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学习经验 > 毕业论文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思考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思考
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层和员工共同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公道保证的过程。其构成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监视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解决的很多,本文就如何搞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题目谈点粗浅熟悉。

  一、关于内部控制环境

  所谓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和程序的效率发生的各种因素。对控制环境进行评估时,其涵盖的项目共有七项:操守及价值观、执行能力、董事会及监察人、治理及经营形态、组织结构、权责分派、人力资源政策。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首先应注重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使构成内部控制环境的因素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

  二、董事会应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设计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时,根据职务分离的原则,规模较大企业的高层次的组织机构一般为董事会-总经理-副总经理。因此可以说,董事会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在市场发达国家的企业中,董事会一直很受重视,董事的挑选极为严格,一般由懂技术、懂治理、有才能的人担任。而在我们的很多企业中,固然有董事会,但往往是虚设,没有办事机构,董事长通常由企业经理职员担任,董事会其他成员大多由企业内部职员兼任。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因此,搞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加强董事会的建设,使其真正发挥监视和控制经营者的作用,约束经营者的行为,使股东及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利益真正得到保护。

  三、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经营者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内部控制作为企业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理所当然地要按照其治理职员的意图运行,尤其是经营者的决策更具有决定性作用。经营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在我国,随着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在经营过程中,企业的控制权实际上为经营者所拥有,而我国还未形成一个约束、监视和激励经理人的外部机制。因此,经营者自我完善和自我进步的动力和压力比较小。他们往往不会过多地关心企业的长远,而只看重短期经营效益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在这种短期利益驱动下,他们不惜出具虚假财务报告而尽量夸大经营成果。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使之真正发挥应有的效能,就必须进步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为此,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建立一个比较成熟的经理人才市场,形成一个约束、监视与激励经理职员的外部机制。(2)留意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建立一种“约束+激励”的控制方式,往引导经营者的行为。(3)应从法规或制度方面要求经营者搞好内部控制工作,并制定“经营越轨行为”的惩罚性措施。

  四、进步制度执行者的素质

  要使企业内部控制真正发挥作用,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经营者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制度执行者的态度与素质。假如执行内部控制的职员忽视制度程序,错误判定,甚至相互串通舞弊,就可能导致设计健全的内部控制部分或全部失效。因此,内部控制系统所设置的各个岗位,必须物色精明强干、练习有素和具有责任心的人往承担。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宣传,使执行内部控制的所有治理职员及广大职工充分熟悉内部控制的重要性。(2)按照具体责任和职能的要求培训职员,以进步每个职工的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定期进行工作轮换,以发挥人才的潜力。(4)建立激励机制,加强考核,促使制度执行者出色地完本钱职工作。

  五、制定与企业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的治理宗旨和经营方针
标签:环境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