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学习经验 > 文艺体育

太极拳知识问答100条

1、太极拳属于何种派系?

太极拳知识问答100条

答:中华武术,分为武当、少林两大派系,武当派亦称内家拳,为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所创,特点为:

圆---动作走弧线,处处合圈

连---势势衔接连绵不断

慢---练功以慢为本,呼吸自然

内---内练精气神为主

柔---以柔克刚,借力发人,四两拨千斤

少林派亦称外家拳,其特点为:

直---动作走直线断---每势之间,劲断而不连 外---外练筋骨皮为主

快---练功以快为本,呼吸急促刚---主于搏人,以力取胜

另有峨眉派者,佛道兼修,内外并重,自成体系,然而无论各家,艺臻上乘者,必以内为结合,刚柔相济为归宿,故有人否定内外分别之说,但就其总体特点而言,其区别显著,当宜划分矣。

太极拳与形意拳、八卦掌被称为内家三拳,有人按步法分析,认为太极图中,八卦掌走边、形意拳走径、太极拳处中,太极拳是内家拳中最主要的拳种,历史上把太极拳亦称内家拳。

张三丰是太极拳的直接发明者或集大成者,至于内外各家诸多拳种,并非一人发明。

2、太极拳的名称有何含义?

答:有云伏羲画卦、闻明阴阳、太极之理、已寓其中,太极拳之名,包含了中华民族久远高深的哲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混元一气,为之无极,乃天地本原万物之基也,太极则含阴阳动静之机,包含了万物变化发展,对立统一的原则,故曰:“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从太极拳艺上看,预备式,排除杂念,抱元守一,动静自然,此为无极势,继而动静开合,虚实刚柔,皆能以太极变化之理而贯通,两仪四象、八卦,皆由太极而生,太极是一切的原动力,两仪、四象、八卦的动,悉是太极的动,按照道家的天人合一论:“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一大人身”宇宙是一太极,人身亦一太极,人身之腹为太极,腰为两仪,两手两足为四象,两手两足各有两节为八卦,宇宙之原动力在于两极,人身之原动力亦在于太极,所以太极之动作,不是手足之动作,亦不是腰之动作,而是腹之动作,腹为全身最中心处,此处一动,全身无不动矣,太极拳所以名为太极,即处处是太极的动作,处处是以腰腹为中心的动作。

关于用中国古典哲学对太极拳的解释,各有不同的说法,我们应取其精华,并把它进一步科学化。

3、太极拳的名称从何时出现?

答:太极拳之名由何时开始,诸说不一,有云张三丰所命,有云王宗岳所为,据历史记载及传说,太极拳、内家拳、武当拳、十三势以及粘绵拳、先天拳、软拳、后天法,先后出现,时此时彼,有时被视为同一概念而并用,皆为流传时间、地点不同所致,难以考实,然而此拳各绝非近代才有,绝不可求全、责备而轻易武断。

4、太极拳为何又叫十三势?

答:十三者,合八五之数,乃八卦、五行之综合,十三势不是十三个姿势,而是十三种方法,太极拳有八法或八门,以朋履挤按四者,喻八卦之中乾坤坎离四方,以采列肘靠四者,喻震兑艮四斜角,此为先天八卦,亦有按后天八卦对应者,另有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五步”喻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如图:

还有以蛇、鹊、熊、狮、猿、虎、鹤、马、鸡、猫、凤、龙、蟾十三种动物的形象,分别命名十三种姿势动作,亦称太极十三丹,有人认为它是太极拳的原始形式,也是十三势的名称来源。

此外,太极拳亦称十三剑,太极刀亦称十三刀,太极枪亦称十三抢,均有剑法、刀法、枪法的十三字诀,太极刀还以十三句话贯彻道路始终,太极粘枪也是十三个动作,但这些并非十三势的基本含义,不必拘泥于十三而硬凑八五之数。

5、太极拳为何又叫长拳?

