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文案写作 > 征文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征文

征文1.93W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写过征文,肯定对各类征文都很熟悉吧,征文的结尾要或紧扣开头,首尾呼应,或重申观点,再次点题,或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等。怎么写征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征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征文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征文1

考场上,我正奋笔疾书,脑海中闪现出一幅唯美的画面:我沐浴着徐来的清风,点数着闪烁的繁星,周围是蜂飞蝶舞,花香虫鸣。

清晨,沿着一条青石板铺成的曲径走去,空气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蟋蟀蹦蹦跳跳,野花尽显婀娜,不知道麻雀在叽叽喳喳地商讨什么,更不知道蚱蜢在窸窸窣窣地说什么言语。

真的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啊,这诗一般的意境,让我身心舒坦,自得其乐。一眨眼的功夫,原本黯淡无神的花草树木便化上了妆,变得生机勃勃,精神满满。清风拂过,那站得笔直的稻草,似乎变成了一片金色的汪洋,农家的屋顶上,全笼着缕缕的炊烟,小猫小狗慵懒地躺在地上晒太阳。邻里们都泡上一杯清茶,坐在藤椅上,静享这一份惬意的时光。

“请大家注意,请大家注意!近日将会有持续性的沙尘暴席卷我市,请各位市民做好应急准备,请各位市民做好应急准备!再通知一遍……”当我被收音机里机械刻板的新闻声惊醒,我漫不经心地推开窗户,看街道上拥挤的车辆,听城市里急促的鸣笛声,还有司机的谩骂,一阵建筑物爆破之后的粉尘扑鼻而来,我猛地拉上了窗帘。

看,这就是我们的城市,森林被砍伐,河水被污染,垃圾被肆无忌惮的人们随手丢弃,蚊蝇乱舞,日渐猖獗,我开始厌恶我所在的这个城市,我仓皇地逃出房门,深吸一口气,想要尽早逃离,但终究还是被可恶的`蚊子猛叮了一下。

是什么使这些梦幻般的景色变得面目全非?又是什么让我们挚爱的这片土地变得满目疮痍?我不甘心,我打开电脑,迅疾地敲击着键盘,输入了以下几个字:绿色环保·低碳出行倡议书。我的心在喷涌,我的热血在沸腾,我是大地的儿子,我要用我的行动,还祖国的一片绿水青山。于是我走上了街头,走进了巷尾,走进了社区,走进了学校,成为了一名环保的使者,耐心细致地讲解我们的环保理念……

现如今,垃圾的分类正逐步地在每一座城市铺开,作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不能只是担忧和抱怨,而是要有行动。我想,只要我们大家行动起来,绿树环绕家园,森林遍布城市便不再是梦想!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朋友们,行动起来吧!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征文2

黎明?还是黄昏?

黎明,阿波罗驾着他尊贵的黄金马车,从西边山脉出现。天边,点点树林还被薄纱笼罩,可暧昧的土地却已向太阳发出了金色的请柬。

森林奏着它的和弦,为我们敞开了博大的胸襟。浓郁的树荫,粼粼的光影,诱人的香气,在这里,它可以牵着你的思绪,飞到风里,飞到雾里,飞到云里;在这里,你会被它的颜色所着迷,所吸引:赤,是朝阳的热忱;橙,是百果的酸甜;黄,是生命的初芽;绿,是森林的静谧……在这里,风是斑斓的语言;雨是五彩的思念。时光岁月,就在这五彩的调色盘上过去。

“砰!”一声巨响打破了这镜中的世界,打破了这原本该有的宁静,映入我眼帘的也有一片“别样”的森林。

随着远方灰烟的升起,随着挖掘机的肆掠挺近,眼前的树木纷纷倒下,取而代之的是串串楼群。坚硬无情的工具,钢筋混凝土并不和谐的乐音,被白色塑料袋填满的化工森林,还有那失去绿化的一份份压抑。孩子们忘却了如何歌唱,关上门窗,捂上双耳,将丰富的表情,残余的暖意,通通埋葬,将彩色的梦捆绑,从此,他们的世界满目疮痍。

这究竟是黎明?还是黄昏?我迷茫啊,我听不到了关关雎鸠,我也听不到了呦呦鹿鸣,我更听不到全世界的声音。

这就是我们苦苦追寻的未来世界吗?

不!

绝对不是!莺歌燕舞、鱼跃鸢飞、花香鸟语,这才应该是我的世界,我的家园。

请还给我们一曲思念;

请还给我们一幅画卷;

请让阳光再一次出现;

请让这世界回到从前!

如果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想,我们依然想用从前那个黎明去找回内心的期愿。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征文3

在绿色转型这场漫长的马拉松中,中国的脚步不会停留。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可比乘坐汽车减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尽量用自备的菜篮子或布袋买菜购物,因为一个塑料袋需要600年才能降解”“煮饭前浸泡30分钟,可省电30%”……6月5日,第四十六个世界环境日如约而至,人们纷纷在微博、微信上发出“绿色提示”,为自然呐喊,为环保加油。

在诸多声音中,一位网友的发言,给我们以别样的警示:“别到了这一天才惊觉自己该为环保出份力,而应把绿色的理念刻在心里,因为,每天都是环境日。”这一声提醒,道出了设立世界环境日的意义。让绿色成为生活态度,让环保成为发展自觉,这是我们铭记每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应有的追求。

说起环保,谈到绿色,人人赞同;一到行动,有些人却避而远之。刚刚过去的5月26日至6月1日,是环保部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的第七周。据统计,这一周里,23个督查组共检查了2459家企业和单位,发现1954家企业存在各类环境问题。而一年多来进行的三批中央环保督察,已初步立案处罚污染企业和单位15586家,罚款7.75亿元,立案侦查1154件,行政和刑事拘留1075人,问责10426人,约谈12386人。强有力的环保风暴,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坚强决心,也映照出一些地方和企业环境保护“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的尴尬。

从污染向绿色的转型,不仅意味着承担更多责任,更意味着刀刃向内,与过去的行为习惯、发展模式作斗争,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尤其是整治污染企业,如果不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不仅可能影响短期的经济效益,还有可能“砸了老百姓的饭碗”。对于还处在发展爬坡期的中国来说,局部和整体、眼前和长远之间较强的张力客观存在。这不仅考验人们的观念与决心,更考验我们实现绿色发展的能力和智慧。

事实上,在推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少地方已经先行一步,初见成效。在广东惠州,由于注重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控制和治理污染、合理有效利用资源,该市在过去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的前提下,森林覆盖率由59.6%提高到62.3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01平方米提高到17.75平方米。在浙江杭州,得益于“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五废共治”,老工业区实现“绿色蝶变”,杭州成为全国仅有的几个“无燃煤火电厂、无钢铁生产基地、无黄标车”城市之一。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近年来建成国内一流的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不断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在海外能源合作中始终坚持健康、安全、环保承诺,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获得30余项环保奖项……事实雄辩地证明,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发展与保护能够双赢。

真知才能真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在绿色转型这场漫长的马拉松中,中国的脚步不会停留。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