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说课稿

精选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六篇

说课稿1.44W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语文说课稿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六篇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1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渔父》,我将从教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流程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说教材

《渔父》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中的一篇课文,本板块还选了《报任安书》这篇文章。这两篇文本在内容上既对立又统一,它们是“生存与毁灭”的选择问题,有较强的互补性。

本专题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阅读作品,能让学生对重大人生问题有思考和追求;学生能对问题展开探讨,学会辨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有所发现和创新;学生能通过经典文本学习,思考“直面人生”的丰富内容和表达上多样的方法;积累经典文本中的名句,归纳整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二说学习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与文本展开对话”和“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结合本专题教学目标和文本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①能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较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②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③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好处;

④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对屈原和司马迁的不同人生选择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对人生问题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三说重难点

重点;能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较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难点: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好处,并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对屈原和司马迁的不同人生选择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对人生问题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四说教学方法

这篇文言文在文字上较浅显,翻译理解的难度不是很大,因此重点在问题探讨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主要采用诵读,引导,点拨,研讨等方法。

五课时设计

因为这篇文章相对比较简单,我设计的是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莎士比亚在其名作《哈姆雷特》中的发问。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报任安书》,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而两千年前的湘江水畔,一位诗人在踽踽独行,憔悴的脸上写满孤独的悲愤。当他的心被忧虑撕裂的那一刻,他选择的是纵身跃下汨罗江。其热血化作滔滔波浪,随着江水悠悠流淌千年,滋润了整个民族的灵魂!他,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写作背景

找一位学生介绍,之后出示PPT

屈原:(公元前339——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代表作为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辅佐了楚怀王、楚顷襄王,在郑袖、张仪的离间在两次被流放到江南、汉北。

背景:屈原在最后一次被流放时,秦将白起攻破楚国的都城——郢都,屈原悲愤难捱,在湘潭一带游荡,遇到一个渔父,在和渔父交谈以后便怀石投江。

2、找学生范读课文,注意字音和断句。

渔父(fǔ)淈(gǔ)餔(bū)歠(chu?)

醨(lí)汶(mén)枻(yì)濯(zhu?)

3、结合注释,学生自由读,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活用字,并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古今异义词:PPT,板书

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至于(到)、可以(可以用来)

(2)词类活用:

鼓枻而去(鼓,名词用作动词,敲打)

(3)特殊句式: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

屈原既放(被动句)

游于江潭(状语后置)

是以见放(被动句)

行吟泽畔(省略句、状语后置)

圣人不凝滞于物(被动句)

自令放为(被动句)

4、疏通文意

学生翻译,其他同学补充指正,学生齐读,进一步理解和感悟文本。

(三)局部分析

1、文出现了几个人物?全文是以怎样的形式展开的?

生明确:渔父和屈原两个人物。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渔父:不知姓名和来历,驾一叶之扁舟,垂钓于江上。

全文是以人物间的对话形式展开的。

2、本文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表现了屈原怎样的人格?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来回答。(以四人为一小组,明确发言人,小组内成员讨论5分钟,其他小组成员在别人回答的基础上可以补充。)

屈原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他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的特立独行者,“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还刻画了一个矢志不渝地坚持理想、保持人格操守的形象;表现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3、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渔父这一形象,那么渔父是怎样一位形象?塑造这一形象有何意义?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小组内成员讨论5分钟)

渔父规劝屈原“不凝滞于物”,要“与世推移”。当“世人皆浊”时,他开导屈原“淈其泥而扬其波”,当“众人皆醉”时,他规劝屈原“餔其糟而歠其醨”,不要“深思高举”,渔父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此外,当屈原表示不赞成他的处世态度时,渔夫只是“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也刻画

出他不愠不火、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塑造这一形象,对屈原来讲,具有衬托的作用,突出了屈原坚持理想、坚持人格操守的高尚品格。

4、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比喻(使哲理性的道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和生动化)、反问(强调人物的坚定决心)

5、扩展

①屈原和渔父分别体现哪个派别的处世主张?

儒家道家

入世出世

②把二者对立起来的目的是什么?

作为对比和衬托,表现屈原的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的品质。

总结:这是一次灵魂的对话。

6、比较阅读

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你的认识。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他不愿随波逐流,“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选择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

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7、自由讨论你怎样看待屈原和渔父的处世态度?更欣赏哪一位?

