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文案写作 > 征文

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征文(精选11篇)

征文2.99W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征文吧,好的征文一般具有句段文采飞扬的特点。一篇什么样的征文才能称之为优秀征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征文(精选11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征文(精选11篇)

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征文1

如果品德高尚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人们行动的底线。在如今社会上,法律是人们的准绳行为,可以区分什么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学校的秩序也离不开法律。

例如,一个同学趁同学不注意时拿了一个同学心爱的钢笔。他觉得好玩,既不用花钱,又得到了东西,便又拿了一块橡皮,从此那个同学一发不可收拾,越偷越大。同学教师都劝他,他就是不悔改,父母从此伤透了心。终于有一天他被公安机关逮捕了,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个同学图了一时痛快,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其实他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是百害无一得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无数事实说明,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学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少犯错误。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该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学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从小事做起,知法、守法、用法。

在生活中,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大规范,二者密切相关。让我们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征文2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就是指离我们身边最近的法律,是法律的约束使我们每个人有秩序的生活,是法律的约束使我们每个人的信任感有所保障,是法律的约束使我们的大家庭变得越来越团结。如果没有法律的有存在,人与人之间不会相处的很融洽;没有法律的存在公路上会一片混乱,人们根本无法出行,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加深,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来维护我们大家庭的利益。所以我们必须认识法律,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好公民。

法律是随处可见的。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可以看到每个来往的车辆都顺差前面的车辆往前行驶,很有秩序,看上去很像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们排着队齐步向前走时那种样子,总给人精神焕发的感觉。这目不暇接的车辆如此地井然有序似乎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法律的存在。假如没有人遵守交通规则,那么我们看到的将是另一番景象。

一些坐过牢的人常常后悔当初自己不懂法而犯下了的错,出狱后变成与以前完全不同的人,这一系列的改变与法律无法相隔开。是法律给了这些人一次机会,使他们的人生在次充满希望。

法律是人们生活中维持秩序的基础。是一张无形的网,任何人触犯了法律都会得到相应的惩罚。生活中制定了很多规矩,所有的规矩都体现出法律的力量。法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而对于法律的认识应该从小培养,不要等到犯了法以后再云亡羊补牢,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到遵纪守法,我想我们的社会将会更文明,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必须学法、知法、懂法、用法。

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征文3

法律是人民的武器,现在许多青少年因为对法律的无知而毁掉了人生。

以下便是一个实例:

这一天,天气十分炎热,某同学心想:要是现在有支冰棒吃,该多好呀!忽然,该同学看见前面一个休息椅上有一名孕妇和一个皮包,于是他跑了起来,跑到休息椅旁边时,顺手拿起了皮包。后来,该孕妇通过110方式抓住了这名同学,找回了皮包。事后记者采访该同学,问他为什么要抢包时,他语出惊人:“没什么呀!只是想买只冰棒吃!”

再来看下一个故事:孙某是大连人,中考后放假在家,经过家人的同意到上海旅游,到达上海后,到一家宾馆住宿,正巧房间电视中正在播放一部电影——《古惑仔》,这部电影孙某以前就非常喜欢,现在看起来也很过瘾,孙某看完,觉得心中热血沸腾,也想像电影中的主角一样打打杀杀。于是,孙某拿着切西瓜的刀下了楼,遇见在上海某大学上学的小玲及其同事正迎面走来,孙某便冲到小玲面前,在小玲有胸部、腹部刺了十余刀后,猛然清醒,弃刀逃逸,可怜的小玲因失血性休克而离开了人世。后警方立即出动将孙某逮捕归案。

以上两个犯罪实例是青少年对法律无知的真实写照,也是近几年来为什么青少年犯罪案件增多的原因。

中学生陈某是学校出名的打架大王,在学校打,还在外面打,父母平时对他说:“儿子别怕,有人欺负你的话就打他,打不过还有我们呢!”于是,陈某更加无法无天,后来在一次值日中,甄某顶撞他几句,陈某便与校外团体连合在一起殴打甄某,甄某因失血过多致死。

中学生王某,见父亲经常从工厂“拿”回家一些东西,也模仿着,把同学们的一些东西“拣”回家,父母竟很高兴地夸王某有本事,王某得到表扬很高兴,依旧向家里带东西。日子长了,王某迷上了网吧,就把“拣”来的东西拿出去卖,后来就开始偷东西,总计偷了二万九千五百元!第二年,被警方逮捕。

以上两个犯罪实例说明了青少年犯罪的一个主要因素——家庭因素。

法律,是正义战士,是光明之火,我们应该做一名知法、懂法、用法的好学生!

