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心理学解读:幸福难,解释幸福更难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中的幸福,会有怎样的一番解读呢?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心理学解读:幸福难,解释幸福更难,仅供参考!

心理学解读:幸福难,解释幸福更难

  心理学解读:幸福难,解释幸福更难

科学评论人士阿胡雅:有关幸福的科学已成为心理学一个极具争议的领域,从业者甚至难以表述涅槃状态,更别说量化了,倒是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幸福概念更为贴切合用。

巴西超级名模吉赛尔•邦辰(Gisele Bündchen)最近披露,每天睡觉前,她都会在心里数一数自己感恩的事情。这对她肯定是件繁重的任务:这位长腿美女是全球收入最高的“衣架子”;嫁给了一位富有、英俊的美国橄榄球明星;育有两位漂亮子女;跻身于《福布斯》(Forbes)最具影响力人物的年度榜单;抽得出空的时候还是联合国(UN)环境亲善大使。

她显然对有关幸福的研究也十分了解。这类研究高度赞扬感恩(通常是写在一本“感恩日志”中)的效益。在最近英国各地推出的一个晚间课程中,这种日志肯定会被提及。这一持续六周的课程由一个名为“争取幸福”(Action for Happiness)的组织推出,得到了达赖喇嘛(Dalai Lama)的认可。该课程声称运用了“幸福科学”,后者凭借其魅力,已受到政策制定圈子的注意。

同样在最近,英国国家统计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发布了英国各地个人福祉排行榜。该排行榜的依据是对16.5万人的生活满意度调查。结果是北爱尔兰的弗马纳郡喜获第一,而伦敦弥漫着抑郁情绪。由于大多数人的终极目标就是幸福,合乎逻辑的结论是,政府应该想办法提高公民的满足感。

不过,有关福祉的科学在过去15年里成了心理学一个极具争议的领域。其从业者甚至难以阐明涅槃状态的特征,更别说对它加以量化研究了。与此同时,幸福已成为公共健康的核心问题。2014年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安德鲁•斯特普托(Andrew Steptoe)教授领导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即使把收入、吸烟和饮酒等其他方面的因素考虑在内,那些表示自己享受人生的参与调查者,生理上的衰退速度也慢于脾气不好的同龄人。

科学家一直在寻找积极心态产生有益生理影响的精确机制。2013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心理学教授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曾发表一篇令人震惊的'论文,提出深层次满足的人群的基因组图谱与其他人显著不同,这可能会影响免疫功能。这一发现得到了广泛报道,随即引发了争议;根据弗雷德里克森教授的数据重新开展的一项分析未能得出相同结论。

所有这一切都不应阻止我们努力找出幸福生活的要素。这正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至善科学中心(Greater Good Science Center)的目标。该中心把有关幸福的研究与实用建议相结合。它对幸福的定义是“喜悦、满足或积极健康的体验,再加上人生美好、充实而有价值的感觉”。正如富裕人群一直在提醒我们的,满足感并不来自物质财富,而来自人际关系和个人发展。同情心与无私似乎是核心要素。

而这也许正是科学提供的最有帮助的指标:真正的幸福极少是一个接一个直截了当的、个人的愉悦体验——比如性、毒品和巧克力。的确,许多被视为充实的人生体验——抚养子女、掌握一种乐器、捐赠一个肾脏——都需要痛苦和牺牲。幸福似乎与带着目标和意义生活存在关联:如今,英国国家统计局的调查会问居民是否感觉活得有价值。

事实上,这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最高善”(eudaimonia)概念没什么不同。这个概念是指一种幸福状态,在今天被重定义为“人类繁荣”(human flourishing),代表一种根植于良性努力的满足感。心理学家正开始将eudaimonic幸福状态与较肤浅的“快乐”(hedonic)幸福状态区别开来。这可是一个颇能说明问题的趋势:有关幸福的现代科学终于赶上了两千多年前希腊人的思路。

【拓展阅读】

  你幸福吗?

