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学习经验 > 毕业论文

谈刍议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教学

论文关健词:高职院校 欣赏 课程教学

谈刍议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教学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强文学欣赏课程的必要性和提高学生对文学欣赏兴趣的途径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中提到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求面向人人、面向,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高职学院注重对学生职业技术与岗位技能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所以,高职院校必须通过课程教育加强对学生素质和品德方面的教育。

    《礼记·大学》中写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当代高职学生的思想前卫,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但是优秀的传统和悠久的也是当代高职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当今的高职学生不仅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几千年的历史更是知之甚少,这有悖高职教育的宗旨。要培养一个优秀的高职学生不仅要培养他们具有一技之长,更需要提高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即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2006年《文学欣赏》被列人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高〔2006〕9号)。根据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和需要,文学欣赏成为高职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门培养人文素质的课程。文学欣赏课程引导学生养成欣赏习惯,提高欣赏能力,同时突出人文教育、重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作为一种再创造活动,对修身养性乃至兴邦治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文学欣赏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尴尬处境

1. 1文学欣赏课程地位不受重视,学生重视不够

    文学欣赏课程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但事实上,该课程缺乏像、高数、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那样的权威性,也没有过级的压力,很多学生为了应付学分而选择该课程。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较多,强调专业的实用性,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多学生重理轻文,厚专业而薄基础的错误认识导致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1. 2高职院校对文科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

    由于文学欣赏课程大多为高职院校的选修课,学科地位不高,科研空间相对狭小,教师培训的机会不如理工科专业教师多,接受再教育的时间有限,只有靠自己的专研,所以很难全方面提升自己的授课水平。

1. 3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方法简单陈旧

    在教学方法上,很多教师沿用大学语文或者高中语文的授课方法,一味的讲授,比如字词的意思、语法的使用、段落的归纳,没能让学生感到文学欣赏课程的审美情趣,导致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学失去本来意义。另外,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简单的幻灯片加板书就是上课的主要方式,这很难让学生融入到传统文学的浓厚氛围中,难以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浓厚兴趣。

2加强文学欣赏课程的必要性

2. 1文学欣赏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从高中的应试教育过渡到大学的学习,学生从繁重的教学任务解脱出来,高职学院的弹性学习方式让多生不能适应,表现为思想上懒惰,不能正确理解高职学习的意义,更加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目标学习上不主动。文学欣赏课程可以有效改善学生这一现象。文学欣赏课程从中国的、到外国文学,涉及的内容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他们浓缩了中国文学上的精华,选载的都是积极向上而富有哲理的文章。曹操的《短歌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期望,这就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需要的是有实力和能力的人才,促使他们在校期间努力学习。的《秋水》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为人应该谦虚,不能沾沽自喜,学无止境的道理。通过文学欣赏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个性,启迪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2文学欣赏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文学欣赏课程中的优秀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巨大魅力,让学生也感觉到自己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升华。比如“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到封建社会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更要让学生知道曹雪芹是在“举家食粥,破毡遮寒”情况下写出了这样伟大的著作,曹雪芹从天堂到地狱的生活变化,不但没有打倒他,反而给他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写出了一部不朽的著作。作者艰苦的生活和不屈的精神会使学生意识到当今和谐的社会更应该刻苦努力,唤醒他们内心求学的渴望。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诸葛亮的“鞠躬尽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文学名句,可以引导学生思想积极向上,使学生在精神、情感以及道德品质上得到全面的提升,健全他们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