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吧

位置:首页 > 学习经验 > 毕业论文

关于大学生道德修养培育问题启示的研究论文

引言

关于大学生道德修养培育问题启示的研究论文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浮躁心理日益严重,不愿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生活、静心品读一本好书、斟酌至理名言中的内涵,这种现象无疑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行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是加快了脚步紧随时代的发展,我们每天匆匆而过,有多少人会反思我们的生活是真正的有意义吗?在地铁上遇到上下车次序颠倒事情,上车的人一拥而上,下车的人也拼命的向外挤,造成了拥堵;还有地铁和公交车上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部分大学生对那些需要座位的人视而不见等等。我多次亲眼目睹这些现象,不得不让我想起大学生道德素养问题,学习的文明礼让似乎全部忘记了。我们认为,博览群书并真正品味到经典作品中语言的内涵,会给我们启示,教会我们做人,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发挥语言教育的最佳意义,这才是读书学习最重要的作用。目前教育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即语言教育只是一种语言教学形式,只是一种技能训练,几乎很少考虑语言、语言教育、语言修养和道德素养的关系。而语言是表现一个人的素质、品味的重要渠道,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心理素质等密切相关。语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对大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更要重视通过语言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品德和素养。[1]

一、语言教育的内涵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体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和交际工具。语言对于人类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人类信息传播的桥梁和媒介。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语言教育既是思维、交流和认知方式的构建,也是语言传播秩序、社会价值秩序、社会关系乃至社会制度的建构。语言教育不仅是向大学生传播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大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其具有文化和文明意识。然而有些人片面地认为语言教育只是一种语言教学形式,是进行语言技能培训的方式,跟语言修养和道德素养没有什么关系。这种观点歪曲了语言教育的真正意义,失去了语言教育的内在功能,使这个强有力的教育机能失去了作用。语言修养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个人精神文明和教育素养的重要一环,又是社会语言教育的重要方面,对国家语言政策的贯彻执行,对全社会语言修养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语言教育包括汉语教育和外语教育。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要加强汉语教育以及汉语国际化教育,将中国文化元素植入语言学习中,同时,也不能忽视外语教育,将中国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结合起来,了解其共性与差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外语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外语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教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外语教育的理念和价值已被异化,偏离了外语教育的本质,没有完全从应试教育和灌输知识方面解放出来。目前高等教育正在朝着国际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英语已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语言,它是让中国融入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媒介之一。把英语学习和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有助于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的文化精华,加深对世界的了解。通过语言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修养,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培养,价值判断能力得到提升。也就是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语言交际能力,还通晓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国际化人才。然而,目前语言教育,尤其是外语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只重视应试教育,忽略了大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要改变语言教育中的应试模式,改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外语教育为我所用,培养服务社会的国际化优秀人才,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因此,要加强语言教育建制,使外语教育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服务,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介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观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2]

二、语言教育与文化素养

语言不仅是一种符号系统,一种交际工具,其实,语言同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表现一个人的素质、品味的重要渠道,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心理素质等密切相关。语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对大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大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文化素养。文化素养就是对人文文化、科技文化的相关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分析、研究和掌握的技能,可以独立思考、剖析和总结并得出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种能力。能够具有较全面的知识体系,在学习中思辨,不断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也就是说文化素养就是对文化的鉴赏力、辨别力和思维能力。语言教育不可能超越社会文化背景之外,它必然承载着一定的社会道德的责任和义务。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对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语言承载着文化,文化通过语言进行传输,没有文化内涵的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化背景既有同一时代的不同时代背景,也有不同文化的不同社会背景,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在语言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外语教育在培养学生语言修养中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外语教育与语言修养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其联系的纽带是语言。不仅如此,外语教育的独特性还在于它的跨文化视野。因此,运用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使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内涵具有横向比较和相互借鉴的关系,使外语人才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如何通过语言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语言修养,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培养,加强语言修养在语言教育中的构建。[3]

首先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水平确定难易度适中的阅读材料,阅读一些好的小说、游记、报纸和杂志等。可以先大量阅读中英文对照材料,然后阅读全英文材料,尤其要关注当前社会上的一些热门书籍以及英文原版的报纸和杂志,并用英文写读书心得。阅读材料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识,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的命脉。文化素养来自于丰富的文化积淀和欣赏积淀,当古往今来的文化精华沉淀下来,蕴藏于内心,储存于大脑,就可以升华为做人的正能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对世界的发展和进步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要养成上网浏览一些国内外网站的习惯,通过浏览国内外网站,了解国内外信息,扩大了解信息的途径。文化素养的提升需要实践的锤炼,多读书、读好书、多思考,大量浏览阅读新闻增加社会阅历,并持之以恒,达到提升文化素养的目的。

其次要培养辨别能力,用批判性思维看待社会上发生的事件。很多大学生对当今社会上发生的许多事件提不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人云亦云,甚至没有考虑要有自己的想法,没有思辨的阅读和欣赏是无法升华为素养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网络信息大量泛滥,我们了解到发生在中外的事件越来越多,如果没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就会迷失方向,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虚构的,什么是错误的。当我们在赶超西方的时候,一些原本属于我们的珍贵的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丢,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同时,我们在接受西方文化的时候,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随波逐流,这也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阅读。通过广泛阅读,有利于思想观念的形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7~9]

语言教育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而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道德素养,使语言教育能够弘扬中华文化,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语言教育不能片面强调它的语言交际功能,而应该发挥它的文化教育功能。注重阅读材料和人类价值观的启迪,使大学生了解中西方不同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等,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结语

目前语言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教育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语言知识,使大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而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大学生受到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教育,注重语言层面和文化因子的凝聚,注重跨文化教育。语言材料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在学习语言材料的同时,既能学到语言知识,也能提升人文素质,使思想情感得到熏陶,不断提高道德修养。语言教育要从语言知识教育走向语言能力教育,从技能教育走向培养文化道德修养教育。把语言教育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联系起来,通过语言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素养,提高他们的语言修养和文化素养,使他们成为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跨文化交际的优秀人才。