答:拳论有:“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太极拳各势相连,绵绵不断,柔如行云流水无断续凸凹处,故亦称太极拳,杨澄甫先师常用“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来形容太极拳,且以此喻长拳之说,此外,尚有一种较快的套路,动作与太极拳各势基本相同,只是编排顺序不同,更接近实用,称为太极长拳,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长拳。

6、太极拳共有多少流派?

答:张三丰之后,太极拳有北派、南派之分,北派以王宗岳为代表,南派以张松溪为代表,过去曾认为南派已经失传,近年出现数种松溪派传人的分支,其各有称内家拳,亦有称太极拳,故而有南北之说断无疑意,此外尚有有道民间一些并非王宗岳、张松溪所传之拳种,可见太极拳的分支已相当复杂。

王宗岳之后,流传已久而独具风格者,现有八个流派:杨氏---杨禄禅所创吴氏---吴鉴泉所创武氏---武禹襄创而郝为真传,故有人称郝氏 孙氏---孙禄堂所创李氏—李瑞东所创赵堡架---赵堡镇所传,在西安有两支,其一支亦称和氏陈氏---陈家沟所传

国家套路---解放后国家体委创编各式

有人武断太极之源在陈家沟,故将赵堡太极强加为陈氏新架而长期排除于传流流派之外,陈氏太极,实有王宗岳蒋发所传太极拳与陈家沟世传炮锤演变列成,近年已有许多资料否定“陈玉廷发明太极拳”之说,国家体委套路主要源于杨氏,又与杨氏传统套路有别,故应作为新的流派对待。

7、杨氏太极拳是否也分为多种?

答:杨氏太极拳是近代传播最早,流传最广的太极拳派,但由于杨氏各代研习过程中的演变,加之学习者在理解和掌握程度上的差异,因而也流传着许多不尽相同的套路,一般地说,凡是杨氏正宗师承关系者,皆属杨氏太极拳,大同小异,不再分类,但有两种情况另当别论,一种是正确已形成独特风格而为武术界公认的,使为另一流派,如由杨氏小架发展成的吴氏,继承杨氏和赵堡架而成的武氏,综合太极、八卦、形意而成的孙氏,另一种情况,是背离师传而擅自篡改甚至另立门户,或以旁门邪道假借杨氏名义者,当不能予以承认,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习者应注意鉴别。

8、何为“正宗杨氏太极拳”?

答:这里所谓正宗杨氏太极拳,是指杨氏第三代传人杨澄甫晚年定型的架子,它是经过多年实践、千锤百炼的结晶,本书对于先师定型的架子,决不敢擅自更改,一切以杨澄甫先师所传为唯一标准。

9、杨氏太极拳包括哪些内容?

答:太极拳包括一个系列,有太极拳,太极长拳,太极推手、太极散手等,太极推手又包括单推手、双推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履推手及烂踩花等

器械方面:有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杆、太极枪等。

太极拳套路练习也叫盘架子,是基本功,推手是太极拳技法的运用,但又不同于散打,它是太极拳特有的一种不用护具,安全而有兴味的对练方式,若不互相发放,也是很好的健身方式。

10、 杨氏太极拳的特点是什么?

答:杨氏太极拳,具有内家拳及太极拳的共同特点,也有它的独特风格,其拳架舒展大方、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因而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如下:

太极特点:柔和缓慢、虚实分明、圆活连贯、速度均匀、上下相随、精神贯注、呼吸自然

11、 太极拳的功用若何?

答:太极拳作为一种武术,具有独特的威力和无穷的奥妙,其特点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它能以最巧妙省力的手段获得最佳的技击效果,当然巧妙省力的手段是以长期艰苦锻炼和高深的功夫为基础的。

由于太极拳缓慢柔和的练法,适应面广,尤其发现习拳之人“瘠者肥,赢者腴,病者健”其振衰起弱、祛病延年之功,渐被人们认识,故而传播易广,以至遍及世界,练太极拳若能姿势正确、心静体松、长期坚持,自会有中正安舒、轻灵稳健、心旷神怡,欲罢不能之感,正如赵斌老师说:“意趣环生味无穷,恰似杨柳摆春风。练到柔和优美处,行云流水一般同。”

 12、太极拳的基本锻炼要领若何?

