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说课稿

小学说课稿汇总4篇

说课稿6.33K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说课稿汇总4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研读:

《轮椅上的霍金》是苏教版第十一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介绍了“宇宙之王”霍金在长达40年的轮椅生涯中,不屈不挠地与残酷的命运作斗争,他不因瘫痪而悲观,不因身体的残疾而消沉,不因医生“只能活两年”的断言而放弃,用自己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创造了科学的奇迹。

霍金是个极富魅力的传奇人物,他是物理天才,是“宇宙之王”,他更是一个生活的强者,他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课文从两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霍金伟大而独特的人格魅力,一、他在物理科学方面的杰出成就,这一部分,着力描写霍金命运的不幸,患病直至身体各部分失去功能给生活带来了巨大障碍,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可怜、值得同情的普通老人形象,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身体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却在这种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与残酷的命运进行抗争,成为了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让所有人众星捧月般顶礼膜拜。而他自己,却愿意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静静思考宇宙的命运。二、面对女记者而又充满悲悯的提问,命运多桀的霍金表现出的是一个伟大人物的从容、乐观,和无限温情。能活动的手指、能思维的大脑、终身追求的理想、感恩的心……平凡朴素的拥有,让这个平凡的老人如此不平凡。课文第八小节是过渡段,直接告诉大家:霍金用他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折服了大家。

这篇是一篇励志课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两者统一的,因此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之间去感悟这个人物的独特人格魅力,还要引导学习学习不断探索的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生态度。

2、教学要求

我初步设定本课教学目标:

(1)认识并用钢笔写好课文后面“撰、鸦”等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

(2)通过具体语言环境理解“悲悯、顶礼膜拜、神秘莫测、唐突、景仰”等词语意思,能用其中两个造句。

(3)有感情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宇宙之王”霍金独特非凡的人物特点。学习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

(4)初步接触和认识“双重否定句”的用法和意义。

3、重难点预设: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语言文字感受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

教学难点:(课后第三个思考题)面对女记者唐突而尖锐的问题,霍金从容的回答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4、教学准备:

A为了让学生对霍金的认识能更加全面、具体和深入,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资料,作为拓展阅读的内容,也可以课后布置学生通过网络图书等,将课内学习进行延伸。 B制作

二、教学设想

一、 谈话导入,初识霍金,形成阅读期待

1、出示课文第一小节:他在轮椅上坐了40年……

自己读读这段话,然后指名朗读,让学生说说对这个人的第一印象。(课文第一小节就开门见山地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可怜又可敬的人物形象,让学生直接走进文本,在语言文字间感受人物,让心灵受到冲击,从而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2、这个特殊的人物,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霍金,

出示课文第二小节的一句话,齐读,引出本文主要人物,板书课题:轮椅上的霍金。你会带着怎样的感情去读这个课题?(只是读课题,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本课学习的感情基调。敬佩的,因为轮椅上的他可以创造科学的奇迹,疑惑惊讶,因为不敢相信这样一个几乎残废的人,还可以活得这样有价值。同情,因为命运对霍金来说太残酷了!)

3、让我们一起走近轮椅上的霍金,去感受这个平凡人不平凡的人格魅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文本结构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后练习二的词语,指名朗读,

3、快速默读课文,可以从课文中找出一个短语或者句子来描述你心中的霍金。

A、课文最后一节:心灵震颤之余……非凡的科学家……

感情朗读,理解“震颤”,突出“非凡的科学家”“由衷的敬意”

B、课文第八小节: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生活强者……

指导感情朗读,理解“折服”、“由衷”,强化“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和“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引导学生弄清楚这一小节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尝试给课文简单分段。

三、精读课文,认识霍金,感悟人格魅力

认识“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

1、霍金的人生,到底充满怎样的传奇色彩?默读课文3?7小节,思考:残酷的命运造就了一个怎样的霍金?可以圈画重点词句帮助理解,也可以在课文旁边用简单的词语写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

A、了解霍金残酷的命运,“全身瘫痪,不能说话,身体变形,不能读书写字,医生诊断只能活两年……。让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和段落,反复朗读,谈自己的感受,特别关注其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如“龇牙咧嘴的标志性形象,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等,在丰富的语言文字之中感受命运对霍金是如此残酷和不公,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读出对霍金的同情。