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

总结三位人物

屈原选择了壮烈的死,以死明志,表现了不屈的气节。

司马迁选择了勇敢的生,以生践志,表现了坚韧的意志。

渔父选择了超然的活,以隐守志,表现了自由的灵魂。

这三种不同的人生选择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有了文天祥、闻一多,用他们的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叫做坚贞不屈;所以有了韩信、勾践,用他们的行动向我们验证了什么叫做坚韧执着;所以有了陶渊明、柳宗元,用他们的诗篇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潇洒豁达。

(四)结课

那么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我们又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让我们珍爱生命,用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气节来提升生命的价值。在生命的得失中,不忘拥有一份超然与豁达,享受生命的魅力。

(五)作业设计

1、背诵文中的名句;

2、整理本文的文言知识(古今词、活用字、特殊句式)。

我的说课讲完了,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谢谢各位。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八课,本文是战国时期亚圣孟子与梁惠王谈论治国安邦之策时的言论。语言严谨、条理层次清晰并且内涵深远。这篇课文中,需要重点掌握的文章,同时也是难以理解的文章。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议论性散文的论点和论据,体会古人圣贤的治国智慧。通过思辨性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以及雄辩技巧,使学生感受辩论的魅力和治国的思想。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高中学段,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养成,他们已经具备了学习文言文的相应知识储备,也具有学习文言新知的动力和兴趣。学生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诵读文章并合作探究,习得文章的重点并解决情感的理解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文章中的关键文言词语和理解特殊句式的用法,掌握文章大意并捋顺文章思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法,学习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掌握论证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及其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重点: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法,学习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掌握论证技巧。

难点:学生体会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及其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主要包括: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和最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研读和延伸作业等几个方面。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总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好的导入不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可以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我将采取“复习法”进行导入:通过向学生介绍初中学过的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进行对比阅读,以此形式进行新课导入。提问学生其中名句仍然在耳畔回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也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即使是在今天,它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些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寡人之于国也)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首先,我会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出声诵读课文,同时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以及感情,找出文章中难以理解的字词;其次,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分析出文章讲了什么?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和总结,得出文章的层次划分:点明主题——“民不加多,为何?”孟子针对疑问,巧用比喻进行答疑,解决“民不加多”的疑问。(板书:民不加多)再次,解决“民加多”主要包括:农粮生产、水产养殖和林木种植。最后,根本措施:施行仁政和王道。而君王应有的态度是“王无罪岁”。这样的安排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并扫清字词障碍,有利于进一步解决文章重难点问题。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这个阶段主要是解决文章中需要重点分析和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我会安排三个问题,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环节:首先我会向学生提出疑问:开篇提到孟子在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政策无本质区别时,为什么不直接说明,而是“以战喻”?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总结答案。我们可以得出:梁惠王好战,对于战争十分熟悉,这样说,具有启发性,便于学生接受;这是从表面上解决了“以战喻”的内容理解,之后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这一内容所蕴含的论证方法。此内容运用比喻论证,且十分恰当和贴切,使话语和论证充满逻辑,文字的生动和从容,体现孟子的机智和风趣。(板书:比喻论证:战喻)随后请同学们思考,以现代眼光审视孟子的“王道”思想具有哪些内涵?对现代生活有怎样的意义和启示呢?学生就此问题能够实现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在物质角度要:解决温饱问题,有粮吃,有房住,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在精神文明教化方面:进行思想教化,兴办教育,敬老爱幼,文明之花盛放;严于律己,多多自我反思,不怪罪客观条件。孟子这样的眼光对于现代生活的意义:启示我们要维持生态平衡,增强环保意识,解决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问题。(板书:王道)对于一篇课文的学习不仅要能够理解内容,还要能够赏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因为我再次提出疑问:本文论辩艺术的技巧有什么?(板书:论证技巧)经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我们能够得出,从修辞角度来说: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如“五十步笑百步”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对偶的手法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再从结构角度来看: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由“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到“斯天下之民至焉”,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从语言语体角度:口语化,生动多趣。辩论说理讲求方式方法,循循善诱,争取主动,易于接受。(板书:修辞:排、偶)

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延伸拓展

在这一环节我向同学补充说明有关于孟子的思想主张和治国策略:在治国安邦上:孟子提倡“民贵君轻”的安邦之策;从人的本性和天性方面:提出和荀子不同的“性善论”;而身为儒家代表之一的孟子,他延续了孔子的“仁政”思想;最后,孟子提出的理论多为现实服务,不同于庄子的“恣肆汪洋”的浪漫主义,孟子风格是阐论明理的现实主义。

