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学习经验 > 毕业论文

和谐社会下高校思政教育现状论文

摘要: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其传承的不仅是饮茶的习俗,更是茶韵与茶精神。茶文化代表的君子文化,对于我国现在社会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因此,将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极为重要。本文将以和谐社会作为背景,简要阐述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及其不可比拟的重大意义。

和谐社会下高校思政教育现状论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茶文化思想;高校;思政教育

茶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发于周公后以近一千年,但源远流长,直至成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其代表的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在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等诸多思想后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并且绵延至今。现今,对于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文化素质。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指导我们更加健康美好地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和谐社会背景下,运用茶文化的思想创新高校政治教育课堂十分必要。

1茶文化思想精神概述及发扬意义

1.1茶文化思想概述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和谐社会可以概括为:人人各尽其能,美人之美,让社会达到协调发展最终达到美美与共的大同社会,换言之,即为和。茶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内涵很好地诠释着这一点,因此,运用茶文化指导和谐社会的建设十分必要。古代注重用茶来修身养性,以达到清心静气的效果。从茶事活动中所提倡的“九雅”即可看出,以其中几个为例来说明一下茶文化所体现的“和”的思想。首先是茶叶本身的选择上,古代做事讲究“敬天时”,即在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采茶叶也毫不例外。采茶叶最佳的时间为谷雨前后,因为在这个时间茶叶不老不嫩,是味道最佳的时候。这就是虽然现在机械与人工智能高度发达,但是采茶叶依然依赖手工的原因,一方面可以保证茶叶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茶叶的原滋原味。采茶叶的过程讲究恰好,在茶叶味道最好的时节进行采摘、晾晒从而拥有最好的体验。其次,众所周知,茶树的种植一般是在山清水秀的地方,一方面山地适于茶叶的生长,另一方面茶树的灌溉采用山泉使茶叶的味道更加香醇。同时,在煮茶时水的选用上也体现着“和”的思想,煮茶最好的水是水流匀速、干净纯洁的泉水,清澈原生的泉水滋润了茶树的生长,同时可以滋润着茶叶的绽放,让茶叶发出自然纯真的味道。最后,煮茶同样是门技术活,并不是水越大煮出的茶越好,而是讲究温度的稳定并且使茶叶受热均匀,同时在水前两次煮沸时不能放茶,直至第三次才可以,此时味道最佳。茶文化包括的东西很广泛,从其“九雅”中就可以看出,茶体现的是恰好的思想,也是“和”字的体现,和为贵才是当今社会所追求的精神文化。

1.2发扬茶文化的意义

茶文化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但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茶事活动中每个环节都体现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可以教育我们,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开展茶文化的讲解,一方面可以创新课堂形式,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通过独具特色的课堂讲解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完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培养新一代的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

2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

2.1课堂模式单一

传统课堂以老师讲解、学生听课为主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参与极为有限,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也比较低。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更为明显,现阶段该课以讲解马列主义思想以及新时代的价值观思想等为主要内容,再加上一般课堂的严肃气氛使课堂效果并不理想。思政教育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极为重要,这涉及到学生的品德品质的养成,因此,思政教育课堂必须进行改革。因此,如何让学生对这门看似枯燥严肃的课程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是这门课程面临的问题。

2.2教师相关知识水平不够,缺乏系统的培训

在某些高校存在思政教师人数不足,借用其他专业的老师来进行补缺的情况。因为普遍存在一个认识误区:思政教育很简单,只要关心国家政治就可以了。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思政教育需要教师首先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唯有以德服人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其次需要具有系统的知识体系作支撑。而如果老师缺乏任何一样东西,都会造成课堂的失败。如果老师一方面要求学生严格约束自己,拥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另一方面又自己上课言行粗鲁、行为不雅,那么将无法立德树人。因此,教师的水平与思想境界也影响着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

3高校思政教育中茶文化的.应用

3.1茶文化应用的实例及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国学经典”以及“绿色发展”是热度较高的两个词语,茶文化作为这两个词语的践行者一定会引领社会潮流。一方面,茶文化将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代名词丰富学生的思想境界,另一方面在绿水青山中寻找自己的一方净土,为绿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现阶段,在贵阳市某学校已经将茶文化引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也在为学生引入绿色的观念。

3.2茶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用的建议

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并非是教师,课堂的目的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只有学生在课堂中获取了知识才能达到课堂目的。因此,高校思政教育首先要创新课堂内容以及教授方法。传统的课堂以教师的“照本宣科”为主要形式,但是,现今可以引入多种教学模式,课堂内容不仅包括书本内容,而且可以包括观看纪录片(纪录片的内容为古人的茶事活动)、举办茶事活动等多种形式。举办茶事活动的过程不单单是为了娱乐,更是寓学于乐,在并未深入讲解茶事活动的情况下,学生若是想要深层次的了解茶事活动定会提前进行材料收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可以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茶事活动包括茶舞蹈、茶音乐、茶话剧、沏茶等一系列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也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潜在的才能,同时在模仿古人茶事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其高雅节操,最终实现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陶冶情操的目的。只有学生亲身经历才能备受鼓舞,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了解其中趣味。课堂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广大高校也应该随着时代潮流变更学校的相关制度、模式。最后,学校教育的课堂不仅是安排的日常课程,也包括课外的社团。

古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高校中同样如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来说都具有模范作用。教师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而已,最为主要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立德树人,先立德才能为人。因此,高校思政课所起的作用恰好如此。思政教育的教师的为人也很重要,只有自身做到了“君子”,才有可能培养出一群君子。在教师正式上任之前,首先要对教师的素质进行考察,一要有德,二要有专业知识。其次要进行岗前培训,虽然某些教师对哲学、国家政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但是,可能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比如茶文化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对这些方面也要进行必要的培训,一方面有利于创新课堂形式、丰富课堂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最后,茶文化归根到底也是一门文化,文化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的。因此,要在全校范围内塑造一种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里都可以体会到“和”之美,只有这样,文化才能发扬光大。以定期举行茶话会的形式丰富学校的课外文化活动,同时为茶话会邀请一些知名茶文化专家,让学生与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零距离的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文化的传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精神价值的传承也需要从校园开始。

4结语

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三观,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优秀的文化进行熏陶,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要进行创新,为课程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完善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课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毕馨爻.论和谐社会背景下茶文化思想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8,40(08):383.

[2]王玮.儒家茶文化思想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11):170-171.

[3]田竹,吴蒙.儒家茶文化思想及其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7,39(10):147-148.

[4]原强.一带一路背景下传统茶文化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8,40(06):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