B、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却在难以想象的艰难中成为了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让学生交流所了解到的霍金在科学领域获得的成就,认识一个勇敢顽强,不断探索的霍金。抓住“飞出了……飞出了……飞到……飞向……”反复有感情朗读,读出霍金对科学的无比热爱和执著,读出霍金非凡的智慧。

C、获得成功的霍金受到了众人的尊敬,然而他,却并不为此沾沾自喜,引读课文5-7小节,读后可以继续让学生说说,在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霍金。(在生活中的霍金是普通的,但也是也是非凡的,因为他总是和自己钟爱的科学事业在一起,不停的工作使他和普通人一样感受着生活的快乐。

3、再次出示第八小节,齐读,引出下文

认识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1、默读9-17小节,思考:年轻女记者认为霍金失去的太多太多,霍金是怎么认为的?你又是怎么认为的?

2、交流:

(1)指名读女记者的问题,理解“敬仰”与“悲悯” 感受女记者提问时的复杂心情。

(2)报告厅内一片寂静,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片寂静背后蕴含着同样的是大家对霍金的敬佩、同情、怜悯、期待的复杂情绪。

(3)指读霍金的回答,齐读,继续交流(霍金并不认为自己失去很多,因为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他的手指能活动,他的大脑能思维,他还能通过思考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还能在这并不容易的生活中感受到幸福,因为对他来说,能思考,能和自己钟爱的科学事业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肉体的残疾和生活的不便对他来说都不是很重要的,并不能影响他的追求和理想,更重要的事,亲人和朋友给了他关心和爱,让他的人生和其他人,甚至比所有健康的人更加灿烂。)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多样的,这里要让学生尽情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霍金不向命运低头,乐观、勇敢顽强的生活态度,感受霍金对生活的热爱,对科学事业的热爱,感受霍金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

(4)在理解的基础上,继续感情朗读这一段

(5)教师范读最后一小节,学生齐读,深化理解。(霍金的非凡,在于他非凡的科学成就,更在于他勇敢顽强的人生态度、人格魅力)

拓展文本,升华感情

补充资料:霍金来到中国,霍金来到我们身边

阅读拓展资料,将文本人物生活化,认识生活中的霍金,进一步激发对霍金的敬佩之情。

可以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学习了这篇课文后的收获吗?

四、课外作业,尝试练笔,延伸语文学习,

1、找一些“逆境人才”的人物故事读一读,感受不同人物魅力,感受描写人物的不同方法。

2、练笔,尝试使用“过渡”段。

小学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

(一)教材的内容

“图形的旋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的第一课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图形的旋转”这部分教材是在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出某一物体的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并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渗透,是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及其画出旋转后的图形的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利用旋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三)说学习目标

根据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觉得应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等能力,发展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为此,我觉得本节课应关注学生对旋转的特征的探索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推理、归纳能力,真正理解旋转的特征。

由此,根据以上分析和课程标准要求,我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于如下: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明确旋转的含义,及旋转的三要素。

2。 能在方格纸上把三角形旋转90°进一步认识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特征。

(四)说学习重点、难点

本节课是联系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钟面的指针旋转的过程,认识物体是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明确旋转的`含义,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成为本节课的重点。对于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难点,只有认识到“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变,只是位置变了”,那么旋转方法的研究和提炼才能成为一种自主活动,同时也为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 说教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高效课堂先学后教的指导思想,我主要采用了自学互动式讨论、教师点拨反馈式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归纳出图形旋转的特征,在引导探索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第一环节是新知引入的过程,我首先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从而发现图形的变换——旋转。师相机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旋转”。

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

[设计意图:由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使学生感知旋转现象,建立旋转的表象。]

(二)自学互动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这些重点和分散化解这些难点,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主要从这几步骤来引导学生学习,即:⑴理解旋转的含义,知道旋转的三要素。⑵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究旋转的特征。

1、首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旋转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

2、接着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小组讨论旋转现象有哪些共同点。学生汇报师相机板书。

师板书:旋转中心 旋转方向 旋转角度 顺时针 逆时针

【设计意图:体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旋转的三要素为学习例1做铺垫。】

3、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小组合作操作,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并把例1下面的三句话补充完整。

(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

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指针的旋转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指针从“12” 到“1”绕点O 按顺时针旋转30。

出示:指针 从“12” 到“1”绕点O 按顺时针旋转30。

(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巩固叙述指针的旋转过程:指针从“1” 到“3”绕点O 按顺时针旋转60。 。