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征文4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尤其是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青少年要健康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树立远大理想。而现在的我们需要学法、懂法、守法,自觉地用道德纪律、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是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学习法律知识。

在我们身边,一些同学总是犯错误,没有法律观念,执迷不悟。他们认为:只要自己不犯大错误,犯点小错误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俗话说得好:“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偷油,大时偷牛。”这句话就告诉了我们: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良好的法律纪律意识,随意做损坏公物,打人,骂人,甚至偷窃等坏事,不仅仅是给你个人抹黑,还会渐渐地腐蚀你的心灵。

举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当你在上楼梯的时候,你有没有严格按照规则呢?“上下楼梯靠右行”这一个背得滚瓜烂熟规定你有没有铭记在心呢?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也能充分体现公民的'素质和修养。

让我们一起学习法律,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征文5

“世上无不是的父母,唯有不是的儿女”。这句话是我从一则故事中深深体会到的。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在某个山区,一位单亲妈妈独自抚养着三个孩子,两个女儿都长大成人嫁出去了,唯有一个小儿子还在身边。妈妈都70多了,每天靠捡破烂为生。她认为男孩子“不打不成器”,所以只要儿子做错什么就打他。儿子的心灵就此扭曲了,加上同学,邻居,老师一直看不起他。长年累月,他便萌发了“杀人”的可怕念头。只要谁对他不好,他就要杀谁。他杀的第一个人是他的老师,老师一直说他笨,还实行体罚,但他无处诉说。在某天放学后以问问题为由,杀了老师。把尸体扔进了枯井,第二天他去看的时候,居然发现尸体不见了。第二个他杀的人是自己的同学,那个同学一直骂他,嘲笑他没爸爸,老妈还是个捡破烂的,没出息。某天他把同学约出来,在一个荒郊野外把同学杀了,尸体依旧仍进了那个枯井。第二天,尸体又没了。他回到家,又是母亲的一顿臭骂……他便萌发了一种可怕的念头——杀了她!确实,他那么做了,他再次把尸体扔进了枯井。可是,第二天,尸体依旧在那里……顿时,他好像明白了什么。

他回到家,感觉空荡荡的。在母亲的床上发现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儿子,妈妈对不起你,让你从小跟着妈妈受苦,还让你没有父爱。但是,妈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那天,你说去找老师问功课时,我跟着你去了,我知道你杀了人,但我不想你有事,便帮你处理了尸体。还有那天,你去找你同学玩时,我觉得不对劲,就也跟着你去了,你又杀了人,尸体也是我处理掉的。妈妈知道,或许下一个躺在枯井的人是我,但是,我不怪你,你自己好好活下去,没有人会怀疑你杀人的。

当我看到这则故事时,我的心被震撼了。我想,这样的“可怜天下‘母亲心’”时间不在少数,但导致这三条人命的源头是什么?是法治意识的缺乏。如果,山区也能加强法治教育,那么当那位妈妈看到儿子做错事的时候,不应该是帮他处理尸体,而是应该劝他自首。

因此,为了类似悲剧的不再重演,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让我们一起“弘扬法治文化,共建法治苏州”。

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征文6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最有力的生力军。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素质的竞争。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提高青少年的法治素养。要让法治的“种子”在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结果。

可是,当今社会青少年缺少法治意识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青少年过分沉迷于网络。古代有借酒消愁的,只想过醉生梦死的生活,但愿长醉不醒。今时自从出现了网络游戏,不止未成年人,即使是成年人又有几个可以逃过网游的诱惑。于是,心寒的事件一次次的发生了,2004年12月27日,天津市13岁的少年张潇艺因上网玩《魔兽世界》成瘾而跳楼自杀。2005年7月17日,河北省一名15岁的网瘾少年绳勒刀捅,致母亲受伤。

法治观念对某些青少年来说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他们向往随心所欲的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寻觅不到,只有寄托在虚拟的世界中。男孩子可能会爱看武侠小说,做梦都想做一回大侠,执剑走江湖,浪迹天涯,可是沉迷的太久了,往往就分不清网络和现实了。

青少年是早晨初生的太阳,是蓬勃挺拔的小树,是含苞绽放的花蕾。对于他们,祖国和人民寄予了无限的期望和关爱,因为他们代表着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寄托着中华民族复新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青少年学生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梦想的花季,在这个如金似梦的好年华里,如果不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如果没有把握住其人生的航程,那么接憧而来的就是人生的一个个急流险滩。