答:太极拳的要领包括形与神两个方面,相互促进,只有形神兼备,方可事半功倍,赵斌老师将太极拳要领概括为静、松、正、慢、匀、稳六个字。

静: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精神内敛,呼吸自然。

松:全身放松,经络畅通,由松入柔,运柔成刚。

正: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尾闾中正,松腰敛臀。

慢: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缓如抽丝,迈步猫行。

匀:速度均匀,上下相随,圆活连贯,慢慢不断。

稳:以腰为轴,虚实分明,轻而不浮,稳而不僵。

另外,赵斌老师还长期运用下面顺口溜,来帮助记忆:

姿势正确意集中,进退转换虚实明,动作协调体放松,前后连贯上下应。

速度均匀像抽丝,举止轻灵似猫行,呼吸一任顺自然,治疗保健太极功。

13、太极拳是否也是一种气功?

答:然也,太极拳就是一种气功,属于动功之类,从原理上,太极拳基于道家理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强调“意气君来骨肉臣”“气遍身躯不稍滞”“先在心,后在身”“意到气到,气到劲到”从要领上,要求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等,与各种气功有共同性,从效果上看更为气功上品,然而太极拳作为动功,还有易于掌握,不易出偏差及锻炼全面之优点。

14、何为文武太极之说?

答:太极分文武,是指“文以养身”“武以御敌”而言,练太极拳,能养身而不能御敌者,文功也,能打人而不会养身者,武事也,即能养身也能御敌者,乃文武完全之太极也,这只是一种说法,实践中并不按此严格划分。

15、什么是太极拳的“体”和“用”?

答:文功为体,武事为用,盘架子为体,推手为用,武曰精气神为体,筋骨皮为用,道为体,身为用,然而,体用之间又有密切关系,杨澄甫先师著(太极拳体用全书),其体用所指乃为前者,“用”就是用法。

 16、什么是太极拳的基本功? 

  答:一般来说,太极拳的套路就是基本功,盘架子就是练基本功,也有将基本功姿势作为站桩功来练习,如:马步桩,近似走势,川步桩形似提手上式与手挥琵琶,有人教拳时,让弟子于某势之定势停顿几分钟再往下练,一方面体会要领,同时有站桩之效,但太极拳并不强调站桩,在正式演练时也不应停顿。

另外,用某些拳势单练发劲,或练习抖杆,是为技击而用的基本功。

17、太极拳的盘架功夫有几层?

答:就单人盘架而言,太极拳的意境或者功夫,约为三步,第一步曰轻灵,能做到静、松、正、慢、匀、稳六个字,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即为初门功夫,第二步曰贯穿,上下相随、内外结合、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以心行气,如行云流水,滔滔不绝,基中三昧已可领受,第三步曰虚静,即至“得意忘形”之步,真正做到用意不用力,纯以神行,实中求虚,动中求静,动即是静,静既是动,此乃太极拳之最精微处,或以“体松、气固、神凝”描写此三步,意义相同,亦即所谓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化虚三步。

18、太极拳推手功夫如何体现?

