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案 > 制度

双减政策下考试管理制度范本

制度6.64K

在当下社会,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双减政策下考试管理制度范本,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双减政策下考试管理制度范本

双减政策下考试管理制度1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13号)、《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五项管理”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通知》(闽教基〔20xx〕2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作业与考试管理,解决义务教育阶段考试次数过多、学生作业量过多、作业质量不高、作业与考试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莆田第二中学落实“双减”作业与考试管理办法。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学校育人方式改革,坚持学生为本,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充分、全面、终身发展的作业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学校作业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切实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习惯、形成能力,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二、主要措施

(一)严格作业设计

1.各教研组要将作业设计作为学科校本教研的重点内容,要基于课程标准,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科学设计符合新时代育人要求、体现学校特点、适合学生实际的作业,凸显德育实效、促进思维发展、提升体质健康、强化美育熏陶、培养劳动习惯。

2.各备课组要以实践性、层次性、目的性、创造性为原则,以单元、学期或学年时间为单位,系统化设计具有校本特色的作业。包括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

3.各教研组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把作业校本化研究作为提升课堂教学能力的突破口,以学科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采用骨干引领、集体研讨的方式,探索最符合本学科特点、最能体现本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作业。教研室要设置校本研究课题,引导教师对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和课堂教学进行系统化、一体化研究,通过作业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理解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作业反馈为依据,改进教学内容设置及课堂教学方式。

(二)严控作业总量

1.要适时适量安排课后复习作业或拓展性作业、自主选择性作业、预习性作业,减少学生的无效作业。坚持“三布置五不布置”原则,即“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简单的重复性作业,不布置强制的惩罚性作业,不布置占用学生时间超过合理限度的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不布置手机作业”。

2.各班主任需掌握本班每日学生作业总量,形成作业清单,定期向年段报备,并协调不同学科课后作业的具体平衡工作。

3.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三)严把作业难度

1.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不随意增减课程难度,不布置难度水平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作业。

2.要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阶梯性,合理设计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实施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以及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3.要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确保作业水平难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创新“研判试做+精讲精练+精选分层”作业形式,推出基于校情和学情的“三单”(预习单、学习单、练习单)作业体系。

(四)严肃作业批改

1.加强对作业批改的'管理,所有学科布置的书面作业要做到全批全改,教师批改作业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标注批改时间,统一批改符号。鼓励实行等级制方式和使用个性化评语,评语应明确简练,富有激励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2.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将家长的签字作为评判学生完成作业的依据。

(五)严谨作业反馈

1.教师要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归因分析,采取集体讲评、面批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反馈指导。要帮助学生定期查找、分析作业出错的原因,给学生留足纠错时间和空间。

2.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特别关注不能正常完成基础作业的学生,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教育管理和个别化辅导,为他们顺利完成作业提供必要的帮助。

)作业与考试管理

1.校本作业管理

⑴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每周至少完成1次校本作业(用极课系统改卷),电子稿按照统一格式(见附件)上传学习通。

⑵语文、英语每两周需提供1份阅读材料供学生使用;数学学科每周可编制2套校本作业;体育、音乐、美术、心理健康(生涯规划)、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三周一次活动性纸质(Word)作业。

⑶将校本作业管理纳入学校教育常规管理,通过极课系统数据统计、阶段性抽查并结合学生问卷调查进行综合评价,活动类作业测评主要以学生问卷调查为依据,逐步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

2.考试管理

除初中毕业生升高中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外,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主要发挥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功能。

⑴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学期只组织期中与期末两场考试,不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以其他名义变相组织考试。初中毕业年级可在下学期正常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在总复习阶段组织1至2次模拟考试,禁止抢赶教学进度、提前结课备考。

⑵义务教育阶段期中、期末考试命题要严格规范考试内容,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不得超越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进度;要合理运用考试结果,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不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

⑶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统筹处理好考试、作业、日常评价、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关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责任分工

各年段、各教研组要认真总结前期校本作业设计的做法和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结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作业与考试管理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加强统筹管理,确保全面部署、系统推进、整体落实。

(二)强化经费支持

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要创造条件,为推进校本作业管理工作提供专项资金支持。要充分认识到校本作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人员投入、经费使用、绩效评价上把校本作业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强化监督落实

1.将“作业与考试管理”纳入学校教育常规管理,把作业工作情况作为对学科教研组、班级以及学科教师教学常规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各年段要加强作业与考试全过程管理,每学期期初要对学生作业作出规划,加强各学科组作业统筹协调,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做到学生作业可跟踪、可监测、可评估,逐步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

