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学习经验 > 毕业论文

思想史角度下的中国文艺美学

思想史角度下的中国文艺美学

中国文艺美学的出现有着深刻复杂的思想史背景,从历史上说,中国文艺美学都更多地体现为一个思想命题,而非仅止于学科命题。在遭遇现代性西方之后,中国文艺美学就已置身于反传统、反帝国主义、反现代的多重语境之中。在20世纪,中国文艺美学的发展呈现出科学方法论与人文本体论两条线索。中国文艺美学在80年代随着美学热的兴起而获得了重大的历史进展,也由于美学热的退潮而逐渐进入学科化与合法化讨论之中。然而,作为一种植根现实的思想文化态度,中国文艺美学尤须意识到学科话语的限度和现实关注的重要性。在时代风云变幻之际,中国文艺美学应以整体性的世界视野和立足中国现实的立场,进行当代思想分泌和现实文化批判,这一点才是它永葆思想意义的关键所在。
  多年以来,文艺美学的学科讨论持续不断,名称、概念、知识、方法、体系等成为讨论的焦点。然而从历史上说,中国文艺美学都更多地体现为一个思想命题,而非仅止于学科命题。作为一个思想命题,文艺美学是嵌入历史并超越历史的。本文即是将文艺美学放置在历史文化背景之中,通过进入历史语境借以描述其发生、发展的轨迹,并透视其背后隐含的文化思想意义。
  
  一
  
  文艺美学是现代文化现象,它同现代艺术观念、美学学科的关系殊为密切。中文的文艺主要指的不是文学与艺术的并列,而是指作为艺术的文学。作为艺术的文学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自律性,但艺术自律并非古已有之。在西方,从模仿论到表现论,艺术的本源都是外在的,而只有到了近代美学的创立(1750年鲍姆嘉通《美学》的出版),艺术才真正找到自己的感性审美本体。没有美学的建立,现代艺术观念不可能影响如此之大。当然,这也是理性主义哲学进一步圈地的结果,它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无情摧毁了西方人苦苦建立起来的'理性大厦,哲学往日辉煌不再,它很难再提供一整套的新的思维框架和思想视野,而以感性、自由、艺术为内容的美学(诗学)则一跃成为引领时代的思想前沿阵地,成为哲性诗学。①
  100年多前,中国引入自律性的艺术观念其直接动机就是反传统(反封建)。反传统有两大利刃,在文化上是科学,在社会上是民主。在引入西方分科(学科)体系后,四部经部遂成为七科之文科,而集部也相对得到提升,与经部平起平坐,同时文学又焕发出重大的社会作用,在梁启超、鲁迅、李大钊那里,现代新文学一直在反抗传统中的旧模式、旧风格、旧趣味、旧观念,成为整个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从文艺上说,现代中西方都认为现实不合理,但内容不一样,中国是反传统,具体内容是反封建主义,而西方是反现实(现代),具体内容是反资本主义。中国认为现实深深受制于传统中的消极力量,因此欲改变现实则必须借西方以反传统,必须反对将艺术视为附庸、视为小道的看法。而现代西方则是另一景象,艺术自律化的发展使其过于独立,艺术不再承担其他外在的教化、政治、宗教等内容,包括各类的批判性内容,以至于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思、批判都可能无法触及整个社会的根基,就连如今声势浩大的后现代、后殖民、文化研究思潮,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本身也没有产生更多的实质性改变。在西方,制度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已经成为两套相对独立的体系,不过却共属于资本主义社会。
  古代中国文学原重政教,非常强调社会性,但现代中国首先要破除的是古代大一统专制皇权,反奴役求自立,倡导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反中世纪、反封建主义)以来所强调的自由、民主、平等。其二,现代中国还要反帝国主义(外来力量的压迫、歧视、渗透、侵略等)。西方资产阶级在反传统之时争的是个人,但过度个人化之后,社会零散化、分裂化了。现代中国反传统之时却遭遇反外来压迫的现实,国家一直不独立,因此争的是国家,但过度的国家化之后,国内的一切事物都围绕国家转、围绕政治转。一体化也一度成为中国20世纪中后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征,其优点是发挥了文艺社会价值,而弊端在于遮蔽了文艺美学倡导自律、反抗依附、拒绝迷信的反传统反现代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