的深爱。也许这是迟早的事,分手-距离-发现,迟早会有;那是作者的事,咱还说这中间演绎的1条美学原理。

“距离产生美。”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的诗吧;还有一句,“背后看想犯罪,侧面看想倒退,前面看想正当防卫”,不记得谁说的了,意思相仿。要说这个距离该有个限度吧:好比一幅油画,稍远点看,美;凑近了全一道一道油彩,没半点美可言;站得太远,屁也看不见了。和钟爱的人生了气,误会了,凉几天能够;时刻长了,人以为你移情别恋了,兄弟姐妹都没得做,成仇人了;思念还有,牵挂还在,偏偏邂逅一转头,斜望别处,眼里心里,只剩下怨恨和冷漠。

赵本山说,距离有了,美没了。

其实这个限度也不复杂,说白了,身体不管离多远,心要没有距离。“天涯若比邻”的基础是“海内存知己”,“根紧握在底下,叶相触在云里;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舒婷的橡树与木棉,才是这一美学原理最完美的演绎。

《菜根谭》里说,智者善于“用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兄弟姐妹相处,把握距离是一种艺术。刚认个兄弟姐妹,新交个知己,尤其是异性,那种难得的.喜悦都有体会,于是总想没事和她说两句,甚至有时候还琢磨她此时忙什么。大凡这时候,咱们便需要多一点理智,为图这份难得的友情长久。靠得太近会给兄弟姐妹增加压力:回他几句吧,确实有点事;不回吧,怕他不开心。这种压力时刻久了就有些麻烦。每个人都有自我的空间,爱自由绝对是所有人的天性,不论贫富智愚,关联亲疏。正像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我不允许你在里面走来走去”。老外说得好:

人家为你打开一扇信任的心门,你别在里面随便走。

适度游戏健脑,沉迷游戏伤身;吃饭要七分饱,大千世界,待人处事,都一个理。庄子的“齐物”,爱因斯坦的“相对”,高人都是从深处看问题。过年高兴,正因一年就一次;天天吃饺子,味道和窝窝一个味;金风玉露一相逢,才能“胜却人间无数”。交兄弟姐妹用感情,维护友情缺不了理智。

最后一点,理是这个理,道理谁都会讲。话好说,事难做。心念一个人,挂久了便有些忍不住;稍进点酒水,道理一时就忘记了;一个消息过去,从此生活全变了样;等发现距离拉开太远了,想联系,找不到话,想解释,全像借口,想道歉,拉不下方子;看这尴尬的,悔之晚矣。

好在日子还久,路还正长,活到老学到老,慢慢走着,慢慢成长吧。

感悟精选二:

距离产生美

我有一位表侄女,大学以后又自修深造取得了研究生和双学位学历,在上海一家研究所就职,四年前就谈上恋爱,对象原是大学同学,就业却在首都北京。我总是在想,她们结婚后,必须会争取设法调到一个城市,新婚两地分居毕竟不太好,两人长期不在一齐,交流机会少,对他们夫妻情感会不会有一点影响?

显然我的担心是剩余的,那位男友反而很赞成这样生活,结婚一年来,他们的情感已更加深笃,相爱的烈火越来越激烈。心灵似乎走得越来越近。针对这种状况,我这做舅舅的就问问他们有什么感受,也许是知识鸡汤的调和,他们两人都异口同声说:“距离产生美”。

这句话说得前卫而又有创意。“距离产生美”,我感到句子里包含着很深的哲理。它可能一开始来自美术观念,或者说是美学观念。美学里面包含着色彩光线和构图,它是满足视觉效果的一种美感艺术,其中包括透视和直观,也就是说只有在视觉中产生的美才是唯美。看一种物体,包括静物和动物,只有在一个最佳视觉观察点去观赏才能领略到最美意境。摄影家想得到一张好图片,就得动一番脑筋去选角度选位置。有选开阔的广角镜头,也有选近距离的特写镜头,有透过仰视选取,也有透过鸟瞰获得,不一样的距离会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那里把这句话用到情感上,那就有了一种特殊的含义。我没有他们那种学府的博学,只想用乡土的自然情感现象来证实这句话经典性。先谈我自我,从几十年走来的伴侣情感显得很疲累,相互间可没有感情所说。我足不出户,常年厮守在家乡的这片土地,和妻子一向近距离甚至是零距离地生活在一齐,个性是她二十九岁得了一场精神分裂症以后,记忆功能严重衰退,她就更离不开我了,巴不能要我把她栓在裤带上,生怕把她丢失了。每次到无锡女儿家,小区上百栋清一色式样楼房,她不识字可犯了难,说这个楼梯口像,那个楼梯口也像,找不到特殊标志。(文章阅读网:sanwen)

和她整天在一块,她还要将自我思维强加于我,让我听她指挥。我上街买菜总会让她挑出毛病,不是太贵就是质量不好。我忙构思新题材,她非得唠唠叨叨打岔,或者支配我做另外一件细小事情。她总抱怨我没有别的男生勤快。整天生活在一齐,就势必局限视野,让我找不到美感。就连儿女们都说老爸这辈子太窝囊,而老妻却说,说我这辈子比哪个男生都快活。

但有时候也会出现一种神奇,那是近二十年前的事,儿女都还没结婚成人,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当时正好一次领悟进修,要我离家一个半月。我回来那天,妻子显得个性热情。儿女们告诉我,说别看你在家时,妈经常和你唠叨个没完没了,你刚走几天她就想你了,说你们在身边也没有用,你爸不在家总感到冷清,心里空荡荡的,没谈没说。真是小别胜新婚,回来那几天她跟我亲热得不得了,亲昵得像个孩子。说还真离不开我,我不在家这么多天她都没有主张了。哈哈,这大概就是表侄女她们说的“距离产生美”吧。