纯朴农村中,溪边的浣衣妇,赤脚嬉游于田间的孩童,庙埕前泡茶的老人家,悠闲、快乐又满足的场景,因十大建设及各项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之推动,台湾经济渐渐起飞而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到现在的停滞不动,甚至经济倒退、政治纷扰不安、教育政策一改再改、失业率与物价指数不断创新高,你觉得你幸福吗?你的幸福指数是多少?是1、是2、还是3……?

自小,我们被要求努力读书;长大,我们被要求努力工作,我们虽辛苦,最大的目标无非是提升生活质量,期盼过得幸福、快乐、满足、满意……。甚么是幸福?幸福来自哪里?幸福如何取得?是农业社会较幸福、还是工业社会较幸福?影响幸福的因素是甚么?性别、年龄、收入、家庭型态……哪一是影响幸福之主要因素哪?

什么是幸福?

什么是幸福?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主要有两种传统取向:享乐主义取向(hedonic approach),关注快乐,根据快乐的获得与痛苦的规避来定义幸福;实现论取向(eudaimonicapproach),关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实现,根据个人潜能的实现程度来定义幸福(Ryan&Deci,2001)。Keyes,Shmotkin和Ryff(2002)进一步将这两种取向区分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与心理幸福感

(psychological well-being)。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 以快乐论为基础,快乐论(hedonism,Kahneman 等,1999) 认为幸福是由高兴和快乐组成。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WB)则以实现论为基础,实现论(eudai-monism)认为幸福不仅仅包括快乐,还包括人类潜能的展现。如Waterman (1993)就认为幸福由对真实本性的认识和实现构成(高良、郑雪,2009)。也就是说,幸福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主观与客观、快乐与意义、发展与享受、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观幸福感从情感和认知2个层面,提出了幸福感的3个成分: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心理幸福感则以实现论为基础,认为幸福感是客观的、自我潜能的完美实现。

学者认为以个体主观判断为标准界定的幸福定义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nig),主观幸福感包含整体生活满意度和正、负向情绪的表现(Hoferet al., 2007),而心理幸福感则偏重个人在实际生活中的自我展现与个人对生活的意义感(Waterman, 2007)。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又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幸福感之诠释亦有所不同。在中国,重视精神层面的满足,儒家以”仁”为中心,“仁者不忧”(《论语•子罕》),“君子不忧不惧”;忧是乐的另一端,是同一种情绪的两个对立面,仁者不忧,说明仁者常乐。孔子还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孔子谈颜回安贫乐道的陋巷之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第六》)“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里仁》),意即只有仁者才可以长久地保持快乐。又说 “不忧非

乐而何?”(《论语•或问》)孔子“乐亦在其中”、颜回“不改其乐”都是因仁而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章句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事亲从兄之乐,如同草木之有生意”(梁漱溟,2005),此均为儒家的感性之乐。佛家认为幸福是内在的平静,强调内在之修持,更有与人同登彼岸之积极行为,透过四圣谛、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通向涅盘解脱之永恒幸福。《易经》言”祸福相伴”,《老子》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家强调以无为之精神顺应天道,面对人生而获得幸福的感受。道家的幸福不操之于人、不勉强、不追求欲望,看似消极却是积极以对(陆洛,1998)。

在西方,古希腊时代,鲁索、柏拉图、苏格拉底、费尔巴哈等对幸福的内涵进行探索;鲁索认为,实现人生的最高目标就是幸福;苏格拉底认为幸福就是拥有智能和知识;柏拉图的「至善」思想认为人生的真幸福是德性和智慧;德谟克利特认为幸福是正直和谨慎;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就是生命本身,生活的东西都是属于幸福的;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家们认为幸福只存在于天堂中。

近代,西方哲学家笛卡儿认为人要靠自身努力得到灵魂最终之宁静与满足就是幸福;康德认为幸福与道德密不可分;悲剧论之尼采则认为,要以悲剧精神享受人生。不论中西,不论上古世纪,不论中古世纪,不论现代,”幸福”是人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