答:预知太极拳的技击作用,看杨澄甫先师对于太极推手的论述“纯粹太极,其臂如棉裹铁,柔软沉重,推手之时,可以分辨,其拿人之时,手极轻而人不能过,其放人之时,如脱禅丸,迅速干脆,毫不受力,被跌出者,但觉一动,并不觉痛,已跌出丈余矣,其粘人之时,并不抓擒,轻轻粘住,即如胶而不能脱,使人双臂酸麻而不可耐,”反之“欲以力擒制太极拳能手,则如捕风捉影,处处落空,又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太极推手功夫,亦有招功、劲功、气功三步之说,招功者,懂得各势之功用,推手可以柔化自如,乃“招熟”阶段,入门功夫也,劲功者,即能以灵敏的听力(皮肤感觉能力)随机应变,控制对方,柔中寓刚,具有发劲制人之威力,乃“懂劲”阶段,可谓登堂入室也,气功者,纯以神行,随心所欲,打不露形,挨着何处何处发,此乃“阶及神明”阶段,所谓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也,王宗岳拳论云:“由招熟而渐至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即此三段功夫之论述。

19、对太极拳有何评价?

答:太极拳是“健康之花”“长寿之阶”“艺术三光”“武术之诗”“国家之宝”“民族之傲”

20、为何杨氏太极拳的组织多冠以“永年”二字?

答:其一:杨氏太极拳的故乡在河北永年,不忘其根本。其二:太极拳可以永葆健康、益寿延年。其三:太极拳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发扬光大,永传不衰。

二.练拳须知 

   21、太极拳应在何处练?

答:练拳应选择空气新鲜,空间旷达,环境优雅之处为好,如水边,

林间,公园,亭堂等地,但应注意莫让太阳暴晒,尤须避免有风及有阴暗潮湿霉气之处。

22、练拳为何应面南?

答:按中国古代天象伦理,二十八宿之中,东方七宿,名旦苍龙,西方七宿,名旦白虎,南方七宿,明日朱崔,北方七宿,名曰玄武。

按现代气功伦理,面南练功与地球的磁力线方向一致,利用内气的顺行,当然在具体环境下,亦不必拘泥,近墙处,以背墙为佳,近水处,以面水为宜。

23、练拳为何寅时好?

答:寅时,及早上三至五时,《史记律书》:“寅言万物,使生螾然也,螾动之貌,天地万物,由萌而动,寅亦引也,引达于寅”人体亦然,万物使动之时,体内生机亦起,此时疏通引达,正气必畅行而旺盛矣,且因此时空气至鲜,环境最优,心绪易静,故练功效果最佳。

24、练拳之前应注意什么?

答:过饥过饱不易练拳,酒后不易练拳,早起练拳,必须排清二便,憋尿练拳以利于气沉丹田的说法,是很错误的,不利于放松,服装要宽舒适体,寒暖得宜,但在热天仍要穿长袖长裤,不可裸胸练拳,亦不可穿皮鞋练拳。

25、练拳之后应注意什么?

答:练拳后不可随即安坐或静卧,亦不宜立即进食,欲步行片刻,以调和气血,天凉时应及时穿上外衣,勿受风吹,拳谚曰:“避风如避箭,避淫如避乱”,练拳出汗后尤其避风,也不能立即洗凉水澡。

26、练太极拳的速度应如何掌握?

答:杨氏太极拳的传统套路共85式,练一遍约20分钟左右为宜,动作之慢,犹如水中行走,自觉有阻力,这样有利于内劲的增长,过快则动作不宜做到家,初学者以浮而不沉,速度越慢,活动呈越大,过慢则有迟滞之虑。

27、练拳是否一定要动作配合呼吸?

答:不是的。此事为许多人所误解,太极拳之呼吸,确有讲究,起吸洛呼,蓄吸发呼,合吸发呼(有人以蓄为开,发为合,则成开吸合呼),但要注意一种说法是,合吸开呼与空气的呼吸不是一个概念,另一种说法是,练拳纯热时,呼吸自然配合动作,稍觉不适,即采取自然呼吸,还有人认为动作基本不可能配合呼吸,总而言之,无论内气也罢,呼吸空气也罢,均以“自然”二字为最高原则,不必有意去引导,拳论云:“意不在沉,在气则滞”,呼吸的极意是忘掉呼吸,绝不强求动作配合呼吸,练拳时,若要领正确,呼吸自能缓,均,深,细,虽汗漓而呼吸不喘,这才是我们希望的,也可作标准。

