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学习经验 > 毕业论文

百家讲坛与语文课堂

毕业论文


 

百家讲坛与语文课堂

暑假期间,央视10套《百家讲坛》正在热播《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王教授对《史记》的解读颇有独到之处,让人佩服,但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他每次节目结束环节安排上的独具匠心。以《赵姬之乱》为例,王教授在讲座结尾时说:“当然,赵姬之乱不但影响到了嫪毐,还牵扯到朝中1个位高权重的大臣。这个大臣是谁?他为什么会被卷到赵姬之乱中呢?我们下次再讲。”稍有好奇心者自然会期盼下1期节目,想要知道这个大臣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会卷入其中,而且,几乎每期节目都留有悬念。就这样,1环接1环,环环相扣,我们随着王教授的讲述,1步步走近了《史记》深处的绝美风景。

讲座为了吸引观众收看下集,往往把悬念安排在结尾;而文章则常常把悬念安排在开头或中间,就内容或人物的反常情况设置疑问,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中,达到作者预期的效果。

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设置悬念运用在课堂教学上呢?

上课伊始、课堂中间、1节课的结束,如果我们能够巧设悬念,便可以营造广阔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走进课堂,走进文本,和大师对话,和自己的心灵对话。

以《陈情表》(两课时)为例,在第1课时开始,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李密是在怎样的处境下陈情的?他想达到什么目的?要求学生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走进文本。等学生理解了文章内容,我们再抛出另外1个问题:既然他想“乞终养”(奉养祖母到最后),为何不直接向皇上表白,反而要由童年往事说起?等到学生明白李密是想以情动人之后,我们便可以在本节课结束时留下这样的.悬念:假如你是晋武帝,你会不会因为李密在文章前两段所写的悲苦之情而同意他的辞官请求呢?如果皇上不同意,李密这文章接下来又该怎么写呢?

如果我们的课堂能够这样设置悬念,步步导入,层层推进,那么还会有学生抱怨课堂沉闷枯燥甚至百无聊赖到要睡觉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进步的可能性。为了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我们要善于运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设置悬念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有1种想知后事的“期待”心理。同时,教师要摒弃那种强填硬塞的方法,否则,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可能有些教师喜欢追求完美的课堂效果,认为留下悬念就等于有问题未解决。其实,悬念并不完全等同于问题,即便等同于问题,也不是每个问题都1定有1个完美的答案。爱因斯坦曾说:“提出1个问题比解决1个问题更重要。”如果1个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就所学知识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问题不能解决也未必不是好事。

(作者单位:虞城县春来高中;2008年7月23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课堂版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