那里我不禁想到一个视觉观念问题,确实有些物体和景象有一种距离产生美的概念。也就是说好多风景很适合在远距离观看,那种开阔视野会让你有一种延伸的想象。想象美和憧憬美都是一种异常神奇的抽象美或意向美,务虚的飘渺会把一个人意向思维勾引,如果到实地再看实景就会感到但是如此,识破天机,就显得不稀奇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把“距离产生美”借用于现代感情,也有种贴切的诗意。谈恋爱就像供兄弟姐妹,两个人整天在一齐,很容易感到厌倦,很容易发现对方的缺点,站在面前的人就感到不必须太完美。成为司空见惯的景象,没有新颖别致的探秘心理,整天重复着感情故事就没有猎奇感。因此只要产生一点距离,这样印象就会好多了,有一种想念的爱恋和梦幻的完美,相互间的牵挂就是一种相思的红丝线,流淌着情感的涟漪,相隔一段时刻再到一齐,小别胜新婚,婚姻又增添了浓郁的爱意。

如今人生自由的空间大了,连农村的青年男女都飞向了天南海北,经常两地分居,眼下年轻人已经不再迷恋长期厮守在一齐的安乐窝,他们双方都有较长距离的分离。然而现代的通讯工具仍然让人感到就像近在咫尺,即使在国外,手机一打,几秒钟就能够通话。家中大事随时都能够相互商讨,再说在电脑上有QQ网上聊天,视频能够天天看到人。他们还是在相互吸引着,对方的形象一向是自我心目中的爱人。这不正是一种距离产生美吗?

有时候兄弟姐妹之间的友谊也是如此,两个人长期在一齐照样磕磕碰碰,没有新鲜的感觉,如果好多年不见,一旦突然走到一齐,久别重逢,那种欣喜的美感真是难以言表。我和一个初中的同学几十年来没有见过一次面,在前二十年是信来信往,这十几年是电话问候。不见面的温馨让咱们的友谊与日俱增。今年老兄从处级岗位退休,又想起了老弟兄,竟然要跑到我那里来住一阶段,体会原生态的芳香,体会“距离产生美”的美感。

是的,真挚的亲情、感情与友情要想经受得起考验,还真需要迎合“距离产生美”的概念。你我真情“又岂在朝朝暮暮……”。

感悟精选三:

有人说“距离产生美”,这话很有见地。我家客厅里挂着一幅齐白石的水墨虾画,里面有7、8只虾。我站在稍远处观看,虾的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像活虾在水中戏游,我看呆了。齐白石的水墨虾画,笔墨变化、写照传神已经到达相当高的艺术境界。这时,我不由得走近水墨画,想看个仔细。但是近前一看却大失所望:在半张宣纸上,到处是一些深浅不一样、黑白分明的墨点相互牵连构成的图画,全然没有鲜活的感觉。这就是“距离产生美”的真实写照。

春天,我爱在花园中散步,满园春色,姹紫嫣红,朵朵鲜花吸引着我的视线,使我流连忘返。我尤爱欣赏牡丹,人说它是花中王,花朵硕大,颜色鲜艳,一副富贵相。但是我躬身细看,却也平常,与普通的花朵没有异样。

远看花木,青枝绿叶,繁花似锦,令人赏心悦目,近前观看枝上有枯叶,叶上有虫眼,花中有黑斑,折技、败叶、残花随处可见,使人兴致索然。

“距离产生美”,视觉使然。远处看物,只看个大略,细微之处看不见,因此显得美。近距离观看,一切残缺暴露无遗,瑕瑜互见,甚至瑕疵掩瑜,因此不那么美。

在现实生活中,“距离产生美”的例子随处可见,诸如“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小别胜新婚”、“妻是他人的好”等都是距离产生美的结果。

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往往好“以我为中心”。这也难怪,人是太阳系里的一份子,在太阳系里,太阳就是中心,所有行星、卫星甚至零碎的太空物质,都绕着太阳转。人是地球上“万物之灵”,因此“好为人师”,在处理人际关联时也往往“以我为中心”。要知道,从自我的角度看自我和看别人是不一样的,同样自我看自我与别人看自我,其差异也是很大。不论是星际还是人际,距离太近,会产生不安全感;距离太近,易生摩擦;距离太近,容易看清身边人的不足、人的瑕疵。倘若距离远点,那些“不足”和“瑕疵”就会看得不大清楚,因此就会产生美感。用宽阔的目光看人、看物,就会少去许多争执。退后一步,距离增加了,视野开阔了,心胸宽广了,美随之而产生。难怪人们感叹:“退一步海阔天空”、“距离产生美”啊!

夫妻朝夕相处,低头不见抬头见,各人的脾气、秉性摸得透,瑕疵显露,而且长期厮守,故不

显得美。而他人之妻,接触不多,了解甚少,只是远远相看,瑕疵难见,因此显得美丽,和蔼可亲。如今有人实践,常居一室,不如两室相眠,天天相聚,不如一周一见。夫妻二人如能持续必须“距离”,定会恩爱如初,美不胜收。

人与人相处,也要有必须距离,对待别人,要远视,就能觉得人家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白玉无瑕,令人敬佩,值得领悟。看自我,要近距离,这样才能看清自我的瑕疵,“吾日三省吾身”才不会是一句空话。近距离能看清“小善小恶”,只要严于律已,“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就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有益于人民的人。

标签:人生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