若强求动作配合呼吸,必然造成“闭气”之病,影响放松,此乃练拳之大忌也,杨澄甫先师把“口腹不可闭气”和“四肢腰腿不可起强劲”,作为练拳时的两条关键要领,并说“此二句内家拳者,类能道之,但一举一动,一转身,或踢腿摆腰,其气喘矣,其身摇矣,其痛皆由闭气与起强劲也”有的拳家,以为动作配合呼吸就是气劲,并将杨氏套路的每动几呼几吸,此吸彼呼,皆与指明,而每一开合的间隙绝非均匀,个人的肺活量又不同,如此做法,岂非画蛇添足,助长闭气,贻害学者焉。

28、拳架高低应如何让掌握?

答:杨氏太极拳有高中低之分,按各人体质灵活掌握,练拳时为了增强内功,不可使架子,过低而造成肌肉过分紧张,影响放松,随着动力的增长,架子可逐渐放低,一般练第一遍稍高,第二遍适当低些,总之以中正安适为原则,但切勿忽高忽低。

29、每次练太极拳时间多长为好?

答:杨氏太极拳练习有谚语:一遍不忘两遍熟,三遍四遍长功夫,但也要具体分析,各人时间和体质条件不同,时间少,每天一两遍,若长期坚持,必有效果,体质弱,过久难以坚持,但若有时间,宁可架子稍高些,多练一会,最好不要中间停顿,以利于内气的连续运行,练拳最忌一曝十寒“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对于以武功为目的者,要求就不同了,最好每天连续三个小时,坚持三年,便能存住功夫。

30、为什么要求先形似,再求神似?

答:太极拳意不重形,此话不可曲解,必须先求形似,再求神似,开始若不求姿势正确,必难掌握太极要领,神似无从说起,然而形似不等于神似,有人练得很像,若不继而追求内功要领,仍然天异于广播体操,只有达到纯以神行的地步时,有形无形皆太极,这才是太极重意不重行的真正含义,换言之,练拳首先要“循规蹈矩”,明规矩而守规矩,意臻上乘之时,即可脱规而合规。

 31. 为什么要先求开展,后求紧凑?

答:初练时,弧形幅度较大为宜,有利于体会太极特点及动作要领,也利于增长功夫渐久幅度可略小,便接近于各势用法,但章程不变,由大圈渐成小圈,以至“直圈”直圈乃“合圈”也若先不求开展,某些要领可能体会不到,犹如写字,先写大楷,再练小楷,小楷中方可显出功力。

32.练拳步骤应如何安排?

答:从内容上讲,先练拳架,后练推手,再练器械,但有一条,决不急于求成,草率行事,必须一势练正确再练一势,学拳容易改拳难,先养成的坏毛病,以后相当难改,朝改夕忘,许多人参加一期学习班,学会拳架,就认为已经掌握太极拳了,实际上越练越差,用以授人,则以误传误,实堪忧惜,学完拳架,最好要及时不断地改正,并应与老师保持经常联系逐渐深入。

33. 练拳最要紧得是什么?

答:入门引进须口授,功夫无息法向修,杨澄甫先试云:“虽然良师之指导,好发之切磋,固不可少,而最要紧,是在逐日自身锻炼”,“若能晨昏无间,寒暑不易,一经动念,即举拳练,无论老幼男女,及其成功则一也”,当然,亦如前过,要不断钻研要领,提高水平。

按照老师的教导,上海永年太极拳社的练拳宗旨是“勤、恒、礼、诚”西安永年杨氏太极拳学会的练拳箴言是“恒、专、不骄”所谓“专”要专心致志,不断深入,勿贪多或这山望着那山高之意。

 三.身法要领

34、何谓“虚灵顶劲”?

标签:太极拳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