2.严禁将教辅作为校本作业的替代品,严禁一科多辅,严禁在规定目录外通过家委会等渠道统一征订教辅并用于教学。各年段要特别关注不能正常完成基础作业的学生,及时组织教师对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帮助和辅导并调整作业量,做好培优辅差、学困生帮扶工作。

双减政策下考试管理制度2

我校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教育评价改革和“双减”工作部署要求,严格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用有力有效的举措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让考试真正成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的“助推器”,制定本管理细则。

一、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工作要求

1.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习能力

各学科的事实性知识、简单技能等,可以在短时间内理解、记忆和掌握。而教育教学的更重要的内容,诸如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创新品质、价值观等素养的培养,是不可能做到所谓“堂堂清”的。为了应对频繁的考试,以及基于考试结果的各种排名、奖惩,教与学两方面都不得不更关注知识点的讲解、识记与理解,不得不停留在低阶技能的训练上,不得不追求机械生产式的快速度、快节奏。长此下去,自主探究、深度体验、从容思考、系统梳理等真正能够体现教育本质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必然被忽视、被放弃。

2.考试管理是“双减”工作的重要配套措施

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是继“五项管理”后的又一重要举措,对于强化压减作业负担与减轻考试负担联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祛除“唯成绩”“唯分数”的顽瘴痼疾,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准确把握考试功能

必要的考试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义务教育学校考试面对的是未成年学生,主要发挥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功能。

考试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查巩固阶段性教学成果、激励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提升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如果以频繁的考试来检查学生学习、评价学校教育,必然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这不仅仅会弱化了考试的诊断、改进、评价功能,更会滋长加剧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必然使学生身心疲惫,最终使教育严重背离立德树人的初衷。

4.严格控制考试次数

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三四五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不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

5.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

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和科学的教育评价观,综合考虑学生学科考试成绩与其他表现,科学全面评价学生。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强化班主任与学科教师的合作与协调,真正把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业分析、学业指导,作为班级教学与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用过程性的、定性的学生评价,补充或替代纸笔测试。

二、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1.成立考试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甲文,全面领导

副组长:白金涛,全面负责

成员:张慎强、郭立新、李道水、李涛,分工负责

2.明确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准确把握考试功能,大幅压减考试次数,规范考试命题管理,完善学习过程评价,科学制定学业质量监测办法,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家长和学生正确看待考试结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三、规范考试管理,回归教育本质

1.形成共识,杜绝频繁考试。

严格落实文件要求的“不得面向小学各年级和初中非毕业年级组织区域性或跨校际的考试”,严令禁止抢赶教学进度、提前结课备考,杜绝考题超标、考试结果排名等行为。

严格按规定控制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三四五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坚决杜绝利用信息技术伪化考试、测试现象,不得以质量监测名义变相组织统考,质量监测抽取学生不得超过30%。

通过多渠道多方式使学校、家长、社会理解规范考试文件出台的意义和目的。教育与个人幸福、国家福祉的关系密不可分,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公平和包容更重要。

2.加强研究,提高考试效能。

坚持“零起点教学”,发挥教研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从教学要求中精选考试内容,精准设计试卷,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注重增加综合型、开放型、应用型、探究型试题比例。

严格落实考试成绩等级评价制,改进考试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发挥评价的诊断和改进功能,针对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时查缺补漏。

促进家校良好沟通,积极回应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与日常表现的关心关注,共同帮助学生及时反思纠错、补短补弱、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深化改革,完善评价办法。

教师评价素养是目前教师职业素养的一块短板。由于职前教育、职后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多数教师重如何教学,轻如何评价。学校制定提高教师的评价素养学习计划,逐步学习如何命制高质量的试题,学习如何读懂一道试题的命题立意,学习如何在学生作答中读出有助于改进教学的信息,学习学校考试与升学考试的区别,学习如何从学生的自学过程、小组参与、课堂互动、课堂展示等学习活动来评价和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写一份学生和家长都愿意看、期待看、看了以后有触动、有行动的评价。

4.培训学习,提高命题水平

加强命题研究评估和教师命题能力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命题水平。学校期末考试命题要严格规范考试内容,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不得超越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进度。要切实提高命题质量,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注重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题怪题,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防止试题难度过大。

委托教研机构组织命题,利用区域教研中心现有试题,学校组织考试阅卷。

5.多元评价,全面发展学业

采取分学科抽样方式进行评价,防止用统一试卷统考统测,避免给学生造成过多压力和负担。

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鼓励实践性评价,采用课堂观测、随堂练习、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式开展学生学习情况的即时性评价;通过定期交流、主题演讲、成果展示、学生述评等方式开展阶段性评价。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差异性评价。

创新评价工具手段,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评价。

五、强化监督机制,确保管理成效

接受社会监督,畅通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切实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确保学校考试管理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