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学习经验 > 毕业论文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形势日益严峻,而我国的高校教育则是首当其冲会受到影响,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园地,人力资源管理在形势下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深入,人力资源管理正在逐渐代替传统的人事管理,但相对于企业而言,高校进入市场经济较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相对滞后,在现今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难免存在各种问题,本文将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是指一切具有为社会创造物质文化财富、为社会提供劳务和服务的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发现、开发和使用人力资源,其内涵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创造力,使人力资源为单位和全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对学校各类各级人员进行规划与组织,对人际与人事关系进行领导、协调和控制,做好教职工的聘用、培训、调配、奖惩、任免、考核、工资福利、晋升、离退休等工作,以达到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利用的高效率、高效益的目的。
  在高校中,每位教职工都是人力资源,同企业一样,高校的资源也包括人、财、物三部分。对财和物的管理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人尽其才”而达到“财尽其利、物尽其用”。因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高校整体管理水平、学术水平、办学效益的关键。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 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从1998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由于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全国高校的生师比例不断提高。教师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远滞后于学生规模的增长速度,部分高校的教师数量紧缺的问题已十分突出。在教师的结构上,存在着科研型教师不足而教学型教师过剩,交叉学科教师不足而传统学科教师过剩,高精尖教师不足而一般教师过剩等问题。
  2. 人力资源流动不畅
  由于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人力资源的行政配置性和垄断性在高校人事管理中根深蒂固,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和人才市场的人事代理机制尚不健全,造成人力资源流动不畅。一方面非教学人员缺乏合理流动,而高校聘用临时工则有较大的自主权,这进一步加剧了该类人员的隐性过剩;另一方面,长线专业人才由于无法进入市场进行调剂,出现相对过剩现象,而热门专业一哄而上,缺乏规划,为以后市场饱和后的人员过剩留下隐患。
  3. 缺少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从我国高校的情况来看,相当多的高校还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高校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上还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方式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对高校的要求。一些高校虽然意识到教职员工对高校发展壮大所起的作用,但对教职员工的培训还不能适应学科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与此同时,高校人力资本的投资渠道单一,人力资源开发主要依赖于岗位培训和外地引入的做法,对大多数教职员工建立岗位工作目标的激励机制不足。这一现状降低了人力资本的边际效率,难以适应高校及教职员工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4. 绩效考评指标较为模糊
  绩效考评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充分有效地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由于高校的性质与企业的性质不同,考核的要求和标准也不一样,因此,高校的绩效考评存在着考核的标准难以确定、优良的绩效难以评估、德能勤绩的内容难以量化等问题。同时,考核的指标体系中缺少关键业绩指标,如缺少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指标,且考核的内容及要求每年都有变化。这种变化都是在年末才提出来,一部分教职员工无法适应。这就给高校的绩效考评增加了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