(五)小结作业

课堂教学的小结作业环节是课堂回顾的环节。我的小结作业环节设计为:通过回顾文章的条理和思路,并结合深入研究部分提出的三个问题,巩固知识要点。作业的完成是对本节课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很好的归纳与梳理。我会布置作业:请同学想一想,你如果是梁惠王的'谋臣,将会用什么方法使帝王明白治国策略的欠妥之处呢?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我的板书力求精简,清晰直观,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重难点。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这个单元学习唐代诗歌。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上兼容并包,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对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诗歌本身的发展也趋于成熟,体裁扩大,诗体完备,诗家辈出,风格多样。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登高》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一首代表性律诗。古人评价它是“杜诗第一”、 “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见其重要位置。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律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学好此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古诗如浩瀚之海,实现上述目标,让学生自己在诗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应是最理想的选择。

1、叶圣陶先生曾说“诗要反复地读,词要低回地诵”,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总结鉴赏方法是本课的着力点。掌握方法,分析得更准,理解得更透,读得会更动情,感悟会更深刻,受益会更多。因此,我把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作为本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2、学生观决定教育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新课改的精神之所在。师生平等对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我把教师主导下的多层对话作为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3、教育的本质就是塑造人。让学生从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那种爱国爱民情怀中汲取一点精神养料,是本节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关注点。

综上所述,本节课就是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让学生去感受诗之美,领悟诗之情,学习诗之法。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是教学重点,汲取诗人的精神养料是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会多处灵活运用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抓住朗诵,也就是抓住诗歌教学的“牛鼻子”。“以声达意”、“以声移情”、“以声传情” 可带领学生较快地走近诗人,走进文本,感受诗情,触摸到融于诗歌中的诗人的情怀。

2、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在鉴赏诗歌意象,体会情景交融艺术手法时,会运用自主探究法。学生将分组讨论,抓描写意象的关键词并体会其作用,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3、在体会诗歌的悲情美环节,我会恰当运用提问点拨法,指导学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

4、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影像资料、背景音乐,变抽象为直观,变无声为有声,丰富教学内容。

四、说教学程序

(一)用对联导入。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

学生借助对对联的赏析,回味杜甫穷年漂泊的一生,体会杜甫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读书人,忠君念阙,心系苍生的伟大情怀。

(这一设计理念源于孟子所云:“诵其文,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

(二)研读课文

1、初读,朗读吟诵,感知韵律美。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懂句意,体会律诗的节奏、押韵的顺畅之美。

2、再读,披词入情,感受感情美。

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这首诗的情感内容。(此教学设计是从新课标要求的文学作品应先整体感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出发进行的设计。)

其答案是一个“悲”字,由此辐射出两个问题:诗人因何而“悲”?如何写“悲”?(此问题设计顺势而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三读,展开想象,感悟意境美。

诗的意境由多个意象构成。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诗歌的灵魂。引导学生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去体验意象,是诗歌鉴赏的关键。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首联、颔联共写了几种意象?(急风、天高、哀猿、飞鸟、落木、长江)分别用什么词描写?是如何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这一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通过体会多个意象所构成的意境,深刻地感受到诗中所弥漫的悲情,从而对情景交融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这就初步突破了教学重点。)

4、四读,品评词句,领悟悲情美。

诗中有景有情,学生在入境之后,引导学生抓住颈联、尾联的关键词如“悲”“客”“病”“苦恨”“酒杯”等来领悟诗人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的情怀,突破教学难点。

5、五读,感悟朗读,品悟音乐美。

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诵读是涵咏陶冶情操的最佳途径。我将其分三步完成:先自由诵读,用心感悟,借声传情;再配乐朗诵,在悲凉的背景音乐中个别诵读,互相点评,互相欣赏;最后,播放名家范读。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行: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窦娥冤》。我的说课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 说教材

二、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三、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四、说学法

五、 说教学过程

六、说作业布置

七、说板书设计

一、 说教材

《窦娥冤》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首次接触中国古典戏剧。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了解戏剧常识,培养戏剧意识,解读名家名剧,初步涉入古典戏剧瑰丽之门。《窦娥冤》是元杂剧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悲剧代表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开放的思维和现代教育模式学习本文,将对单元教学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课文节选的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部分,不仅最集中的表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还深刻地揭露了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

二、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和思考。”根据以上内容和所教学生的特点,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

知识目标: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作者关汉卿及作品《窦娥冤》相关介绍。

能力目标:1、把握剧情,鉴赏女主人公窦娥的艺术形象。

2、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

德育目标: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地位。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主人公的形象。

教学难点:领会浪漫主义手法,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性。

三、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 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 表演法——学生通过话剧表演,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品味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的戏剧语言,初步感知人物性格。

2 、自主探究法——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评价表演、分组讨论等形式自我总结规律,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3 、 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二) 教学手段

