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学习经验 > 毕业论文

模糊思维下危重患者预见性护理方案应用探究

护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医疗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危重患者预见性护理方案应用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模糊思维下危重患者预见性护理方案应用探究

由于ICU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多变,护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往往易出现模糊性问题,对护理工作造成严重影响[1].文献指出,模糊理论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不确定认知对象进行归纳分析的过程[2].研究证实,ICU1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还会出现持续的应激状态[3].常规ICU护理工作重心在于病情监测,对疼痛、心理状态关注不足,因此使这些护理问题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无法形成符合该项护理的规范措施。而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患者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5年9月~2016年2月,我们应用模糊思维制定危重患者预见性护理方案,并对42例ICU患者实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ICU收治重症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ICU治疗>7d;愿意参与本研究。将2015年2~8月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9月~2016年2月4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3~64(43.64±9.75)岁;病因:脑梗死16例,高血压脑病13例,外科大手术后并发严重并发症9例,其他7例。观察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25~66(44.25±10.42)岁;病因:脑梗死12例,高血压脑病10例,外科大手术后并发严重并发症14例,其他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治疗方案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重症护理,即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饮食生活护理,保持病房内部的干净整洁,按照医嘱给药,加强巡视,关注患者内心状态并适当疏导。观察组在进入ICU当天,责任护士即开始用模糊识别、模糊分析方法对患者进行系统评估,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开展讨论会,拟出ICU患者存在主要模糊问题,如生活护理不到位、疼痛护理不充分、心理护理不系统、家庭社会支持不佳,共同制定实施措施。②生活护理流程化,以时间为轴规范全方位ICU生活护理流程:a.7∶00~7∶30晨间问候,协助床旁梳洗,更换一次性管道(吸氧管、尿袋),口腔清洁护理,了解夜间睡眠、舒适情况,整理床单位等;b.7∶30~8∶00床头交班,晨间护理,管道安全、卫生检查,更换污染床单、一次性胶单等;c.8∶00~11∶30监护巡视,保护约束管理,肢体功能体位安全,随时遮挡,减少体表暴露面积;d.11∶30~12∶00午间问候,鼻饲进食、服药等;e.12∶00~14∶00调节除报警器以外仪器设置声音,协助患者午睡,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等;f.14∶00~17∶00整理床单位,随时遮挡,肢体被动活动、做好心理安抚等;g.17∶00~18∶00晚间护理、鼻饲进食与服药,口腔护理等;h.18∶00~21∶00晚间问候,面部清洁,会阴护理,协助患者入睡,加强夜间输液管理等。③无痛护理规范化,制定ICU无痛护理计划,a.原则与目标:提高患者疼痛耐受度,减轻应激,增进舒适;b.评估疼痛因素:控制力受限,隐私受到侵犯,对保护性约束感到不适;沟通障碍,因气管插管、术后机体过度虚弱,各种医疗技术迫使患者不能表达个人意愿,无法与人正常有效沟通;恐惧:对各种各样仪器和陌生环境感到害怕;镇痛镇静药物失效:手术、侵入性治疗或疾病本身加重患者疼痛,药效减弱后疾病部位疼痛加剧;无亲人陪伴,缺少心理支持。c.评估疼痛频率:采用持续疼痛评分,进入ICU病房当天每2h评估1次;1~3d,每4h评估1次;4~7d,每8h评估1次;d.评估疼痛内容:通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语言动作、不良反应,并结合生命体征客观指标,及时准确评价疼痛部位、疼痛水平及感受。④多元化心理护理,制定多元化心理护理计划,由责任护士采用感受式和解释式相结合的心理康复:a.解释,对每项与患者相关病情、操作治疗给予解释,在每项解释后要求患者进行反馈,形成双向互动;b.鼓励,利用肢体表达方式,适当接触患者手部、胳膊,递上纸巾,给予情感安抚;c.每日早(8∶30~9∶00)、中(13∶30~14∶00)、晚(19∶30~20∶00)播放音乐、新闻或相声,音量控制在20~30dB,音乐选择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莫扎特民族乐曲喜洋洋、茉莉花、阳关三叠等,音乐轻柔明快有利于提高患者安抚情绪,增添愉悦减轻精神痛苦;d.触摸:经常触摸患者肢体、皮肤,传达鼓励和安慰,减轻患者孤独无助感。⑤家庭介入个性化,a.危机介入:针对患者发生情绪障碍、心理恐惧等问题适时介入,传达家属对患者关心、期望;b.家属探视:根据患者病情设定个性化家属探视表,对病情稳定患者可以适当增加探视次数或延长探视时间,对病情尚未稳定患者,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适时联系家属前来探视,并为家属提供安全不打扰患者探视场所。

