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学习经验 > 毕业论文

高考把握色彩三要素

毕业论文

     色彩是历年来美术高考中的必要科目,常见的考试形式有两种即写生和默写。如何在规定的3小时内画出构图完整、色彩关系和谐、空间关系恰当的好作品呢?下面,根据本人自身的教学体会和辅导经验,谈谈高考色彩应把握的3个要素。 
  1、 构图 

  近几年来高等院校美术专业联合统1招生和在外地设考点的色彩考试,大都采用默写形式。这就要求考生在构图中要合理组织画面,使它符合美学原则,让作品更具美感。在考试中,常见的构图问题有:板(物体分布在同1直线、斜线或纵横交错的垂直线上,显无变化、单调)、平(物体分布无疏密,无穿插,显平均、呆板)。 

  出现以上问题,主要的原因是考生对形式美的法则理解不够透彻。因此,只有掌握构图3大规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1是变化统1规律。绘画艺术的奥秘在于变化,但只有变化而无统1,变化就是杂乱,只有统1而无变化,又显得单调、呆板。变化统1的构图规律使画面给人以富于变化又不失整体的感受。2是均衡规律。绘画构图要自然而不机械,要使构图保持“均衡”和“相对对称”,避免绝对对称。3是疏密规律。疏密是构图中的1个重要手段,只有疏没有密,画面分散,只有密H有疏画面拥挤,只有疏密结合处理得当,既有变化,又有统1,才会有较好的视觉效果。1幅成功的色彩作品,除了色彩感人这1主要因素外,构图的成败也是1个先决条件。较为理想的构图形式有水平形、直立形、3角形和S形构图。 

  2、色调 

  在高考中,画面是否拥有良好的色调是“分档定量”打分的重要依据。由于现行的考试制度主要是考学生的造型能力,色彩是为造“形”服务,因此,在考试时,考生极容易出现的问题是:1.作品中过多地考虑了素描因素,而忽略了色彩本身的表现力。2.由于考生过多考虑了环境色、光源色对物体的'影响而忽略了物体的固有色,导致画面出现“乱”和“花”。 

  针对以上问题,拿到试卷后,应先确定画面的整体色调。这需要从色彩的冷暖、色相上入手,抓住色彩的统1色调,确定是冷调还是暖调,是红调还是蓝调等,在复杂的色彩关系中找到主色调,把握它的整体效果。在此基础上,进1步运用反复比较的方法,思考形与色的关系,用色彩来塑造型,用色彩来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质感和空间,明确色彩的形成是色彩间的相互作用。 

  3、空间关系 

  空间是物质存在51种形态,是以人的视觉感受为特征的。画面的空间可以分为背景空间与物体之间的空间。背景分立面和平面两大面。物体间的空间,这是在整个作画过程中最关键的1环,包括了对物体的深入刻画和调整,也就是用色彩充分塑造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和空间。它决定了你的作品是否能在众多的的试卷中脱颖而出。考生在这1环节上极易犯的错误:1.当考试是写生时,物体的每1处都可以看得非常清晰的情况下,考生极容易钻入局部,把每1处都刻画得非常精彩,造成面面俱到,画面“平”,即徐悲鸿说的“谨毛而失貌”。2.画面上有丰富的色彩,背景的两大面却拉不开距离。 

  解决问题的措施有:1.画物体的局部时要不断地把所描绘的局部和其他部分进行比较,比如远近物体的比较,近处的物体实、色彩纯,远处的物体虚,要高度概括,色彩灰。同时,经常调整画面不满意的地方,使1切细节服从于整体。2.打腹稿,明确背景两大面的转折。比较两大面,处理立面时笔触要大1些,色彩稍灰1些;处理平面时可以稍亮1些,笔触也可丰富1些。之后再在平面与立面中各自拉开它们的空间,以增强层次感和空间感。

 来源:美术报 作者

高考把握色彩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