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案 > 调查报告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研报告

**镇位于**市**区北郊,镇机关驻地距区政府8公里。北与**省**县东宋门乡搭界,东与市经济开发区宋官屯镇接壤,西与**省庙镇隔运河相望,南接城区天衢街道办事处。地处鲁西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东西最大距离7公里,南北最大距离8公里,总面积56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800公顷。主要河流有南运河、宣惠河,境内流长20公里。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大豆、向日葵等,小杂粮有绿豆、红小豆等。全镇辖25个自然村,总人口2089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全镇人均为汉族,姓氏有张、王、李、**、刘、杨、陈、郭等70多个,其中张、王、李、**等姓较多,几乎遍及各村。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研报告

**镇的主要经济状况:建国初期,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39.2万元,1978年为268万元,2000年为1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收入比为10∶50∶40。200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148万元,年末社会各项存款余额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工业发达,位居全区、全市前列。自1967年先后兴建镇办集体企业、村办集体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计60家,主要有华北纸业集团总公司、**市碳素厂、**银杉塑料有限公司、**天福集团公司、**亿利达饮品有限公司等。上述企业促进了全镇农业、工业、运输、服务、商贸等业的发展,安排了大批劳动力就业。

一、**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

全镇共有农村劳动力1.6万人,农业从业人员0.78万人,从事二、三产业的0.35万人,其中长期在外打工的合同工、临时工达到0.34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13%,同比增长8.5%。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本地转移为主

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本地用工大量增加,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地转移。如**地区前小屯村2005年共转移劳动力46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2%,是市中办劳动力转移最大的村,在**地区区打工的有350人,占转移劳动力的76%,转移到大中城市的有110人,占转移劳动力的24%。

(二)兼业性明显

在本镇从事非农行业的劳动力,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季节性转移,兼业时间的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寡与劳务收入的高低而不同。一般情况下,家庭劳动力较多,在外务工时间就长,劳务收入也较高,反之则短。

(三)政府、中介组织引导与自发性转移平分秋色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和市场中介组织引导,二是靠亲戚朋友向外自发转移。2006年**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和中介组织转移的人数约占51%,通过亲戚朋友介绍转移的占49%。

(四)以青壮年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为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象大多数是农村劳动力中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人员,文化程度越高,实现转移就业的机会越多。如**地区前小屯村转移的劳动力其年龄分布情况为:30岁以下的110人,占转移劳动力的23%以上,30-50岁的320人,占转移劳动力的69.6%,50岁以上的30人,占转移劳动力不到7%。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初中文化程度占40%,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占49%。

(五)行业分布以工业、建筑业为主

工业:1949年以前,仅有少数白铁、零散木工、手工针织、食品加工等手工业,形不成规模。建国后,仅在原基础上有所发展壮大。农业合作化时期,各高级社建起部分砖瓦窑,如光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光明窑厂等,但由于条件所限,后大部停办。1967年开始发展社队企业,先后建起**公社铁木加工厂、糖厂、林场,以繁育树苗为主,后发展为三站(兽医站、农科站、林业站)。1968年成立**运输队,1970年底筹建**公社第一砖瓦厂,此后,先后发展起被服厂、面粉厂、木器厂、第二砖瓦厂、纸箱厂、纸袋厂、水泥预制厂、铸造厂、亚铵厂等。各村也先后建起了碳素厂、砖瓦厂、印刷厂、染织厂、恒温库等。1992年以来,大搞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玻璃钢、塑料、饮品、化工、染织、针织、石油、木器、绿色建材、奶制品、印刷等数十家企业。至2000年底,全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从业人员6000人,创利税5000多万元。**碳素厂的产品远销俄罗斯、伊朗等国;第三砖瓦厂试制的粉煤灰烧砖得到省、市建委的认可。

建筑业:1949年前,全镇仅有瓦工1100余人,主要从事民间修建。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各村从事建筑业的人越来越多。1957年,北京建筑公司来招收建筑工人,主要是架子工、瓦工、抹灰工,为农民从事建筑业提供了机会。当时去北京300多人,后陆续返回家乡从事建筑业,也有长期定居外地的,如头百户村杜华堂、前小屯村王振芳,当时享誉京津和东北三省。翟时在村翟文彬跟北京建筑公司青年突击队张百发完成许多建筑任务,向建国10周年献礼的北京十大建筑包含了**建筑工人的汗水。1973年,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建筑业需要,成立建筑队,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四级资质的工程公司,把各村从事建筑业务的人员全部纳入公司管理,完成了镇内全部建筑任务和市区一些工程。现在全镇从事建筑业人员达500多人,每年建筑安装量在1000万元以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首先受到劳动力自身素质的制约,主要是受教育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当前许多农村劳动力特别是一些年龄略大一些的,除农业以外没有其它特长,外出务工只能从事人力搬运、清洁、建筑等简单体力劳动或经简单岗前培训后从事简单加工。其次是思想观念上的差异,还有部分剩余劳动力受一些陈旧观念的束缚,离不开土地,制约了其向非农产业转移。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组织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几年来,虽然政府部门和劳动培训单位组织外出务工成效显着,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有近一半靠亲戚朋友介绍,处于自发、无序状态。这种自发组织形式的输出分布零散、发展后劲不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

三、思路与对策

目前**地区农民在市内务工的人员年收入一般在9000元左右,在市外务工特别是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的年收入一般在15000元以上,文化层次较高又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年收入超过2万元,非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仍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结合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向应是,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消化三分之一,发展非农产业吸纳三分之一,发展外出打工输转三分之一,对农村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强农业内部劳动吸纳能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和精耕农业,通过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劳动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仍是一条可选的途径。

(二)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一是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拉长产业链条,使生产、运输、加工、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能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一、二、三产业一齐上,大、中、小项目一齐抓,尽快形成"个数"与"个头"的快速突破。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拓展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增强城镇的载体功能,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四是努力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多方沟通、广泛联系,积极开拓市场,形成多元化、宽领域的劳务输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