(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

接着通过知识迁移类推要求学生同桌互相独立描述指针的旋转过程

进而深化知识,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

(出示动画:指针从6指向12)

小结,明确旋转的要素

引导学生概括出旋转的意义。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旋转含义的理解,降低理解上的难度。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实例“钟表指针的旋转”的直接观察,师生互动式交流,进行归纳推理,得出结论。突出旋转的三要素让学生及时巩固并理解旋转的含义,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2。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究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例2的主题图。

然后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将直角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纸上绕点O每

次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三角形90°,观察每次旋转后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汇报结果。

最后揭示旋转的特征:三角形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而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点O的位置没有变。

对于旋转的特征学生已初步建构知识,但还不成熟,因此趁热打

铁我设计了换另一把三角尺,在方格纸上按逆时针方向像上面那样转一圈并说一说。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应让学生自主探索,归纳经验,在这里,我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交流的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活动,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自主研究式探索,师生、生生交流,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归纳图形旋转的特征。进一步巩固这一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

(三)达标测评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巩固新知识

【设计意图:】

(四) 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知识、方法、体验进行归纳。

小学说课稿 篇3

 说教材分析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

说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来并不难。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

说教法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准,以读代讲,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课采用诵读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媒体为辅助,利用白板的聚光灯、拖拽、擦除等功能,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

说学法

本篇课文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中年级儿童,他们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方面还不是很高,还不能独立由语言文字来切实感悟文章深意。因此,学生要融入一定的课文情境,合作交流,反复诵读,这样才能体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忍不住地走出家门。看,这是谁?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狐狸和老虎吗?(聪明、狡猾;凶猛、威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狐狸和老虎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狐假虎威)

二、品读课文,感受体味。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在书上找一找,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老虎本的威猛?(理解:窜过、扑过去、逮住了)

(2)指导朗读。多么凶猛的老虎啊,你们这么读,让我感到狐狸未必被老虎逮到。再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教师导入:老虎多么凶猛,眼看狐狸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佳肴,接下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请大家自己读读2—5自然段。

⑴指名分角色读2~5自然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狐狸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虎说的话,注意表示它们的神态和动作的词。{多媒体出示课文}

(2)集体讨论:

①“狐狸的眼珠子骨碌一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狐狸在想什么呢?

②“扯着嗓子说”是什么意思?

③“你敢吃我?”这句反问句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狐狸的话?(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具有威吓性)

④老虎听了狐狸的话有什么反应?画出描写老虎动作的词。(一愣、松开了爪子)这两个动作说明了什么?老虎为什么被蒙住呢?

(3)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诵课文。

【多媒体出示课文,抓住对狐狸的说话语气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狐狸面对老虎其实是胆怯的,更突出狐狸的本质的狡猾。】

3.学习六至八自然段。

教师导入:接下来狐狸又想出了什么招数,想在老虎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请大家自己读读6—8自然段。

(1)指名读文。

(2)分组讨论:既然老虎放了狐狸,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前走一趟呢?(验证自己刚才所编造的谎言)

(3)它们往森林走的时候各是什么样子?你读懂了吗?狐狸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是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4.表演配音

(四)揭示寓意、拓展升华。

1、导入:百兽是被谁吓跑的?(老虎)从哪里看出是被老虎吓跑的,而不是被狐狸吓跑的?

填空:

原来( )是借着( )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总结:人们把“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借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的行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2、小练笔: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

 说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小学说课稿 篇4

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 、学会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观天”。学生用纸圈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揭示寓意;(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小鸟见多识广;(4)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说练习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标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设计练习,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1)学生听老师范读,听学生朗读,在听中感悟语言;(2)动画演示小鸟漫游各地后,让学生练说,抓重点词让学生练说,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练说;(3)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引读等形式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4)布置学习课后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课文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可安排两个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起,说自己认为天有多大,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二)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借助图片动画弄懂“落”、“井沿”,在简笔画中贴图找青蛙与小鸟的位置。

(三)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重点引导体会问号和感叹号的语句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从小鸟漫游的画面想象走过的地方,领悟出小鸟眼界宽,看得多,见识多。

(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1)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课文;(2)通过卷纸筒“观天”,懂得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五)总结学法,引导自学。检查效果,完成练习。

(六)角色表演。假设情境,创造思维,练说: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

(七)归纳总结,提示寓意。

六、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简笔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寓言,板书如下:

12、坐井观天

天无边无际

看得多 见得多

天井口大

看得少 见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