1.3评价指标①疼痛:进入ICU12h评估1次;1~3d,每4h评估1次;4~7d,每8h评估1次,取每天平均值。采用五指疼痛评分表,量表采用5级评分:大拇指(5分)-难以忍受,4分(食指)-疼痛强烈,中指(3分)-中度疼痛;无名指(2分)-轻度疼痛;小拇指(1分)-轻微疼痛[2].②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记录患者进入ICU后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呛咳误吸、皮肤压伤、睡眠障碍、感染(口腔、泌尿、呼吸道、切口等)。③预后:记录患者使用镇痛镇静药物的次数、ICU转出时间(病情好转)、死亡。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性方差检验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同时间疼痛水平比较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或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2.3两组预后情况比较见表3.

3讨论

护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医疗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5].但在解决患者每个医疗问题都需要经过发现、探索、总结的过程,这一过程即为模糊的过程[6].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能充分利用创造性思维预见患者潜在问题,而创造性思维和预见性思维是一种高级模糊能力的整合,一方面取决于对模糊问题信息量收集和总结,另一方面取决于护理人员对模糊问题的提取和预见性处理。因此,对危重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模糊性问题存在于医护工作的各个环节,需要整合各种想象、假设来推理,最后形成符合针对某一模糊问题的理念,制定接近最正确的方案并运用于实际工作。

临床上,ICU患者除病情危重外,还普遍存在心理障碍、生活质量低,尤其疼痛剧烈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疾病预后[7].由于ICU对重症患者实施24h监护制,护士主要精力放在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上,对ICU患者生活、疼痛、心理等不确定性问题关注不足、认知缺乏、识别模糊,不能用发展的眼光解决工作中的模糊问题,促进患者恢复。基于模糊思维制定ICU预见性护理方案,通过生活护理流程化、无痛护理规范化、心理护理多元化及家庭介入个性化建立了一个护理新程序及新方法,对疼痛、生活、心理等模糊性问题分别采取针对性措施。研究结果显示,入住ICU3d,观察组患者疼痛水平、镇痛镇静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ICU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精心的日常生活护理,减轻被迫体位、侵入治疗不适感,定时进行疼痛评估,采用安抚触摸、听音乐方法,一方面能随时了解患者疼痛强度,另一方面又能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提高患者疼痛耐受性,减少因疼痛等不良刺激引起的睡眠障碍,达到镇静的效果。

模糊思维是人们在运用科学方法对认识过程中认知对象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进行归纳综合基础上,灵活类比过去经验,对模糊问题进行试探性改革的`认知方式[8].基于模糊思维理论,预见性护理方案着重针对现实ICU工作中的不确定护理方法,利用标准化、系统化的逻辑形式重组相关护理措施,整合生活、疼痛、心理等模糊性问题危险因素,制定接近最科学的方案。将以往生活护理落实到时间点,拓展无痛护理、心理护方法,加强家庭探视,规范基础护理服务,缓解疾病疼痛,提高心理安抚和支持。本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或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更低,ICU转出时间更短(P<0.05),表明基于模糊思维制定ICU预见性护理方案可有效预防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基于模糊思维的ICU预见性护理方案能全面针对ICU重症患者模糊性护理问题,综合采取流程化生活护理、规范化无痛护理、多元化心理护理及个性化家庭介入等有效护理措施,减轻疼痛、降低镇痛镇静药物使用,预防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魏宝英。预见性护理对ICU患者气管插管期间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0):24-25.

[2]龚蕊,毕娟。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3):4026-4028.

[3]刘励璇。预见性管理思维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384-386.

[4]郑贞。ICU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4):80-81.

[5]蔡碧芬。预见性护理思维在ICU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2(24):243-244.

[6]孙然,庞晓燕,丁舒,等。ICU意识模糊评估法中的数字法评估注意缺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3):165-166,176.

[7]王春立,吴瑛,黄洁,等。ICU意识模糊评估法中注意缺损检查方法的一致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7):585-587.

[8]吴晶。ICU病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