为了使我根据教材特点而设计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的突出与突破,达到最大化的展示境界,我决定采用“多媒体展示平台”的教学手段进行全程教学。

四、说学法

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加强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1、我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顺利地拿到打开鉴赏戏剧之门的金钥匙。

2、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课前确立预习步骤,提供预习方法,以形成常规;

3、交给学生评点式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读书习惯。

五、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上课伊始,我先用多媒体播放戏曲《窦娥冤》中窦娥被斩片段。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渲染情感,创设氛围。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如下的导语: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出封建礼教的罪恶。“列之于世界大悲剧”的中国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什么“王法”要被毁灭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本文来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

(二)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手段简介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关汉卿。

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是他的代表作品。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8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三)表演擂台,学生表演后请导演、演员代表和观众代表简单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根据教学重点我设计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表演,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置身那种情境之中,体会到当时人物的心情)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而传统的戏剧教学总是教师引导学生按剧本逐句分析,学生缺乏切身的情境,对话剧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而这节课我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环节,占据了本课很大的一部分时间,此环节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质量,所以教师要重视。教师提前布置好表演任务,剩下的都由学生负责,导演和演员的选拔,道具的准备,平时的排练。所以教师的指导要及时到位。这样,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自然提起了学习的兴趣。

(四)鉴赏语言

通过人物对白,试分析关汉卿的语言艺术和戏剧效果。

根据我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一环节,教师应在学生发言后明确:首先关汉卿的语言具有生活化的特点,关汉卿根据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充分为剧情和人物性格服务。阅读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看出窦娥那出自一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的话是那样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其次他的语言还具有强烈抒情性的特点,比如窦娥对天地鬼神的指责,情感喷薄,把自己的冤情展现出来,让人深深的受到感染。

(五)自由讨论,学生没四人分为一组,每组只负责一个问题,教师做好分配。

问题1、窦娥作为一个女子,却无来由犯王法,那么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根据教学目标二及重点,我设计了这个问题,并指导学生联系窦娥的唱词进行分析。

明确:窦娥是一个善良、孝顺的女子,她选择走前街而不是后街,怕婆婆看到她伤心,这样一个善良的女性却被处以极刑,足见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她还是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主要体现在她滚绣球的唱词和三桩誓愿上。她敢于指斥天地,把自己的冤屈展示出来。

窦娥受神权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了,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问题2、三桩誓愿一一兑现,如何理解这一写法。

理解浪漫主义手法,不但是领会作品艺术性的关键,又是把握全文思想价值的钥匙,研究中,还可以引进《孔雀东南飞》《聊斋》等作品,举例对比,分析探讨,老师适当点拨引导 。

让同学看到运用浪漫主义笔法,除了加强艺术感染力外,越超越现实,越表明现实的黑暗不公,越为“冤”张本。也越让人们看到窦娥的刚烈反抗性。

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中,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管中窥豹,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激发对古典文学的探究热情。完成教学目标2,突破难点。

最后,教师要指出《窦》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

(六)拓展延伸

比较拓展:进一步了解窦娥性格。以突出教学重点。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白宝箱》的杜十娘及本文的窦娥面对不幸时的反应

1、刘兰芝:明白婆婆要驱逐自己,丈夫也无计可施,她没有坐以待毙,等着被遣,而是变被动为主动,主动“遣归”早早起来“严妆”把自己打扮的美艳动人。刘兰芝变被动为主动,表现了极强的自尊心、积极维护自己的人格、个性坚强的特点。

2、杜十娘:知道自己“中道见弃”她没有流泪没有痛不欲生,她的表现很是冷静,她很早起身挑灯梳洗,当着负心人的面,沉下了珍贵的百宝箱。杜十娘的“修饰”是彻底绝望后,用美进行报复,进行惩罚,也是与这个罪恶世界决绝的最后宣告。

3、而窦娥在受到了冤枉后,也不是唯唯诺诺,而是愤慨地指责天地。

三人虽表现各有不同,但她们三人身上都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都是中国妇女的典范。

(七)课堂小结:

经过关汉卿的改造和天才创作,《窦娥冤》虽取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但已不仅仅是这个民间故事的翻版,而是成为一部深刻地反映元代社会现实的激动人心的著名悲剧。它通过窦娥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元代社会高利息贷款盘剥的残酷、社会的混乱、官府的贪腐,并且使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成功地结合起来,深化了作品主题,使人物和剧情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量,不愧为一部优秀的戏曲作品。

 六、说布置作业: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在布置作业时,给学生布置一道开放性的作业:

学习本课后,你体会最深的有哪些?写一篇剧评。

七、说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因此,它十分重要。

2.说学情 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了一些积淀,兴趣渐浓,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古代诗歌、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前提。