祖国的明天是属于青少年的,因此家庭和学校都应成为他们的避风港,家长要提升自己的责任,做好青少年守法、懂法的榜样。学校要加强法制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还要将懂法、守法、护法的观念深深的种植在每位学生的心中。

对青少年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民族法律素质的重大举措,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新。因此,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

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征文7

法乃是自然之力量,是明理之士的智慧和理性,是正义与不正义的尺度。

有人说,法是统治者手中的鞭子,以血淋淋的教训剥削着人民的自由。有人说,法是神圣的天平,绝对的公平,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这或许都太过于极端。

法,更该是人们心头的一道紧箍咒,时时警醒着人们不越雷池半步。它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为了不是禁锢人民于枷锁之中。正如英国人洛克在《政府论》提到:“法律的目的不是一种信仰,一种衷心的敬重。

法,是人性阴暗面的抑制剂。有这样的一种说法:若人都是天使,那么就不需要政府了;若是天使统治人,那就不需要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可见,法一方面制约着人民的行为,另一方面,同样以其权力制衡着权力。因而要防止权力滥用,就要保证一个稳定、强大、且正义的法律体系存在。人自然不会是天使,人性的阴暗面始终存在。法可以防止其诸多后果,但也无法将其铲除。

归根结底,法要发挥其效用,除了它的强制力,更重要的是需要被信仰,否则它只会是一纸空文。卢梭曾经说过:“一旦法律的威力衰竭,国家就会筋疲力尽而归于灭亡。”当人民不再信仰和崇尚法制,那么人性的阴暗面必然肆虐,强权必然横行。

因此,在一个法治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呢?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让法成为一种信仰!

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征文8

我认为,没有道德的土壤不会开出文明的花。这一点从先秦圣贤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也可得到印证。法治,对于维系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与巩固国家的安定团结是至关重要的,可谓“无法不成国”。

治法犹如治军。在古代,一名优秀的将领的评价标准并不是武艺多么精湛,功勋多么卓著。真正的良将在于令行禁止,治军严明。法治也是这般。一个国家的法度不能只是空纸一张,法律承担着维护与威慑的作用。威慑的对象囊括了这个国家的一切,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有多超凡的贡献,只要逾越了法律的红线,统统严惩不贷。也唯有如此,才能体现法律的威严神圣,才能使得世间真正太平、和谐。

治法犹如治水,水患泛滥的原因在于淤泥阻塞,一味的防堵是决然不可取的,惟有疏通方可奏效。法,疏导的是人心的淤泥。罪后的忏悔永远比不上罪前的悔悟来的珍贵。法,用一个规范严法告诉世人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人们领悟了,便自然会自觉的来敬法、护法、守法。

治法犹如治病,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病情。一种医术再精妙神奇,那也只是对一类疾病。病万变,药亦万变。医术要随着病症的改变而改变,方是良医之道。法律不能一尘不变,如今的时代是发展的,发展速度也可谓一日千里。如此一来便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用老办法来对付新的问题吗?这显然是不明智的。所以法律也应跟上潮流,唯有把住时代的脉,才能知道病因的根结何在,才能相应的施行手段,从而使社会安泰和谐。

法治是一个国家的基石。我们都了解有了稳定的基石,楼屋才能变得稳固。法律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只有全心全意的支持,国家才会稳固。试想一下,一个缺乏法律的国家会是什么样子?发展滞后、道德沦丧、人心渐失……一个国家如果沦落至此,那么,这个社会离崩溃也不远了。

我们都是活在法律当下。基石不稳,轻则摇晃,重则倒塌,“倾巢之下,焉有完卵”?法,是一个国家永远的重心。跟随法治,义不容辞!

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征文9

在我国古代,“法”写作“”,《说文解字》中称,“法,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D”,“兽也,似山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象形从豸”。“律”,《说文解字》则解释为,“律,均布也”,均布是古代调音律的工具。从法的古体写法,反映了我们民族对法的理解和盼望,对法律公平的追求。

说到法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制社会里,也是因为法律法规,才得以让我们的生活如此安定、和谐。不要认为法律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走在马路上,我们当然要遵守交通规则。无数个血淋淋的交通故事,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这是对每位司机提出的忠告。“宁等三分,不抢一秒”,这是对每位行人发出的警言。新交通法规实施后,更好地保障了大众的出行安全,有力地改善了交通秩序,“红灯停,绿灯行”,这一安全的交通信号指示不仅在广大驾车人员的脑海里铭刻了深深的印象,而且广大市民也铭记在心。

法律也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记得有一次,妈妈帮我买了一双鞋,可是刚穿一天,鞋子上的饰品就掉了裂开了一条口。妈妈要去换,我说:“算了吧,反正还能穿,省得换没换到,反而弄得不高兴。”妈妈说:“怎么能算了呢?一双新鞋,几百块钱呢,才穿了两天,这怎么行呢?”于是妈妈理直气壮地找到商家,搬出了一系列法律条例,那老板自知理亏,同时也为了不影响生意,给我换了一双新的。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地体会到,当消费者合法权益遭受非法侵害时不应该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而是应该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相互对立的力量在起作用!