3.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特点,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用多媒体展示)

1、 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4.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 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二,说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三,说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我设计以下的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四,教具的使用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7、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6

一、教学目标

因为大部分学生对诗歌阅读感到困难,所以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有意识地降低难度,引导学生对整首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然后重点讲解思想内容方法的知识。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方法,然后利用这个方法训练能力,提高学生在试卷上的得分能力。所以,我的教学目标就是:

1、把握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出题者的意图,有针对性地答题。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对古代诗文鉴赏有一定的畏难心理,而且平时在披阅试卷的时候也发现学生这个题目的得分较低。所以,我首先要让学生破除这种畏难心理。只有不惧怕了,才有可能做好。我便在开始的时候给学生讲解高考有关的知识,同时使用风趣的语言。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高考,消除学生对这个题目的畏惧心理,同时放松学生的心态,活跃课堂气氛。

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上黑板做题。先不做任何的提示,让学生把自己的错误展示出来,然后有针对性地讲解,以期能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然后总结方法,方法总结出来以后,再做相关的题目提高能力。体现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自我展示,精讲启发的教学思想。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利用学生对诗歌熟悉的现状进行导入,同是用一个夸张的句子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身体里流淌着诗歌的天赋,然后来一个转折,指出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做这个题目时的困惑。有困惑,我来帮你解决。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授课过程

讲解高考考纲关于这个问题的相关规定。注意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诗歌名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行高考题目的相关讲解。首先讲解题目,题目是一首诗歌的重要部分,在很多情况下是诗眼的所在。在这首诗歌里面,题目就给出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要素。这些要素是学生掌握文章内容的一个重要提示。然后重点讲解“故园”、“折柳”。通过“故园”让学生把握诗歌鉴赏中重要字词的作用。重点讲解“折柳”这个词,一个是有关“折柳”的典故,“柳”和“留”的谐音;另一个是关于《折杨柳》这个曲子,以及曲子的内容。

在讲“柳”和“留”谐音的时候,我没有直接把他们的谐音关系说出来。因为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过的知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直接说出来,那么学生就不能够深入思考,没有思考,收获就不会大;也不能够训练他们把已学过的知识和从来没有见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的能力。所以,我就旁敲侧击,说了“道是无晴却有晴”这个诗句,侧面点拨,让其有顿悟的感觉。如果学生通过这种联想发现这个“秘密”,他就很有成就感!

再次,针对题目讲解。首先要读题目,在读题目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对出题者的语言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出题者在题目中给你的提示,以及出题者所要考查的方面。然后让学生上黑板板书答案,这个实际上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生的错误应该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这样可以了解学情,提高讲题的针对性。讲解出学生在答案正确的部分和不正确的部分。重点讲解学生正确的答案是从哪里来的,学生不正确的答案是怎么来的,怎么才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

在讲解第二个学生的板书时,我首先表扬学生的板书,一是鼓励这个学生,二是给其他同学的一个信号,这样的书写就是好的,你应该有这样的书写。然后表扬学生在答题方面的条理性:分条列叙。答题的规范性是回答这类题目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持之以恒地进行培养。

根据我选择的诗歌的不同,我针对各个不同的诗歌采取了不同的策略。第一首诗歌是我重点讲解的,所以,我让学生读诗,然后从题目入手,细致分析文章的内容。然后就题目进行分析和把握。在讲题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拓展,以期学生能够对这首诗有一个全面的把握。第二首我就让学生自己分析,稍微做一些指点,以此让学生掌握刚刚总结出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首诗歌我就完全放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发表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看法。但是,最好的答案我心里是有谱的:只有分析到“梅”与“人”

这个层次,才能说学生把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读通了。第四首诗歌我直接就把它作为了课后作业。这样可以让我把精力集中到重点问题上,又可以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时间和空间。使我的课堂尽可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再一个就是关于课堂上的语言。虽然我平时不是很爱说笑。但是,我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爱这门课的一个前提是使他觉得这门课有意思。我利用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的特点,在课堂语言中尽量让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门多么有趣的学科,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风趣的语言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轻松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而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如果对这门课不太感兴趣,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同时,我也是用我的这种语言把一些难以表达的东西用一种客观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本和习题中看到的高不可攀的东西变成自己生活的东西。让学生明白:语文的外延使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更要从生活中学习。日常的积累和观察,经常的反思和总结是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四、说板书

我的板书没有什么特色。但是,我在设计板书的时候注重体现这堂课前后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一环扣一环,学生看完以后能够回想起这堂课的开始、重点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