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征文10

法治两个字并不陌生,但总觉得离自己很远,随着“六五”普法的到来,通过观看法治节目,浏览普法网站,学习法律知识,我逐渐认识到,法治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将法治铭记于心,普法从小事做起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阳光。

据调查资料显示:一些青少年不懂法,不知不觉地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的情况屡见不鲜。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数已占全国刑事总数的70%以上……而下面的一则案例,更是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17岁少年小新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闭上双眼,我仿佛看到倒在血泊中的爷爷奶奶,痛苦后悔的小新,睁开双眼,我们必须认识到,酿成这一悲剧的背后是法制意识的淡薄,是普法建设的漏洞。培育法治精神,弘扬法治文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法律首先应该被理解为是一个公约,一个如何建立秩序的社会公约,所以即使位高权重,也不能违反法律。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守法的典范。有一次,总理去开会,在路上,司机违反了交通规则,交警批评司机却耽误了总理开会的时间。同车去的干部想和交警交涉,总理严厉制止说:“这怎么行?交通规则是政府颁布的,政府总理应该带头遵守。总理不遵守,就是带头破坏制度”。总理的一番话另人深思。

那么,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是法治宣传教育对象的重要部分,更应该肩负起这份光荣而又庄严的责任。

马克思说:“我们必须遵守组织的规矩,否则一切都将陷入污泥中。”所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是普法精神的重要体现。过马路走斑马线,遵守交通信号灯,接受普法材料,宣传法律知识,凡此种种身边事,我们又是否认真去做?高楼大厦总是一砖一瓦砌成,浩瀚大海皆由百川汇集。法治的细节,犹如水中之沙,不管怎样随波逐流,总归会沉下来,其中的一些还会落进蚌肉中,饱饮日月的精华,变成夺目的珍珠。实施普法行动也应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重视量的积累,学会优化结构,不失时机促成飞跃。

试想人人都能首先提升自己,进而再去要求他人,那就会形成人人遵纪守法的大好局面,人民群众就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这不正是我们普法的目的所在吗?

将法治铭记于心,普法从小事做起,让我们共同努力“弘扬法治文化,共建法治”!

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征文11

法律与道德是相依相伴,紧密联系的。法治与德治相互依存。

道德,一个人内心存在的力量。人性本善,所以这是一股正能量。任何一个人在因为自己而做错的事情,哪怕无人知晓,都会从内心涌出一丝内疚。道德就像一个忠厚的老者,时时刻刻导你向善。法律,是一个国家的权威与根本,作为一种规范,管理着人们的方方面面,只分对错,不管人情,刚正不阿。就像一名拿着戒尺扮相严厉的老师,约束着你但却是为了你好。

法律与道德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但同样也有着各自的缺憾。道德,虽然是一股导人向善的正能量,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却是显得单薄的多了。有的时候,当面对诱惑时,尽管道德在苦苦抵抗,但却还有人抵制不了。这样的事情是令人惋惜的。法律,以规范与条例为世人制定了为人处事的规则,稍有逾越,便是惩处,也许有的人是因为无知或者好奇而走上了违法的路。可是在法律面前,无一例外,不会给他们一点点机会。所以,有的时候法律又是过于死板,不近人情。治世犹如练剑,过刚则易折,过软则不易奋敌。

如今的社会,充满了无限的诱惑,误入歧途也是难免的,单一的依靠法与德都市不科学的。唯有两者结合,软硬适中,方可炼出一把利剑。法律与道德相互合作,内守其心,外正其行。以德守心,以法正行。唯有这样,才能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中:“不使明镜热尘埃。”一个国家的法度只有既遵法纪,兼济人情,让长者更威严,让老师更温和。那才是一套完善的体系。只有这样的法治,才是真正适合这个社会,才是人们真正所拥护的。法律与道德相互紧密合作,最好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好地去构建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才能使国家更加安定团结,人民生活更加和谐,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